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香艾綠話端午

鴻HUNG 2024-06-08 09:32:34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騎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婦把景撷”,宋代的許文通曾做過這樣一首詩來描述端午節,把端午的習俗和風趣刻畫的極爲全面。粽子、龍舟、艾葉、黃酒、香囊,這些事物被端午節賦予了一種特殊的意義。汨羅江上龍舟並行,漢子的口號聲嘹亮渾厚,若是早有這樣的氣魄,當年的屈子又何以會憤恨投江呢?“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爲鬼雄。”,耳畔響起《九歌》的韻仄,斯人已逝,何堪回首!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節、蒲節,也被人戲說是“別名最多的一個節日”。

關于端午的由來有很多,被人總結列成“端午十說”,各種典故和書籍也都有不同的說法。但是,被衆人接受和最廣爲認知的還是爲紀念屈原。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力主聯齊抗秦,遭到楚國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他壯烈赴死讓楚人哀恸,亦讓後人感歎。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紛紛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卻終不見屈原的屍體,卻沒有結果。于是百姓把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

粽葉包裹著透亮的米粒,瑩潤的光澤帶著誘人的味道,當天的早飯裏會比平時多了一道獨特的風味。對于面食盛行的北方人來說,粽子平時是鮮少端上餐桌的。後來才知道粽子在嶺南地區常作爲早飯的食物。端午節,南方多是自己裹粽子。買些粽葉,自己調好餡,先把粽葉圈成一個漏鬥狀,填好餡後,在把粽葉沿著纏好,最後拿事先准備的細繩系住打結,一個粽子用不了一分鍾。

吃粽子是中國南北共有的習俗,因各地不同,有不同的包法和餡料。北方多是糯米包紅棗或豆沙,多爲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南方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和鹹蛋黃等多種餡料,包成枕頭狀或是錐子形狀。千百年來,人們提起粽子都會自然地想到端午,食物被中國的傳統文化賦予不同意義,生活中的習慣,也使傳統節日的傳承有了另一種寄托。

粽子因地域不同而各有特色,端午節還有另外一些習俗,也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風情發展而來,如南方的賽龍舟。賽龍舟是和粽子一樣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項目,不同流域的人們,有不同的情愫,在中原,因地理環境使然,水流較少,賽龍舟並不盛行。但是在南方,端午當天,龍舟競技的場面是相當壯觀的。沿河兩岸都是人,男女老少,熙熙攘攘,方圓幾十裏的人都會來到現場。人們搖旗呐喊,河裏的十幾條龍舟伴隨著緊密的鼓點和響亮的口號聲,整齊地劃著,白浪飛濺,岸邊叫好聲不斷。

在膠東地區,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另外一樣東西必不可少,就是煮雞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以前,天使有個瘟神每年端午都要去民間害人,受害者多爲孩子,母親們便去女娲娘娘廟前燒香磕頭,祈求消災降福。女娲得知此事後,對瘟神說她的嫡親孩兒衣襟前挂著一只蛋袋,不許瘟神傷害他們。後瘟神下界時看見孩子們胸前都挂著一個網袋,裏面裝有煮熟的雞蛋。瘟神以爲是女娲的孩子,便不敢害人。由此,端午吃蛋的習俗開始流傳開來。

古時的人們把民俗和民間信仰代代相傳,相信上蒼和鬼神,這些是日常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端午節是熱天的開端,五毒開始活躍,人易生病、瘟疫流行,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端午在古人心中也叫“毒日”或“惡日”,人們用各種方法來避免災害。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當天,人們灑掃庭院後,會把艾條和菖蒲插在門邊,懸在中堂,給小孩子塗雄黃,灑雄黃酒,用來驅病除災。這種看似迷信的習慣,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爲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鮮香的艾蒿插在門上,寄托著人們平安美好的願望。在盛産著優質艾葉的湖北蕲州,至今還流傳著“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諺語。

人們還把菖蒲刻成“小人兒”“小葫蘆”的形狀,挂在孩子的脖子上,以期趕鬼除菌。“唯有兒時不可忘,持艾簪蒲額頭王。”意思是說端午節這天,孩子們拿了艾葉,戴上菖蒲,額頭上用雄黃酒寫了“王”字,以辟邪防疫。安徽的部分地方在這天會在家門前懸挂蒜頭,都是同樣的意思。

手巧的婦女們把朱砂、雄黃、香藥等外包絲布,做成香囊,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佩戴在小孩身上,不僅可以辟邪驅瘟,還有點綴之風。女子根據男女老少不同的愛好,制成不同的樣式,老人們用梅花、桃子、雙蓮並蒂等形狀,小孩子則喜歡豹子、猴子等等。從香囊的不同繡圖也可看出中國南北差異。北方的線條多粗犷大方,質樸誇張,南方多精工巧秀、雅致生動。地域差異賦予中華民俗不同的審美情趣,中國傳統女子的溫婉賢淑和心靈手巧在一個小小的香包上含蓄顯露。青年男子的香包最是講究,美麗的姑娘會趕在節日前做好精致的香包,送給自己心上人。不同形狀的香囊結成一串,佩在胸前,玲珑奪目。

過去的條件限制,大小物件都要人們親手制作,因此每個物品都被賦予了感情和獨特之處。人們從上一輩那裏學到手藝,經過自己的理解和完善,再傳給下一代。家族,作爲傳承中重要的承載體,一代代的繼承極爲重要,幼齡的孩子生在家庭裏,耳濡目染,再有長輩親身傳教,就會形成獨特的家庭味道,也因此,維持了千年的手藝,才能一直延續下去。

如今,端午前的一周時間,商場和批發市場裏都已經開始有各種粽子和香囊賣了,手工制作逐漸被工業生産代替,人們難有閑情去自己縫制。傳統的手工藝慢慢被人摒棄,快速的發展和消費成爲時代主流。情人節、狂歡節、聖誕節……西方節日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占得比重逐漸加大,于此對應的是快餐文化的橫行。人們背井離鄉去往大城市,大城市裏燈紅酒綠,矗立的高樓平地而起,卻沒有了熱鬧歡騰的龍舟競技,也不會有誰千裏迢迢采了艾蒿高挂門口,人們給予物品的感情沒有那麽濃厚,自然也就不如原來那般看重。人們不會像以前那樣費勁心思張羅,也不再把傳說故事奉若神旨,社會趨同,特色逐漸被模糊,因此,很多人才會覺得現在的節日沒有味道。

但是,中國人骨子裏的堅守和習慣仍然占據著一定部分,家人、故鄉、風俗,不管身在何處,都是人們思念和銘記的存在。汨羅江上,仍會有人堅持每年的龍舟活動,還有人在誦讀著屈子的篇章,古老的中國把傳承刻進了人們的生活裏,即使會被時間洪流沖刷的黯淡,依舊會保留在人們的生活裏。

“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熟悉的民謠響起,又是一年端午時,突然懷念起粽子的味道。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