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懸案:建文帝究竟是死是活?

櫻桃汁百味 2024-06-22 10:51:52

1402年,明朝皇宮的那場大火之後,被叔叔朱棣奪了帝位的建文帝朱允炆,究竟是死是活?這被稱爲“明史第一懸案”。

從大火燒起來的那天起,關于建文帝的下落,就衆說紛纭,迄今都無定論。

按照明初最重要的兩部官方檔案——《明太祖實錄》和《明太宗實錄》的說法:六月初三,燕王朱棣的大軍開進南京金川門,直搗皇宮。但當朱棣進入皇宮內,看到宮中已是一片火海。史官追述,在朱棣進城前,朱允炆想要出城迎接,但左右的人都逃跑了,身邊僅剩下幾名內侍。年輕的皇帝悲痛而又自責:“我何面目相見耶?”《明太宗實錄》說,朱允炆“遂阖宮自焚”。朱棣看到大火熊熊,命人前往施救,但已經來不及了。太監只好從火堆中扒出一具燒焦的屍體,報告朱棣。朱棣大哭:“你果然是個癡兒嗎?我是來輔助你做一個好皇帝的,你竟然不知道嗎?爲何選擇自焚呢?”

到此爲止,朱允炆自焚而死,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然而,曆史有太多常人難以觀測到的暗黑角落。

真相,沒有這麽簡單。

1。權力可以制造“事實”。

朱棣奪位成功後,爲掩蓋篡位的事實,塑造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他利用手中的權力對當朝和前朝的曆史、檔案進行了刪削和修改。

在他當政時期,官方曆史是這樣記述明太祖朱元璋選接班人過程的:

先是太祖(朱元璋)疾,遣中使召上(朱棣)還京,至淮安,允炆與齊泰等謀,矯诏令上歸國。太祖不之知,至是病革,問左右曰:“第四子來未?”無敢應者,凡三問,言不及他,逾時遂崩。允炆矯遺诏嗣位。

意思是說,朱元璋臨終前,心心念念要把四子燕王朱棣從北京召回南京,意欲傳位于他。但朱棣走到半路,朱允炆膽大妄爲,夥同謀臣,假傳朱元璋聖旨,又讓朱棣回北京去了。這樣,朱元璋死時,仍等不到朱棣回來,而朱允炆則篡改遺诏,登上帝位。

官方曆史這麽寫,這麽宣傳,等于說朱棣奪位,只不過是爲了奪回原本屬于自己的東西;而他那個表面文弱的侄子,其實心機叵測,是真正的篡位者。

但,真實的曆史到底怎樣呢?

朱元璋生前已經考慮到,燕王朱棣可能是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後的潛在威脅,因此,下遺诏立儲的同時,嚴禁分封各地的兒子們回京奔喪。然而,當朱元璋駕崩的消息傳出後,朱棣還是直接南下吊孝。兵部尚書齊泰發現後,祭出太祖遺诏,將朱棣遣回北京。

後來,朱允炆聽從齊泰、黃子澄等謀臣的建議,進行“削藩”。朱棣逮住機會,搬出《皇明祖訓》,說建文帝身邊奸臣亂政,以“清君側”爲名,發動了“靖難之役”。經過三年左右的內戰,朱棣奪得帝國最高權力。

爲了讓群臣和百姓相信他才是皇位合法繼承人,朱棣指使臣下銷毀了建文朝時期的一切檔案資料,並大量修改了《明太祖實錄》。

當時的史書,一概不稱朱允炆爲建文帝,要麽直呼其名,要麽稱爲“建文君”。連建文朝的年號,也不用。1402年,應爲“建文四年”,但朱棣硬改爲“洪武三十五年”。如此,洪武朝莫名延長了4年,而建文朝則“被消失”了。

這撥操作下來,朱棣的永樂元年(1403),就無縫對接上了洪武三十五年(1402)。而他,則從明朝事實上的第三位皇帝,直接變成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後的第二位皇帝。

曆史果然是勝利者書寫的。

但有一句名言:你可以在所有時間裏騙部分人,也可以在部分時間裏騙所有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時間裏騙所有人。

真相總會以某種方式若隱若現。

前面講了,永樂朝的檔案將朱棣的奪位之戰,變成了他是來幫侄子朱允炆除掉奸臣,而不明就裏的朱允炆羞愧自焚的事故。但從永樂朝嚴苛的政治環境結束後,卻陸續有無數史料冒出來,說建文帝朱允炆根本沒有自焚。搞得後世修《明史》的史官莫衷一是,只好模糊處理:

(建文)四年六月乙醜,燕兵犯金川門……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後屍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這個記載頗可玩味。皇宮大火後,太監從火堆中找出來的是建文帝皇後的屍體,根本不是建文帝的屍體。

乾隆時期修改《明史》,更是直接修改了建文帝自焚的說法:

(朱)棣遣中使出後屍于火,詭言帝屍。

朱棣拿到建文帝皇後的屍體後,當場宣布這就是建文帝的屍體。反正屍體已經燒焦了,誰也認不出。接著,他開始對著屍體痛哭。用意昭然若揭。

只有宣布建文帝已死,他才能名正言順地以朱元璋嫡子的身份登上帝位。就算建文帝真的沒死,還在召集舊臣進行複位活動,朱棣也可以將他定爲假冒的建文帝進行鎮壓。

爲了讓天下人相信建文帝已死,朱棣需要把動靜鬧得很大才行。他手下的人告訴他,應以“天子之禮”安葬這具“建文帝”的屍體,儀式越隆重,大家越不會猜疑。朱棣只好進行了相當人格分裂的表演,這邊在史書中說建文君是篡位者,十惡不赦,那邊又在史書中說自己按天子級別,爲建文帝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

這是一場細思恐極的葬禮啊。尚在人世的朱允炆如果聽到這個消息,肯定整個人呆掉了,以後不管他如何證明,他也證明不了他還活著。

但詭異的是,既然朱棣爲朱允炆安排了天子級別的葬禮,曆史上卻從沒有建文帝陵墓的記載。到了明末崇祯年間,有人上書請求祭祀建文帝,崇祯帝無奈地說:

建文無陵,從何處祭?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朱棣和身邊的大臣都知道下葬的並非建文帝,只是出于昭告天下“建文已死”的目的,所以陵墓規模修得很普通,後來疏于祭掃,日久就湮滅無聞了。

朱棣一邊姿態做足,喪禮、祭祀、辍朝,給了“死者”朱允炆最後的天子待遇;另一邊,卻悄然開始了一場無聲殺戮。而這些殘酷的事實,我們在永樂朝的曆史檔案中,同樣是看不到的。

朱允炆的幾個弟弟,不是死于失火事故,就是死在鳳陽監獄裏。朱允炆的皇太子朱文奎,當年僅7歲。離奇的是,朱棣攻入南京後,朱文奎“莫知所終”,找不到,失蹤了。只有朱允炆的小兒子,兩歲的朱文圭,因爲年齡太小,一直被朱棣幽禁在鳳陽老家。直到明英宗時期,這個廢皇子已50多歲,才獲得自由,但他卻跟智障一樣,連牛馬都分不清。

朱棣對于建文朝的官員,下手更狠。據說朱棣稱帝後,建文朝高官400多人集體出逃,僅有20多人向他稱臣。朱棣怒不可遏,公開宣布他們爲“奸臣”,並對其中死忠、硬頸的人及其家族,展開了無情的大屠殺,包括“瓜蔓抄”“誅十族”,等等。

但是,人家叔侄爭權,天下還是朱家的天下,建文朝的臣子爲什麽卻這麽死忠,不事二君呢?類似皇族內部權力轉移的事,之前的唐朝有玄武門之變,之後的清朝有九子奪嫡,從未有如此大規模死忠的臣子,大家很自然就站到新君一邊了。哪怕是明清易代,清朝入主中原了,崇祯一上吊,明廷高官也沒見幾個真有氣節的。爲什麽偏偏建文朝一倒,倒出了一群不怕死的死忠之臣?

多想一下,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爲,建文朝的諸位大臣,都相信建文帝沒有自焚,沒有死。舊主還活著,自己不能服侍新君,這是他們基本的節操。

朱棣肯定清楚這一點。他大開殺戒,一是殺雞儆猴,二是要讓知道真相的人消失。

這就牽涉到關于建文帝下落的另一個版本,一個連朱棣內心都深信不疑的版本:1402年的明皇宮大火發生時,建文帝已經逃遁了。

清初曆史學者谷應泰在《明史紀事本末》中,根據明朝中後期流傳的史彬《致身錄》、程濟《從亡日記》等文獻(一些學者則認爲這兩部書是僞作),重新敘述了明皇宮大火那天建文帝的行蹤:

話說建文帝得知南京金川門失守,長籲短歎,想要自殺。翰林院編修程濟拉住他說,自殺不如流亡。這時,有人提醒建文帝,太祖朱元璋臨終前,曾留下一個寶匣,並交代過,如有大難,可以打開。衆人一起取來一個紅色寶匣,砸開鎖,卻見裏面有三張度牒,分別寫著“應文”“應能”“應賢”,還有袈裟、剃刀、僧鞋和銀元寶。寶匣內還有字條寫著,應文從鬼門(皇宮暗道)出,其余人等從水關禦溝而行,薄暮時分在神樂觀會合。建文帝當場剃發,法號“應文”。臣下中,楊應能、葉希賢也表示願意剃度改裝隨行,是爲“應能”“應賢”。當時殿上幾十號人痛哭流涕,都表忠心要隨建文帝流亡。建文帝說,人多行動不便,大家均有家室,都回家照顧妻兒去吧。隨後,僅挑了20余人分批走暗道,開始流亡生涯。

——這個版本,太過戲劇性,而且賦予了朱元璋未蔔先知的“特異功能”,有多少可信的成分,見仁見智。

但從朱元璋生前不遺余力替皇太孫朱允炆清除皇權潛在威脅,以及朱元璋個人發迹前曾經出家當和尚的經曆,基本可以斷定,愛護皇太孫心切的朱元璋,生前應該有對朱允炆或他的親信交代過,極端情境下的逃生處置方案。

史書把這個過程神化了,不過,基本事實應該存在。那就是,當天,朱允炆確實出逃了。

《明史》在不同地方一再提及“或雲帝(建文帝)由地道出亡”“或曰帝(建文帝)乃爲僧出亡”等說法,正是指向朱允炆出逃的曆史事實。

出于政治統治的需要,朱棣表面上對外宣布建文已死,但他的內心,始終相信朱允炆還在世上。

在攻入南京不久後,他就派人暗中追尋建文帝的下落。抓到一個名爲溥洽的老和尚。有人告發,溥洽在建文帝出亡前,爲他剃發,建文帝極有可能逃亡藏匿到溥洽的家鄉杭州。朱棣遣人追查,沒有找到建文帝。擔心事情泄露,所以用其他罪名,將溥洽關起來。

這一關,就是16年。到永樂十六年(1418),朱棣的帝師姚廣孝年邁病重,朱棣親自去探望他,問他有什麽話想說。姚廣孝說,希望放了溥洽。溥洽因此才重獲自由。

從曆史記載看,朱棣在位期間的很多詭異做法,均與追查朱允炆的下落有關。只是在官方的宣傳中,建文已死,所以他必須以其他名義暗中追查,不能聲張,恐讓天下人知道真相。

在海路,派鄭和下西洋。根據《明史·鄭和傳》記載,朱棣“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蹤迹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故派鄭和下西洋。可見,尋找建文帝是鄭和出洋的主要原因,宣傳武力只是附帶功能,掩世人耳目。

鄭和下西洋,每次船上都有近三萬的軍士。這麽龐大的一支軍隊,並不符合外交使團的慣例。只有一種可能性可以解釋得通,那就是,朱棣相信建文帝逃亡海外,並已組織了海上武裝勢力,因此必須派出規模龐大的軍隊,才能防備建文帝的武裝複辟。

在陸路,朱棣派出親信大臣胡濙,名義上是尋訪仙人張三豐,實際上是查訪建文帝下落。《明史·胡濙傳》的說法是,朱棣“遣濙……訪仙人張邋遢(張三豐),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

胡濙出去執行任務十幾二十年,連母親死了都未回去吊喪、守喪,這在傳統社會完全違背了禮制。一直到永樂二十一年(1423),胡濙才風塵仆仆地回到朝廷。此時,朱棣因親征漠北鞑靼部,去了宣府鎮(今河北宣化)。胡濙又立即馳赴宣府鎮,趕到時已是深夜。正史記載:

帝(朱棣)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出。

有什麽事不能明早再說?史書雖未透露君臣二人長時間密談的內容,但可以看出,這得是多麽重要的事,才會讓朱棣半夜爬起來召見胡濙。

正史緊接著說,君臣二人深夜密談後,朱棣“至是疑始釋”。至此,朱棣心中積壓多年的疑問、疑慮,終于打消了。

請大家注意這個時間點:永樂二十一年(1423)。這一年,胡濙的深夜彙報,打消了朱棣心中之疑。同樣這一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回國,此後到永樂朝結束,鄭和再未有下西洋的行動。

從這些奇異的事件,基本可以斷定,胡濙確實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而從朱棣的反應,以及結束海、陸兩條尋蹤之旅的決策來看,此時建文帝的狀況只有兩種可能:第一,他真的已經死了。第二,他已出家,完全放棄複位的抵抗,遁身世外。

朱棣死後,政治環境逐漸變得寬松,但對于建文帝的平反工作卻漫長而曲折。

就像前面所說,朱棣把建文帝在位四年的曆史全部抹掉了,根本不承認這個人當過皇帝。這導致朱棣的子孫、後來的繼位者,到大明滅亡,一概不認朱允炆這個皇帝。

很長時間內,平反工作只能圍繞周邊進行。

天順元年(1457),明英宗朱祁鎮複辟後,有感于自己曾被俘虜、曾被軟禁,所以下令釋放了朱允炆的小兒子朱文圭。

一百多年後,萬曆年間,明神宗朱翊鈞在群臣的推動下,先爲建文朝死難的忠臣平反,原來朱棣將方孝孺等人定性爲“奸臣”,現在承認他們是忠臣,還爲他們在南京建表忠祠;後來,又同意恢複建文年號,洪武朝恢複曆史本相,只有31年,沒有35年,4年還給了建文朝。

但到1644年明亡爲止,建文帝的帝位仍未被正式承認。

等到南明弘光朝,死守殘存江山的弘光帝,才應臣子們的要求,補齊建文帝實錄、谥號、廟號與祀典。建文帝的帝王身份,這才算得到了完全恢複。

抹殺一段曆史,如此輕而易舉;但恢複一段曆史,卻難上加難。

從1402年以後,因爲建文朝的曆史真相長期缺失,導致坊間傳聞四起。隨著時間推移,傳聞越來越多,使得原本事實清晰的有關建文帝下落的曆史,終于消弭在各種真真假假的傳說中。明朝第一懸案,就是這樣造成的。

最離奇的一個版本,發生在明英宗時期。某天,廣西思恩州一座寺院,有個老和尚,跑到知州大人岑瑛的辦公室大聲嚷嚷:“我是建文帝。”還口誦了兩首詩自證身份:

牢落西南四十秋,蕭蕭華發已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愁。

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閱罷楞言磐懶敲,笑看黃屋寄團瓢。

南來嶂嶺千層迥,北望天門萬裏遙。

款段久忘飛鳳辇,袈裟新換衮龍袍。

百官此日知何處?唯有群鳥早晚朝。

岑瑛嚇壞了,確是帝王之詩啊,不敢怠慢,把老和尚送到了北京。眼看著就要以建文帝的身份吃吃喝喝,享受榮華富貴了,可惜老和尚曆史沒學好,露餡了。

禦史:您老今年貴庚啊?

老和尚:九十多了。

禦史:不對吧?建文君生于洪武十年,到今年也就六十四啊。

老和尚:那我是他爹……

老和尚供出了實情。原來他真名楊應祥,在寺院中遇到了個室友,氣象不凡。一日瞄到了該室友題寫在牆上的兩首詩,跟岑瑛一樣被嚇壞了,帝王之詩啊。尿完之後,冷靜一想,機會來了,遂直奔岑瑛的辦公室。

官方把假建文處死之後,這才根據他的描述把真建文找了出來,驗明正身然後迎入宮中,一直禮佛到老死。宮中人皆稱其爲“老佛”。迄今,中國西南地區,很多地方都有關于建文帝出亡後在當地爲僧的傳說和遺迹,真假莫辨。

從明朝中後期以來,這些傳聞就廣泛流傳。連朱棣的後世子孫,對此事都很感興趣。

萬曆二年(1574),年輕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突然向身邊的大臣們發問:“建文君當年是不是真的沒自焚,逃亡了?”內閣首輔張居正只好站出來,回答說:“此事國史沒有記載,但先朝的大臣口耳相傳,說當年建文君化裝成僧人,從皇宮密道出走了。此後雲遊四方,沒人知道他究竟去了哪裏。”

張居正這個回答,代表了明朝半官方的態度,就是承認朱允炆確實以僧人形象出亡了,至于出亡以後的事迹,我們就不清楚了。可見他對此後出現的各種傳聞,是不信的。

明末的錢謙益在國史館整理史料三十多年,說看到建文朝史事就傷心流淚,因爲這段曆史實錄無征,傳聞異辭,僞史雜出,後人難以還原真相。對于研究國史的人來說,這是最悲傷的事了。

國可亡,史不可滅。當明朝滅亡時,那些從國史館走出來的“亡國之臣”,或許除了仰天悲歎,還有深深的困惑:還原真相,難道就這麽難嗎?

0 阅读:32
评论列表
  • 2024-06-24 02:27

    月薪三千的大佬們,在討論皇上的死活。[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