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價格暴漲,保障貿易安全刻不容緩

荊棘阿 2024-06-02 02:44:52

康熙朝,有很多的大事,比如說平定准噶爾,收付台灣,平定三藩,除此之外,還有兩件事情被康熙認爲和平三藩同等重要:河務和漕運。

西周定都關中,後來被外族威脅,遷都洛陽,此後大一統王朝的首都就在這兩個地方選了,劉邦定都長安是張良說天下大亂可以自保,劉秀跑去洛陽是因爲他是河南地主集團支持的,再後來曹魏和北魏都在洛陽。

北魏分裂之後,北周只能定都長安,因爲關東是北齊的地盤。後來隋文帝篡位,一開始就只能順勢在長安定都,畢竟權貴都是北周的,大家在長安都有窩,動不了。

可是麻煩來了,北方降雨不夠,水資源匮乏,老的長安不適合居住了,于是隋文帝就想著遷都,搬到南邊一點的大興城,爲了遷都,他想到了一個理由,說夢到大水淹城。

可是等他死了之後,楊廣就不怎麽在長安了,而是跑去洛陽和揚州待著。

唐朝建立是取代隋,一開始也是在長安,因爲唐朝建立的時候,洛陽還在王世充手上,那沒辦法,只能定都長安。到了武則天時期,就又跑到洛陽去了。

洛陽的位置實在是太好了,就是天生爲都城而生。

唐滅宋至,北宋定都到開封這個非常冷門的地方,主要原因是唐末丟了幽雲十三州,北方遊牧民族能直達黃河邊,這就導致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定都洛陽,糧草有問題。因爲洛陽和運河還隔了一定的距離,一旦遊牧民族南下,切斷這個糧道,那就完蛋了。

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更大的問題來了:大量的軍隊和官員體系在北京,糧草問題怎麽解決?

只能依靠漕運,于是漕運就成了重中之重,兩江總督如果不加尚書銜就是正二品,可是漕運總督是從一品或者正二品,由此可見漕運對于明清的重要性。

漕運要通暢,就需要河道能順暢,所以河道總督也非常重要,這個品級也是從一品或者正二品。

一條運河,常備兩個大總督。由此可見,康熙把河務和漕運放在同三藩同等重要的位置,其實是有原因的。前段時間有部電視劇《天下長河》,就是講康熙時期河道總督靳輔的事迹。

吐槽一下,現在這種曆史大劇收視率不能沖頂,反而是《慶余年》這種受到追捧,反映現在電視劇領域過度娛樂化,這也是我想把客廳改成書房的一個原因。

清代的治河其實也是在明代的基礎上發揚光大的,比較重要的就是隆慶到萬曆年間的潘季馴。

以前治河只要是以疏導爲主,因爲黃河的含沙量太大了,河床不斷擡高,導致水位越來越高,潰堤之後,水勢就小了,危害也小了。

但是潘季馴考察了幾十處潰堤口之後,提出了一個新的治河方案:築堤束水。

他的意思是黃河之所以常年泛濫,是因爲水流太緩慢了,導致很多泥沙淤積,繼而擡高河床,造成更大的泛濫。

以前治河在于疏導,這種辦法讓水流速度更慢,效果反而不好,黃河水一鬥,泥沙六升,到了伏秋,更是達到八升,如果水流不湍急,就必然導致泥沙停滯。因此,應該把缺口堵起來,讓河水流速加快。更快的水流會把泥沙沖走,如此一來,含沙量下降,河床高度反而會下降,時間一長,河道就安全了。

這個建議上報給萬曆,朝廷大臣都不同意,說流速慢都不好控制,如果流速快了,一旦決堤,後果不堪設想。

潘季馴單獨寫了一封信給張居正,要他乾綱獨斷,張居正認真閱讀了他的《堤白書》之後,力排衆議,全力支持潘季馴。

在給潘季馴的回信中,張居正說道:“現在的言官,喜生事而無遠圖,又每持此以歸咎廟堂,坐視民患不爲拯救,實不知當政者的苦心深慮。”

在施工期間,徐州道副使林紹反對,張居正立刻將他罷黜。水利道佥事楊化龍和淮安府通判王弘化聯合抗命,張居正命令錦衣衛即刻押解二人進京審查。此後各地方衙門才不再抗拒,聯合用命。

後來證明了築堤束水的治河方案是對的,堵住缺口以後,黃河流速加快,黃河泛濫和漕運不暢的問題都被解決了。

自此,明代內政最大的一個問題被解決了,這也是張居正的曆史功績,其實單憑這一條,就可以讓張居正成爲賢相。

現在的世界經濟出現了問題,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冷熱不均。

一旦河道不通,漕運就會受到影響,南方的稻米無法北運,結果就是南方米價格非常便宜,北方米價越來越貴。

同理,現在中國的産能突破了瓶頸,但是通往海外的“漕運”不暢,導致海運價格高企,而國內價格漲不動。

今年往歐洲的集裝箱海運價格大漲,有分析認爲是因爲胡賽武裝的影響,這個影響要說有,也是有,但是遠遠不到那麽嚴重的程度。

遠離歐美萬裏之遙的新加坡港,運輸量也非常大,導致新加坡港口嚴重擁堵。更嚴重的是,發往美國西海岸的價格也在飙漲,這個可不受中東局勢影響。

5月31號,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3044.77點,價格又回到2022年疫情期間的價格了。這種火爆還讓航運相關的板塊暴漲,像中遠海控就是如此。

之所以如此火爆,原因衆多,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歐美要補庫存了。

美國從2022年開始加息,一開始小幅抑制了進口需求,但是2022年下半年,進口總量重新開始上漲。

我之前預測美聯儲加息不但沒有用,反而會破壞美國制造業的供應鏈,相比于疫情的短暫沖擊,高利率的破壞更嚴重。

高利率導致美國制造業衰敗,很多原本可以本土生産的商品都需要進口了,于是就看到進口總量從2023年6月開始不斷走高。

拜登看到進口開始走高,覺得會沖擊美國制造,于是就加關稅,結果更是打擊美國制造業。因爲美國沒有全産業鏈,一旦有些東西不能進口,那下遊産業就要宕機。

所以美國針對中國成品施加關稅,中國就對材料出口加以限制。沒有中國材料,美國的成品制造不用玩了。

商務部限制材料出口,就會逼迫西方必須進口整機,哪怕提高關稅也沒辦法。

各種因素導致現在的出口運輸,就好像當年的黃河一樣,淤堵了。價格太高,增加了外貿企業的負擔,一旦外貿降溫,又對國內經濟是雪上加霜。

元明清定都北京,讓北方人口大增,必須要疏通運河,保證南方糧食北運。

現在美國歐美制造業衰敗,大量商品需要進口,這就必須要疏通運輸線路,以滿足中國商品出口的需求。

但是提高運輸能力只是短期解決問題的辦法,從長期來看,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需要實現全球政治中心的轉移。

如果元明清不是定都北京,而是定都洛陽,那很多問題都解決了。元明清時期河北的糧食養活不了都城幾百萬人,但是幾十萬人是可以養活的。

同樣,如果全球的政治中心在中國,中國帶動東盟,中東和俄羅斯的崛起,讓歐洲和美國經濟衰退,實現全球範圍的經濟大調整,如此一來,海運的困局就徹底解決了。

如果東盟6億多人的經濟總量能超過美國3億多人的經濟總量,如果中東4億多人消費能力超過歐盟4億多人,那整個世界的經濟重心就是亞洲大陸,這不就相當于定都在洛陽嗎?

而且,讓歐美閉嘴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變得更加貧窮。而讓他們貧窮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的高端産業吸過來,然後把一些産業轉移到東盟和中東等國家。

比如說把半導體産業吸到中國,把部分中低端高汙染高耗能的電子産業搬到東南亞。印尼不是想要自己生産鎳嗎,那中國企業過去合資就可以了。

在産業端,捆綁東盟,俄羅斯,中東和拉美。以前是中國制造,運到世界,以後是中國産業資本出海,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

以前北京的功能非常龐大,導致教育醫療住房等各種資源短缺,後來開始疏導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讓很多企事業單位外遷,房價才先于全國開始下跌。

現在,讓很多傳統産業往外布局,降低國內的能源消耗,降低運輸壓力,幫助更多的盟友富裕起來,讓他們對中國更有向心力,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這個經濟同盟的陣營越大,對歐美制造業的打擊就越沉重。

不能再搞河道不暢就疏通河道的事情了,元末黃河泛濫,朝廷大量征伐民工治河,導致農民起義爆發,治河是元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海運需求量不夠,增加運力是沒有意義的,反而會成爲歐美制裁中國的抓手。一旦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刻,封鎖海運貿易線,反而更加麻煩。

需要更大力度地對外擴張,把一些傳統出口型産業散布到武力可以控制的地方,中國對外出口主要以高附加值的中高端産業爲主。如此一來,就算美國要封鎖中國海運路線,效果也不顯著,不足以達到一擊致命的程度。

現在對非美國地區的貿易線,就好像當年的河道一樣,不容有失,當年潘季馴是用加大水流的方法治理淤堵,現在水流就是軍事力量。

讓中國軍力對外擴展到蘇伊士運河以東的亞洲地區,保障中國企業在東南亞,在巴基斯坦,在中東,在中亞,在東非的安全,把整個亞洲大陸主板塊融爲一體,歐美就徹底沒有機會了。

他們就算想要切斷我們的貿易線,也無從下手,面積太大,線路太多,國家太衆,根本無法切斷。

歐美的産業鏈在高利率和上遊材料被中國封鎖的雙重打擊之下,已經熬不住了,後面會出現大面積的供應短缺,美國超市的貨架上會再次出現沒有商品可賣的情景,這和當年蘇聯崩盤之前的情況如出一轍。

當年蘇聯搶購物資,西方人說罪魁禍首是計劃經濟,不知道後面歐美超市沒有商品之時,西方人會不會說罪魁禍首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越是到了這種嚴峻的時候,越是需要加大力氣保障對友好國家的​貿易線安全。減少對歐美的出口,增加對其他亞非拉地區的出口,行動還需要更加快速,更加急切。

印度洋是重點,至于美國航線,就算我們不​保障,美國自己也會保障的。

海軍在行動​!

結束

往期文章

美國就是明朝的翻版

美國加息爲什麽會讓物價走高?

請關注並點贊+在看。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我創作路上的動力來源。

2 阅读:63

荊棘阿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