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用“活”紅色資源助力鄉村振興

都市時報 2024-06-28 08:50:17

紅色是革命的脈搏,紅色是村莊的底色,紅色是振興的力量。紅色村莊記載著紅色足迹,紅色足迹蘊含著紅色曆史,紅色曆史熔鑄了紅色基因。6月27日,昆明市紅色鄉村民族團結進步示範走廊建設啓動儀式在尋甸柯渡鎮丹桂村舉行。散落在金沙江畔的紅色印記被一一串聯,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紅色基因傳承相融合,讓民族團結之花盛放于新時代的長征路上。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1935年4月、1936年4月,紅軍長征兩次途經昆明,播撒了民族團結的種子,播下了革命的火種。一封“萬萬火急渡江令”從尋甸七星鎮魯口哨發出,36名艄公6只小船,7天7夜,紅軍集結從皎平渡順利渡江,擺脫了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由此改寫了紅軍命運;在柯渡鎮丹桂村,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指揮作戰,留下了長征路上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歲月荏苒、時光如梭,逝去的歲月帶不走永恒的紅色記憶,偉大的長征精神在昆明這片土地上深深紮根、代代傳承。

作爲紅軍長征的重要曆史片段,紅軍長征經過昆明東川、嵩明、尋甸、祿勸、富民5個縣區留下的紅色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魂,是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活教材”。紅軍在長征途中緊緊依靠人民群衆,同人民群衆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正是中華各族人民“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共同體理念的生動體現。

如何用“活”紅色資源,讓紅色鄉村成爲鄉村振興的助推器?這一次,昆明拿出了創新實招,通過昆明市紅色鄉村民族團結進步示範走廊建設,講述昆明各族群衆在長征中的民族團結故事,做好紅色教育,將紅色文化與鄉風、家風、民風以及鄉規民約等結合起來,豐富村民精神世界,繁榮鄉村文化;通過紅色鄉村旅遊,“重走紅軍長征路”、紅色文化課堂、紅色精神巡講、紅色文化傳承創新等活動,推動紅色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賦予紅色資源更多的時代內涵,讓旅遊成爲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徑。

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點,在紅色鄉村示範走廊的建設過程中,要大力推動村莊紅色資源的利用和轉化,加快産業融合升級,興盛産業,帶富百姓。比如,立足資源禀賦,蜂蜜、雜糧、牛幹巴、油炸雞枞、紫色馬鈴薯、有機苦荞茶……在尋甸縣紅色鄉村農特産品展的現場,12家農特産品企業帶來了50余種産品參加展銷,把紅色美麗鄉村建設與産業發展、農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緊密結合,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現代化。

中國的廣袤鄉村蘊藏著千千萬萬個“紅色寶藏”,因地制宜地開發鄉村紅色資源,找尋蘊含其中的精神密碼,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和陣地優勢,讓紅色資源在滋養初心、潤澤萬家的同時,爲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蓄勢賦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讓我們像紅軍長征那樣,拿出敢打硬仗、敢涉險灘的勇氣和魄力,凝聚衆志成城、攻堅克難的合力,開拓進取、奮勇爭先,努力把昆明市紅色鄉村民族團結示範走廊建設成爲思政教育的“活教材”,推動鄉村振興 的“金鑰匙”,高質量發展的“紅引擎”。

來源:都市時報

作者:許建龍

編輯:馮顔

審核:祝小涵

終審:彭德光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