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你了解嗎?看完漲知識!再忙也要看看

小橘子述文化 2024-06-05 18:53:48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始于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爲了紀念屈原。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賽龍舟、挂艾葉、戴五彩線、戴香囊、喝雄黃酒、吃粽子、放紙鸢、畫額等。

端午節又稱龍舟節、五月節等,是中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這個節日不僅習俗豐富多彩,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端午節的由來,以及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的由來

據傳,端午節最初源自上古先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尤其是對“飛龍在天”的拜祭,與龍祖祭祀有關。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按照古代星象學說,蒼龍七宿(東方青龍星座的一部分)正處于全年之中最爲“中正”之位,象征吉祥,古人便選擇此時舉行祭祀活動,祈求安康與豐收。

還有一種說法是爲了紀念屈原,屈原生活在大約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之間,是楚國的一位傑出政治家和偉大詩人。他忠誠于國家,倡導改革,但遭到貴族排擠。

前278年,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因悲憤國家的衰敗和個人理想的破滅,于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抱石投汨羅江自盡。

屈原的悲劇性結局,激發了人們的深切同情與懷念。傳說當地百姓得知此事後,紛紛劃船到江中尋找他的遺體,同時投擲米團(粽子的雛形)入水,以防魚蝦侵蝕他的身體。此後,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通過劃龍舟和吃粽子的方式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的習俗,龍舟與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數不一。湖南汨羅市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桡手32人。龍船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

如今,賽龍舟已經成爲一項國際性的體育賽事,不僅在中國,還在世界各地廣泛開展。

挂艾葉

據《荊楚歲時記》記載:“采艾以爲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端午節時,人們還會在門口挂上艾葉。這是因爲艾葉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産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

艾草的采挖需要早早進行,通常有露水時就要去農田裏采割回來,上午6-7點鍾即可,此時露水沒揮發,也最有功效。傳統上認爲,插艾草時最遲不能超過上午十一點,要在太陽沒直射家門口時插艾。

戴五彩線、戴香囊

《風俗通》中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在端午節,孩子們會穿上五彩線,戴上香囊。五彩線通常由五種顔色的線編織而成,常有祈福避災之意。香囊內裝有香料和草藥,散發出淡淡的香氣,被認爲可以驅蟲避病。

喝雄黃酒

根《清嘉錄》中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相傳屈原投江後,有一老者擔心水中雜蟲會啃食屈原屍身,便往江中倒了一壺雄黃酒,此後人們便爭相效仿。

喝雄黃酒不僅是爲了紀念屈原,還爲了驅除毒蟲。人們也常會把雄黃酒撒于陰濕的角落,目的則是爲了驅蟲。

吃粽子

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習俗之一就是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蘆葦葉和各種餡料包裹而成的美食。人們在端午節還會互相贈送粽子,這既是一種節日的祝福,也是親情和友情的傳遞。

放紙鸢

紙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于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鸢稱爲“放殃”。

畫額

很多地方在端午節的時候還會畫額,最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爲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祈求平安。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裏外。宋·文天祥——《端午即事》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唐·杜甫《端午日賜衣》

輕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宋·蘇轼——《浣溪沙·端午》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複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觞。唐·李隆基——《端午》

寫到最後

端午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它是一個集曆史記憶、文化傳承、民俗風情于一體的綜合體現,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傳承和弘揚端午節的習俗,不僅能夠增強民族認同感,還能增強文化自信。

大家還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和討論,同時也歡迎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參考資料:《風俗通》、《清嘉錄》、《荊楚歲時記》

0 阅读: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