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美國曆史上的八大機遇期!

包包說過去 2024-05-14 02:35:09

早在19世紀初,美國人就形成了一種“天命美國”的思想,認爲美國人天生就和別人不一樣。此時,美國還是一個農業國。統計顯示,1800年農村人口占到了全國人口的83%。

美國人的自信幾乎貫穿了美國曆史上的大部分時期,因爲這個國家在過去幾百年基本上處于順風順水的狀態,任何一個國家能像美國這樣,沒有不自信心爆棚的。

說起來,美國崛起的過程中,有八大曆史機遇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時來天地皆同力”!

第一次,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起初是英國的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到了1770年代人口已經高達200多萬。但是作爲一個落後的農業社會,其實力相比英國還差得遠,更不要說至少1/5人口是保皇派,對英國忠心耿耿。

獨立戰爭開始之後,美國缺少武器生産能力,想去歐洲大陸購買必然會遭到海上霸主英國的全面阻擊,此時美國海軍弱小,根本無力突破。

好在法王路易十六對英國在七年戰爭中的勝利耿耿于懷,本著和英國兩敗俱傷的心態全力支持美國。

1777年10月,美軍取得的薩拉托加大捷,這場勝利離不開法國的支持,90%的武器是法國提供,所有的火藥是法國提供。

隨後,法國還提供了數萬遠征軍和60多艘戰艦,總共爲這場戰爭耗費了13億法郎。

在法國的幫助下,美國終于在1783年和英國在巴黎簽署協議,實現了國家獨立。

第二次,法國大革命中的外交。

獨立之後的美國在國際上是非常孤立的,除了英國不會讓美國好過在封鎖之外,也和美國人自己作有關系。

在得到法國傾其全力幫助之後,美國人竟然沒有投桃報李,給予法國人任何好處。這種短視的行爲,對于交好法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都是極其負面的。

但沒想到的是,法國竟然爆發了大革命,讓美國可以在英法之間如魚得水,有了統戰價值。

對英法來說,只要美國保持中立,就是外交勝利,結果美國成功左右逢源。

第三次,購買路易斯安娜。

這是一片幾乎和美國獨立之初的國土相當的土地,而且橫跨中央大平原,又有密西西比河流域覆蓋其中,對于發展工農業和交通都是極好的。

正常情況下,這片土地即使成功賣給美國,也必然會是一個天價。更大的可能是,拿破侖在歐洲取得優勢之後,向這裏大規模移民,形成一個足以和美國分庭抗禮的殖民地。

可沒想到的是,正當美國人打路易斯安娜主意的時候,法國鎮壓海地獨立戰爭一敗塗地,1802年到1803年損失達4萬人。

這個損失加上法國的財政困難,讓拿破侖把新大陸殖民地看做包袱。于是,在美國計劃僅購買密西西比河附近一小塊土地的時候,拿破侖索性將200多萬平方公裏發路易斯安娜以1500萬美元(約合8000萬法郎或者1000萬兩白銀)的價格賣給美國。

第四次,南北戰爭大國不幹涉。

南北戰爭爆發的時候,林肯最怕的就是來自歐洲的大國幹涉。

那時候能幹涉南北戰爭的也就英國、法國這些國家。尤其是英國,作爲歐洲攪屎棍,喜歡玩離岸平衡手的國家,看到美國一分爲二,只要智商在線不可能坐視不理,一定支持南方脫離美國。

可英國考慮再三卻選擇中立。

因爲,此時英國的重點關照對象不是美國,而是歐洲憲兵俄羅斯。

早在南北戰爭爆發前的1853年,英國聯合法國、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進行了參戰兵力達百萬級別的克裏米亞戰爭。

這場仗,俄軍70萬,英軍20萬,法軍30萬,奧斯曼軍隊30萬,總計150萬,曆時三年,雙方傷亡共計70萬以上,其慘烈程度和規模不弱于南北戰爭。

打完之後,俄羅斯爲了找回場子,屯兵中亞,有南下奪取英屬印度的野心,讓英國不敢掉以輕心。

在這樣的背景下,幾年之後的南北戰爭竟然沒有被大國幹涉,讓北軍擊敗南軍,成功將南北置于一個政府的統治之下。

第五次,購買阿拉斯加。

俄羅斯對土地的野心堪稱世界之最,吞下去的土地很少有吐出來的,卻主動把100多萬平方公裏的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

因爲,英國和俄羅斯的博弈,讓兩國互相忌憚對方,英國怕俄羅斯吞下英屬印度,俄羅斯怕英國拿下阿拉斯加。

于是,索性把阿拉斯加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

到今天,俄羅斯人想到這筆交易都還在意難平。

第六次,一戰。

1910年代的美國雖然國力強盛,在軍事和國際影響力上卻是個小角色。

一戰的爆發讓美國大踏步跨入世界級強國陣列。

期間,美國和雙方做生意,賺的盆滿缽滿。戰前美國是英國的債務國,戰後卻成爲英國的債權國。

戰爭帶來的另一個好處是,在戰爭末期,美國成爲決定戰爭走向的關鍵力量,偏向誰誰就能贏。

于是,美國幫助英國打贏了德國,成爲凡爾賽會議四巨頭之一。

並且,在戰後享有和英國一樣的海軍噸位。

戰爭期間的投資過熱,也讓美國人有更多的資金改善生活,對于汽車、冰箱、吸塵器、收音機、電影等進入美國尋常百姓家創造了物資基礎,戰後迎來了10年的繁榮和美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

第七次,二戰

這次就更厲害了,直接讓美國成爲西方世界的領袖。

在戰爭爆發前,美國已經持續了10年的大蕭條,戰爭爆發之後美國失業率幾乎爲0 ,經濟飛速增長。

美國參戰之後有一個段子是這樣說的:如果你有一台車床和一張去華盛頓的火車票,就能拿到訂單。

由于工人的需求量大,很多工廠開出了天價工資,裏士滿造船廠周薪高達60美元,一年可以賺到3000+,換成黃金超過2.5公斤。忙活3年,就能掙到將近8公斤黃金。

戰爭結束後,西方世界倒向美國,形成了冷戰格局,在蘇聯的威脅下,西方各小弟對美國忠心耿耿。

同時,美國利用戰勝國的機會大肆搜刮歐洲技術和人才,爲接下來美國在冷戰中對抗蘇聯積累大量人才。

第八次,戈爾巴喬夫上台

冷戰時期美蘇的對決除了軍事方面,就是生活水平方面。美國以更好的國家實力和科技手段,在生活方面遠超蘇聯。

但也不能說穩贏。

例如,在1980年代美國人的人均肉類消費量超過80公斤,但蘇聯也有70多公斤。

戈爾巴喬夫的上台使蘇聯內部權力出現動蕩,導致波羅的海三國脫離蘇聯。戈爾巴喬夫的軟弱,導致海灣戰爭中美國人大放異彩,不久之後冷戰結束,蘇聯慘敗。

蘇聯失敗之後,大多成員國經濟陷入崩潰,美國開始了對原蘇聯境內的掠奪,吃的盆滿缽滿。

這八次機遇期,讓美國僅僅200多年的時間就膨脹爲世界霸主。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