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做隊友》:孩子淩晨4點起來做作業,身爲父母要阻止嗎?

靜靜喝糖水 2024-02-24 00:23:37

一位母親問:“孩子淩晨4點起來寫作業,作爲家長的我,要不要阻止?”

事情是這樣的:孩子在前一天晚上8點時,開始犯困,不能專心地完成作業,母親便讓孩子先去睡覺了。

而孩子也特別懂事,淩晨4點就起來趕作業,早上效率很高,一個小時不到就完成了2個小時的作業量。

這個問題來源于書籍《和孩子做隊友》,對此作者賀嶺峰是這麽回答的:

首先,在態度上,身爲媽媽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支持孩子的做法。

我們只是孩子的支持者和援助者。作業是孩子要完成的事情,而不是父母要完成的事情。

也就是說,在保證孩子睡眠的前提下,早睡早起或者晚睡晚起都是可以的,家長可以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來支持孩子的做法。

第二,正確看待做作業這件事。

作業是孩子的事情,而不是父母的事情,我們不要把家長和孩子搞成對立的狀態。

賀嶺峰教授表示,有些父母的控制欲太強,覺得作業應該按照自己的期待的方式、時間以及質量完成。

父母太想完成這件事情,它就變成了父母的事情。

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孩子陪著父母完成作業,而不是孩子想如何完成作業。

因此,我們只需要做一個特別好的隊友,一個積極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協助孩子把作業做好即可。

第三,親子關系和情緒比做作業重要得多。

父母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首先要關注的是親子關系。

父母和孩子是合作關系,是隊友關系,我們是一起對付作業的。

身爲父母,我們不能變成,和老師是一夥的,來監督和對付孩子。

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多給孩子傳遞正向的情緒。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情緒過于激動,那麽先停下來,給彼此一個冷靜的時間點,彼此單獨待一會兒。

我們和孩子是隊友,隊友之間最忌諱互相抱怨。

在面對同隊友時,你平時怎麽做的,那麽對待孩子就怎麽做。

以上是《和孩子做隊友》這本書的作者賀嶺峰教授,根據自己30多年的心理學一線教學研究經驗,所作出的回答。

賀教授將學習動機、學習習慣、應對考試、情緒管理等,這些家長最爲關心的話題,總結出父母必修的八堂心理課。

這是一本幫助父母如何經營好親子關系,從而去引導和教育子女的家庭指南。

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一個非常認同的觀點:要學會和孩子分離。

孩子越小越需要陪伴,越大越需要分離。

孩子三歲前,最好能夠全身心陪伴,一歲半前更應該予予取予求。

孩子三到六歲時,應該多讓他參與多人遊戲,而非進行學科學習。

孩子上小學以後,主要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保持對學習旺盛的好奇心,至于學習成績反倒不是很重要。

孩子上初中後,應該支持孩子的社交活動,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和情緒狀態,主動讓權,讓孩子發揮自主性。

孩子上高中以後,要做孩子的學習助理,戀愛參謀,人生顧問,爲孩子邁向自己獨立的人生做准備。

而等孩子上了大學以後,就應該做欣賞者,鼓勵者,贊助者,只支持不反對,能幫忙就幫忙,幫不上就放手。

縱觀身邊人,包括我自己,其實很難做到和孩子分離,像“媽寶男”“爸寶女”等,都是做不到和父母分離的案例。

這其實是不對的,尤其是對于已經成家的孩子來說,更應該做到和孩子分離,他們有自己的小家,而身爲父母的我們,適當的時候,要調整好自己。

此念創始人毛思翩在評價這本書時,是這樣說的:

“作爲家長,我們與孩子的關系爲何容易變得劍拔弩張?賀嶺峰老師的這本書提供了另一種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與孩子的關系,也許彼此可以少一些緊張,多一點輕松。”

如果你也在親子關系上遇到了難題,不知如何解決和孩子之間的矛盾,那麽,建議你去讀一讀這本書。

大人讀了可以從中學到和孩子相處的訣竅,而孩子,也能在這本書中學會如何和父母更好地相處。

0 阅读:11

靜靜喝糖水

簡介:每周分享點有意思的故事和信息!你的快樂,就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