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王昌齡的這首《龍標野宴》,感受夏夜清涼,歲月悠然

解憂詩詞 2022-07-14 19:43:36

盛唐邊塞詩人王昌齡,被譽爲“七絕聖手”。

他在七言絕句上的成就,就連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也要甘拜下風。

他的七絕中,最出名的便是以《從軍行》、《出塞》爲代表的邊塞詩,慷慨激昂,盡顯盛唐氣象。

其次是爲宮女、閨婦所寫的閨怨詩,如《閨怨》、《春宮怨》、《長信怨》,深婉幽怨,意蘊無窮。

還有便是以《芙蓉樓送辛漸》、《送柴侍禦》爲代表的送別詩,情景交融,悠然不盡,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千年來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今天要講的這首七絕是他被貶龍標後所作。

雖不如邊塞詩、送別詩有名,但是語言流麗,意境高遠,不失爲一首佳作。

《龍標野宴》

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

莫道弦歌愁遠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古代常以任職地的地名來代稱詩人。

例如“謝宣城”,就是指曾任宣城太守的南北朝山水詩人謝朓。

“蘇徐州”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大文豪蘇轼,他曾在徐州任職,政績突出,秦觀有詩雲“我獨不願萬戶侯,惟願一識蘇徐州”。

而王昌齡有兩個別稱,一個是“王江甯”,一個便是“王龍標”。

他曾任江甯縣丞,而且這職位一蹲就是七八年。

後來又因“不護細行”,被貶爲龍標縣尉。

而龍標是哪裏呢?有兩種說法。

有人說是湖南黔陽,也有人認爲是貴州錦屏。

這兩個地方在唐朝都是出了名的荒涼偏僻。

江甯縣位于南京,自古繁華,而龍標處于荒涼地帶,再加上當時詩人已過天命之年。

晚年被貶,天涯淪落,其中的心酸苦楚無需多言。

然而,王昌齡並沒有因此消沉,反而在此期間寫下了不少傳世名作。

他的經典名作《送柴侍禦》便是寫于此。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一反送別的傷情格調,以積極樂觀的口吻,清新流麗的語言,表達了對友人的一片深情厚誼。

千年後再讀,依然爲之動容。

他也曾沉醉于夏日的荷塘美景,寫下兩首《采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將采蓮少女與綠荷紅蓮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景美人更美,驚豔了世人上千年。

還有這首《龍標野宴》,通過描寫夏夜的一次竹林宴飲,營造了一種清涼的氛圍,表現了詩人悠然自得的豁達情懷。

如清風拂面,讀後倍感清涼。

“沅溪夏晚足涼風”,詩歌開頭一句便點明了時節與地點。

夏日的傍晚,沅溪邊輕風習習,涼快極了。

這裏的“沅溪”也就是《送柴侍禦》一詩中提到的“沅水”,發源于貴州雲霧山,流經湖南黔陽、沅陵、常德等地,最後注入洞庭湖。

而“足”字看似平平淡淡,實際卻將夏夜的清涼渲染得淋漓盡致,不可等閑視之。

而接著一句“春酒相攜就竹叢”,描寫的是詩人與友人在竹林間相聚暢飲的情景。

這裏最耐人尋味的就是“竹叢”這個地點,並不是詩人隨意拈取的,而是有其深意。

首先,魏晉名士常在竹林相聚,縱酒高歌,潇灑恣意,曆來爲後世文人所向往。

其次,夏日的竹林正是乘涼的好去處,這點很多詩人都曾提及。

“風過竹間清”、“翠竹如山午亦涼”、“竹樹吹涼滿檻前”……

僅“竹叢”這個意象,便足以想象夏夜的清涼,以及詩人當時酣暢惬意的心境。

再來看第三句,“莫道弦歌愁遠谪”,轉入抒情。

前面我們說過,龍標地處偏僻,遠離繁華,所以詩人這裏才會說“遠谪”。

人至暮年,仕途受挫,背井離鄉,要說詩人心中一點都不愁苦,那是不可能的。

管弦樂聲,勾起了他深埋心底的哀愁,但是他並沒有沉浸在這樣的愁苦中。

著一“莫”字,而意境翻轉,表現了詩人的積極樂觀的心態。

而最後一句“青山明月不曾空”,則將他的這種悠然心境推向了頂端。

只要青山依舊,明月長照,那麽又何必計較身處何方呢?

青山、明月這兩個意象自然也不是隨意選取的。

這二者都是天地間永恒存在的美好,就像蘇轼在《赤壁賦》中所言,“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逍遙山水,寄情明月的豁達情懷。

整首詩來看,詩人並沒有刻意渲染夏夜的清涼,也沒有著意描寫暢飲的場面,仿佛只是在淡淡地描述。

但是字裏行間卻分明充斥著一股豁達悠然的氣息,如清風拂面。

雖只有短短4句,卻寫盡了夏夜清涼,歲月悠然。

-END-

作者:解憂詩詞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10 阅读:3084
评论列表
  • 2022-08-10 05:27

    夏尾夜》 今屬夏尾夜, 簾外雨聲聲。 明日新秋立, 待來是涼風。

  • 2022-10-08 13:50

    [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