沈門七子書法展再掀熱潮,沈鵬盛贊其堪比建安七子、竹林七賢

書法藝堂 2024-06-11 09:58:44

"沈門七子"書法展再次拉開帷幕,這已是他們攜手走過的第九個年頭。沈鵬的七位高足——王厚祥、劉京聞、李國勝、周劍初、張志慶、方建光、李明,以他們精湛的書法技藝在河北石家莊共同呈現了一場書法藝術的盛宴。

選擇石家莊作爲展覽地點,王厚祥解釋說,河北不僅是書法藝術的大省,更是書法藝術的強省。他們選擇這裏,是出于與當地書法家交流切磋的願望。他們相信,只有在書法家雲集、書法水平高超的地方,才能更容易找到共鳴與知音。他們對河北的書法界充滿期待,並熱情邀請廣大書法愛好者前來參觀指導,共同分享這一藝術盛事。

沈鵬先生雖未能親臨現場,但他以一幅精心創作的書法作品遙寄祝福。在賀詞中,沈鵬先生不吝贊美之詞,將他的七位弟子比作曆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期望他們能夠獨抒胸臆,藝道並進,爲書法藝術的發展貢獻力量。賀詞全文如下:

"東漢有‘建安七子’,三國有‘竹林七賢’,今日書界七子,應獨抒胸意、藝道並進,以任乎?"

這段賀詞不僅表達了沈鵬先生對弟子們的殷切期望,也體現了他對書法藝術未來發展的深切關懷。他希望"沈門七子"能夠繼承和發揚傳統書法藝術,不斷創新,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書寫出屬于他們自己的輝煌篇章。

這次書法展不僅是一次藝術的展示,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它爲書法愛好者提供了一個欣賞、學習和交流的平台,讓人們能夠近距離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激發更多人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追求。讓我們期待"沈門七子"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爲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中國文學史上,“建安七子”與“竹林七賢”是兩組極具代表性的文化人物。**建安七子**,活躍于東漢末年建安年間(196—220年),由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玚、劉桢七位傑出的文學家組成。他們以其卓越的文學才華和深邃的思想內容,創作了大量傳世之作,對後世文學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建安文學”以其悲壯、激昂的風格著稱,七子的文學成就得到了曆史的肯定和贊譽。**竹林七賢**則是指三國時期魏晉之際的七位文人,包括嵇康、阮籍、劉伶、山濤、王戎、向秀、阮鹹。他們以超脫的個性、不隨波逐流的生活態度和高超的文學藝術造詣而聞名。這七位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不拘泥于世俗禮教,他們的作品多反映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成爲後世文人追求個性解放和藝術創新的楷模。這兩組人物不僅在文學上有著卓越的成就,更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深度,成爲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他們的故事和作品,至今仍然被人們傳頌和研究,對理解中國古代文化和社會有著重要的價值。

王厚祥深刻感受到沈鵬先生的題詞不僅是對他們的鼓勵,更是寄予了深厚的期望。沈先生的書法作品,筆力遒勁、氣韻生動,讓人難以相信這出自一位九十多歲高齡的長者之手。其作品充滿了活力與情感,無疑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精品。劉京聞同樣認爲,沈鵬先生的題字不僅是對"沈門七子"的關心與支持,更是對年輕一代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厚愛。然而,網上的一些評論對此持有不同看法。部分網友認爲,古今書法大家的作品應當追求雅俗共賞的審美境界,而不應過分推崇那些過于獵奇或帶有病態的小衆審美。他們擔心這種審美傾向如果被過度宣揚,可能會誤導公衆,尤其是將當代書法家與曆史上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相提並論,更讓一些人感到困惑甚至啼笑皆非。

"建安七子"、"竹林七賢"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不僅是文學藝術的巨匠,更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影響了無數人。他們的高度,顯然不是單憑書法技藝就能達到的。這種爭議反映出當代書法界面臨的一些挑戰和問題。一方面,書法家們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書法藝術的同時,也在探索創新,尋找自己的藝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另一方面,社會公衆對書法藝術的認識和審美也在不斷發展變化,對書法作品的評價標准也更加多元和開放。作爲書法家,應該保持謙遜的態度,虛心接受社會各界的批評和建議,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和創作水平。同時,也應該積極與公衆溝通交流,傳播書法藝術的魅力,引導人們正確理解和欣賞書法藝術。對于公衆而言,也應以開放包容的心態來看待書法藝術的多樣性,尊重書法家的創作自由,鼓勵他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勇于創新,推動書法藝術的發展。只有這樣,書法藝術才能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出新的活力,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1 阅读:27
评论列表
  • 2024-06-11 13:10

    我吐了口痰 佑軍吐了口血,懷素直接把膽吐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