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看論心不論迹,論迹貧家無孝子;論迹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小飛說文化與曆史 2023-02-13 22:06:09

“君子論迹不論心”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圍爐夜話》,原文爲“萬惡淫爲首,論迹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天下的惡事裏,淫亂是最惡的事;要評論一個人的善惡,要看他做的事情,而不是看他的心裏怎麽想;如果心裏産生過邪念的人就算壞人,那麽世上就沒有好人了。

這句話乍一看,貌似很有道理,但仔細一想,一個有孝心的淫棍,他是善還是惡呢?又或者說,善心未泯的人如果犯了滔天大罪,他是善還是惡呢?一個人,真的僅僅靠善惡就能來敲定嗎?

曾經我一度喜歡法律,我認爲法律是人類文明史上發明最好的東西,什麽是人呢?我認爲“人”就是神性和畜生的結合體,對的,無論我們怎麽想,有些人也能超出想象的好,也有人能惡到沒邊際,比如《消失的夫妻》,人是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動物,想完全的形容一個人,真的不是僅僅靠善惡就能诠釋。

論迹不論心,論迹貧家無孝子,天下的善事中,孝順首當其中,但是一個人孝順不孝順,要看他的內心,而不是看他怎麽做的,如果孝順的定義是讓父母吃好穿好才是孝順的話,那麽普天之下,那些窮的揭不開鍋的人就都是惡人了。父母受苦是既定事實,有心向善卻無力回天,這個時候的孝心,但凡能讓父母過的不是那麽難受,那本質上其實依然是孝,是善。

至于,萬惡淫爲首,論迹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更是如此,天下的惡事,尤其以淫亂爲最惡,而真正評定一個是是否是惡人的前提是,看他做的什麽事,而不是看他內心怎麽想的,如果看他內心怎麽想的,那麽天下心裏沒有産生過邪念的人幾乎沒有,這世界上也就沒好人了。

現代刑法學的基本原則其中有幾條——一條是無罪推定,一條是罪刑法定,一條是罪責刑相適應。無罪的推定是只要沒有經過審判,這個人先是無罪;罪刑法定則是可以犯罪,但是有罪則必罰;罪責刑相適應則是說,刑責的程度應該與其刑罰程度相稱,最終總結下來其實也就一句話,一個人的罪行有多大,不是看他的內心,而是觀察他的行爲,是否真的犯罪,犯了多大的罪,理由是否充分。

究其根本,食色,性也,色欲是人之本性,再怎樣存天理滅人欲,本心也是不可違的,多數人一時半會稍有松懈,思想偶爾也會跑錯軌道,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說如果真的論心而論,那麽世上不可能有完人。惡念,心中想想,是可以的;只要不行差踏錯付諸實際,就不是惡,無罪。

1 阅读: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