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悔以遷善

大道知行 2024-06-08 06:58:31

王陽明《悔齋說》:“悔者,善之端也,誠之複也。君子悔以遷于善,小人悔以不敢肆其惡。”意思是,悔悟、反省自己的過錯,就會棄惡向善。

悔,形聲字。從心,每聲。左邊是心,說明悔是來自內心深處。右邊通晦,表示灰暗。本義爲悔恨、懊悔。《說文》:“悔,恨也。”段玉裁注:“悔者,自恨之意。”南朝顧野王《玉篇》:“改也,恨也。”

悔作爲一種道德情感和心理過程,曆來是儒家用以提升個人修身境界的重要理念和方法。《周易》:“震無咎者存乎悔。”《孟子·萬章上》:“太甲悔過,自怨自艾,于桐處仁遷義。”朱熹曰:“學者做得事不是,須是悔。”曾國藩言:“默存一悔字,無事不可挽回也。”可見,悔是對以往“過”的一種深刻自省和反思,目的是爲避免將來再犯同類之錯,以達到“不貳過”,從而最終實現“無咎”的境界。

因此,悔是助推個人成長進步、實現自我更新甚至脫胎換骨的良藥。朱熹曾言:“悔字如春,萬物蘊蓄初發。”悔就如同春天萬物生發始煥新一般,既是自我更新的發端、開始,更代表個人道德生命實踐的勃勃生機以及積極求新、向善的強大能量。“悔”的發心和動念,是對天理、大道、良知的一種自主性的覺悟或覺醒。“悔”的過程,就是對照良知、大道、公義、原則等,主動自查其錯、自思其過,祛除那些不符合天道公義、法紀法規和道德原則的過失過錯,從而實現個人自我道德更新和境界升華。

“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爲貴。”“悔”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改過。悔與改是一個前後相續、知行合一的過程。如果只悔而不改或文過飾非,久而久之,小過、小錯也終會釀成大錯、大惡。正所謂“然君子之過,悔而弗改焉,又從而文焉,過將日入于惡”。

據清代李颙《二曲集》記載,宋朝官員楊庭顯年少時狂妄自大,“居常自視無過,視人則有過。”一天,他自語,難道其他人都有過錯,唯獨我沒有過錯嗎?沒有反思真是危險啊!于是,經過認真的反思,方才知曉自己也有過錯。再三反思,則大爲驚恐,決定“痛懲力改”。此後,每當聽到他人談論自己過失之處,楊庭顯都會內省自責,即便夢中也是悔恨不已,甚至感慨哭泣。他甚至說,如果有砍柴、放牧的小孩對我說“我教導你”,我也會恭敬聽從。世人紛紛贊歎楊庭顯這種“悔改”行爲。楊庭顯卻說:“昔甚不然,吾改之耳。”正因痛徹心扉的悔悟,棄惡向善、由邪趨正的真心改過,才實現了他人生的淨化與升華。

“悔而又悔,以至于無過之可悔。新而又新,以極于日新之不已。”“自悔”作爲實現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徑,是一個永無止境、久久爲功的過程,需要依靠個人內心強大的自主性、強韌的耐性和毅力,做到日日、月月、年年去恒久堅持。爲此,日記也成爲悔悟的重要形式和載體,也足見古人悔悟、修身的精進、精密程度。晚清名臣曾國藩,一生堅持撰寫日記以自悔改過,還將其交與師友批閱,與同鄉、朋友交換,以督促自己能及時糾誤、改錯,即便病入膏肓之時,仍在自省、悔悟。

對于我們來說,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常拿“自悔”之鏡去對照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勇于悔錯,真心改過,不斷更新、提升個人的生命境界和道德水准。

◎本文原載于《中國紀檢監察報》(作者余足雲),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