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寄離愁,思親入夢舟。6首古詩詞:共賞一輪月,各懷千裏愁

荔枝姑娘詩詞賦 2024-06-22 08:26:19

中國第一位女神女娲,代表的是月神,在詩歌的意象裏,月亮反映著古代人尋找精神家園,祈求世界的和諧統一的心理。

月亮的時圓時缺,周而複始,啓發人們對宇宙的思考,又衍生出許多象征意義。

古人常以月的意象傷感生命的流逝、歲月的流逝,如李白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張若虛的“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在古詩中,月圓月缺,月明月陰,與圓滿、欠缺等事物又是異質同構的,因而在詩人筆下,月常常又與悲歡離合相聯系。

曹丕早有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的詩句;

南北朝時,謝靈運也有“明月照積雪,北風勁且哀”等哀愁的詩句。

到唐代,除了人們熟知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以外;

還有“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的淒恻孤寂;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的潸潸淚下;

“二十五弦彈月夜,不勝清怨卻飛來”的郁懷難耐。

之後又有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傷感失意。

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下古代詩人月下思親的感人詩篇。

01

【杜甫月下兄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 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公元759年,在安史之亂的烽火硝煙中,杜甫身居秦州,而其弟分散于戰亂紛飛的山東、河南一帶,音信難通。

杜甫在顛沛流離中曆盡國難家憂,適逢白露,他望月而思念失去聯系的手足兄弟,心情淒然。

詩作起筆便揭示了邊塞秋季的特殊景象:“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此句通過戍樓上傳來的更鼓聲以及孤雁的哀鳴,描繪出戰爭導致行人稀少、荒涼淒清的邊疆畫面,直接烘托出詩人沉重而悲涼的心境。

隨著白露節氣的到來,明月高懸,卻讓人想起遙遠的家鄉,那輪明亮的月亮似乎仍是記憶中的故鄉模樣。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一句,猶如重錘敲擊心扉,詩人深切地表達了因戰亂而與兄弟失散、家園破敗,乃至生死未蔔的痛楚與無奈。

整首詩結構嚴謹,層次井然,環環相扣,句句轉承,情感層次遞進,一氣呵成,首尾呼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一名句,更是色彩斑斓,情景俱佳。

詩人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覺得露比往日更爲慘白,月亮也比不上故鄉的明亮 景隨情變。情景交融.寄托萦懷家國之情。用孤雁和兄弟分散相映襯,更加重了“無家問死生”的淒涼。

從邊塞秋夜的廣闊背景,到個人家庭命運的聚焦,杜甫以親身經曆爲引,將個體的離愁別緒與國家社會的動蕩不安巧妙融合,使詩歌既有深深的個人哀思,又具有廣泛的社會共鳴。

這種飽含深情且意境深遠的抒懷之作,不僅體現了詩人高尚的人格魅力,更是那個時代無數百姓離散困苦的真實寫照,從而使作品突破了私情的局限,升華爲對民族苦難的宏大悲歌。

02

【杜甫月下思妻兒子女】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 唐·杜甫《月夜》

在天寶十五載,安祿山叛亂的烽煙席卷中原,杜甫的命運隨著戰局變遷而波折起伏。

當洛陽失守、長安淪陷之際,他攜家眷逃至廓州羌村避難,安頓好家眷之後,毅然只身投奔新朝廷,不料在半路被叛軍俘回長安。

正值中秋佳節,杜甫身在淪陷之地,望月思親.心情倍加愁苦,于是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五律。

詩的開篇便飽含對過去時光的追憶和現實處境的對比:“廊州今晚的月亮一定很明亮,可是在閨中的妻子卻只能自己賞月。

詩人借助皎潔的月光,抒發了戰爭時期夫妻分離、骨肉離散的無盡相思與期盼團圓的情感,反映了離亂時代百姓的痛苦。

”此處的“憶長安”不僅是一份對共同度過艱辛歲月的懷念,更是對現狀分隔兩地的無奈哀歎。

詩人想象妻子獨自在廓州面對清冷的月光,霧氣沾濕了她的秀發,月色照亮了她孤寂的身影,其間的辛酸苦楚難以言表。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杜甫以深沉的父愛關注著年幼子女的生活,他們尚不懂得思念帶來的辛酸滋味,但作爲父親的他卻深知其中悲涼,並對此心懷痛惜。

露水,月光,烏雲似的頭發,如玉的臂膀,滿是淚痕的臉龐,詩人爲我們描繪出的是一幅何等感人的畫面!望月思親,自古皆然。

然而詩人不寫自己望月懷妻,卻反過來設想妻子望月懷念自己。又以幼小的兒女“未解”母親“憶長安”之意,反襯出妻子形單影只的孤獨和淒苦,進而又想像聚首相倚、雙雙團圓。

這種通過描繪家人生活細節表達的思念之情,更顯深切動人。和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月夜》與杜甫以往作品中的沉郁悲壯風格有所不同,但它以更爲淒婉的方式展現了家庭破碎的悲劇,以及在戰火紛飛中人們對親情與和平生活的深深向往。

整首詩層次分明,情感真摯而細膩,將個人的家庭之痛與國家的戰亂之殇緊密結合,從而成就了一首感人肺腑、富有時代共鳴的佳作。

03

【白居易月下思兄弟姐妹】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

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羁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幹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爲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 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公元799年至次年春,河南經亂期間,白居易因戰事紛擾、親人離散而觸發的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災難與思親之情。

當時宣武節度使董晉死後,屬下叛亂,彰義軍節度使(吳少誠)又作亂,導致河南地區烽煙四起,加上一直幹旱無雨雪,南方交通斷阻,長安因此陷入饑荒,民不聊生。

白居易漂泊寄居于外地,兄弟姐妹爲了謀生各奔東西,百姓們田園荒蕪,家境沒落。

身處亂世之中的白居易,不僅憂心國家命運,更感懷于骨肉至親的飄零失所。

在這首飽含深情的詩篇中,詩人運用了白描手法,將自己的親身經曆和感觸融入字句之間。

他以“吊影分爲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爲經典比喻,將分散各地的兄弟姐妹比作孤獨飛行的離群大雁和在深秋斷根隨風飄搖的蓬草,形象地刻畫出戰爭帶給家庭的撕裂之痛與個體身不由己的流離失所。

夜晚獨坐,白居易凝視天上的明月,思緒跨越千山萬水,想象著散落五處的兄弟姐妹或許也在同一輪明月下寄托思鄉之情,淚眼望月,共同承受這份離散的苦楚。

這種跨越時空的情感共鳴,使得詩的主題更加深入人心,引發了讀者對于和平年代親情團聚的珍視以及對動蕩歲月中家國破碎悲劇的深刻反思。

全詩雖語言質樸,卻寓意深遠,情感真摯沉郁,通過月亮,這一共通的意象,成功串聯起戰亂時代人們的共同悲歡,引起身在異地的兄弟們共同的感情,從而展現出詩人對社會現實深切的人文關懷及對骨肉親情無比眷戀的細膩表達。

04

【蘇轼月下弟弟子由】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婵娟。

—— 北宋·蘇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在丙辰年的中秋佳節之際,時任密州太守的蘇轼因與王安石等變法派政見不合而被排擠在外,

自上次相見已過去七年,他本希冀通過外放能夠靠近弟弟,無奈願望未能實現,心中飽含著對弟弟蘇轍的深深思念。

在這團圓之夜,蘇轼獨自面對皎潔的明月,舉杯對天,發出了“明月幾時有”的感慨,不僅表現出他對月亮自然之美與神秘之境的贊歎和向往,也流露出詩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廣闊無垠的胸懷。

詞的上片中,蘇轼由觀月引發遐思,想象自己禦風飛往月宮,探索那未知的時空奧秘。

然而,他又擔心那高寒之地無法承受,進而轉念欣賞人間月下起舞的身影,這種矛盾心理寓示了詩人雖身處困境、心向自由,但又深愛並眷戀著現實生活的人間煙火氣。

下片則轉向更爲深沉的情感表達,映照著月光的朱樓雕窗,勾起了蘇轼對遠方弟弟的深深思念。

他在失眠的夜晚質問明月爲何偏要在人們離別的時候圓滿,以看似抱怨實爲寄托哀思的方式表達了人世間悲歡離合難以兩全的普遍情感。

蘇轼與蘇轍的手足之情,與日月同輝,蘇轼借月亮陰晴圓缺的變化揭示了人生常態,並借此傳達出一個超越個人情感的願望:

願天下所有離散的親人都能平安健康,即使相隔萬裏也能共享同一輪明月的美好。

這樣的結尾既體現了蘇轼開闊豁達的人生境界,又使得整首《水調歌頭》在曲折纏綿的情感起伏中流淌出悠長深遠的哲理韻味。

05

【蘇轼月下交待人生後事】

柏台霜氣夜淒淒,風動琅珰月向低。

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

—— 北宋·蘇轼《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二》

蘇轼與蘇轍兄弟二人既有一母同胞的血緣關系,又有一言爲諾以誠相詩的朋友關系。在蘇轼認爲自己必死無疑的情況下,他在獄中給弟弟子由交待人生後事。

蘇轼的《獄中寄子由·其二》作爲續篇,這是他身陷禦史台獄時寫給弟弟蘇轍並托其轉交給妻子的一首感人至深的詩。

在這首作品中,詩人描繪了獄中寒夜的淒楚景象:寒冷的霜氣籠罩著夜晚,低沉的月光下,風搖鈴铎,聲聲刺耳,映射出囚禁生活中的孤寂與絕望。

蘇轼以“夢裏向往雲山心似鹿奔”抒發自己內心對自由和遠方的渴望,然而現實卻如臨沸湯熱火的雞般驚恐無助,這種鮮明對比揭示了他身處逆境時內心的掙紮與無奈。

他對子女的思念之情躍然紙上,爲自己未能給予他們安穩的生活而感到愧疚,同時又表達了對多年來同甘共苦的妻子深深的歉意與感激。

詩人在面對生死之際,提出了關于身後事的寄托——希望能像漢代受民愛戴的朱邑那樣,安葬在曾經任職且深得民心的浙西地區,此番言辭既流露出他對生前爲官之地的深厚情感,也體現了其高潔的人格追求和矢志不渝的爲民情懷。

整首詩飽含哀傷淒怆,雖不同于蘇轼其他作品的豪放灑脫,卻更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它以細膩的情感筆觸展現了蘇轼身爲一位身處困境仍堅守道義、憂國憂民的忠臣形象,以及他對家庭深沉無私的愛,使得這首詩成爲了蘇轼詩歌創作中別具一格的悲壯篇章。

06

【王建中秋月下思故鄉】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這是一首描繪中秋佳節夜晚月色與詩人思親之情的七言絕句,通過對月光、鴉鳴、桂花等元素的細膩刻畫,生動展現了詩人在遠離家鄉時的內心世界。

首句“中秋時的月光照耀在庭院之中,地上如同鋪了一層白霜”,詩人巧妙地運用“地白”這一意象,將皎潔明亮的月光比作寒冷又潔淨的白霜,營造出既清冷又靜谧的月夜氛圍,映射出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對家鄉的深深懷念。

第二句中的“秋天的露水悄無聲息地打濕了庭院裏的桂花”,進一步深化了畫面感,桂花不僅代表了中秋時節的象征物,也借由月宮中桂花樹的傳說,暗示著詩人遙望星空寄托思念。

寂靜深夜中桂花被打濕的細節,讓讀者仿佛能聽見那若有若無的秋露滴落聲,凸顯出詩人沉浸于月色下的孤獨思緒。

後兩句則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今天夜裏所有人都在欣賞空中的明月,不知道秋思會落在誰的家裏?”

詩人以一種含蓄而深沉的方式表達了自身的愁緒,雖然衆人都在賞月,但每個人的內心世界各不相同,那些秋思究竟觸動了哪一家人的思念之情?

此問實爲自問,透露出詩人自己那份濃厚的思鄉情結,他把強烈的秋思歸于自家,暗示在這衆多觀月人中,他的思親之情最爲深切。

整首詩通過精煉的語言和豐富的意象構建了一個優美且引人共鳴的意境,將中秋節賞月之際人們對遠方親人深深的挂念表現得淋漓盡致,充分體現了詩歌的藝術魅力和情感深度。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妥,聯系立即刪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