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總在臨終前,向中央揭發高層裏面有壞人,此人最終結局如何?

綠海看曆史 2024-06-27 12:52:53

1974年,彭老總走到了人生的盡頭,臨終前,這位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仍舊放心不下放國家建設事業,他曾多次拖著羸弱的身體,寫信給黨中央,提醒毛主席以及周總理小心戚本禹,此人向來居心叵測,必須要予以防備,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戚本禹是高知出身,曾就讀于上海某高等學府,1947年,他受共産主義思想感召,開始參加革命運動,建國後,他被中共黨組織列爲重點培養對象,遂被保送至中央團校進修,畢業後他被直接分配到中央直屬部委工作,主要負責整理、歸檔文件以及撰寫部分行政策劃方案。

作爲公務員,戚本禹本應該腳踏實地,一心一意的完成上級領導交代的任務,把心思全部放在服務人民、振興民族上。可他偏偏是個“不安分”的人,生性喜好“投機”,一直想著“走捷徑”,比如他爲了引起毛主席的注意、博取主席的青睐,便故意投主席所好,專門講主席愛聽的話、寫主席愛看的文章。

這一招果然奏效,主席很快便注意到了戚本禹,曾數次向汪東興詢問他的生平和工作情況,他撰寫的文章主席也都是一字一句的仔細閱讀,而且還會特地在重要段落進行批注。戚本禹爲此大受鼓舞,于是他便更加賣力的討好毛主席,恨不得做主席肚子裏的蛔蟲。

1962年,毛主席突然開始閱讀有關太平天國的書籍,其中《李秀成自述》主席看得最爲仔細、認真,幾乎每一頁都有批注。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名將,他曾數次挫敗曾國藩與李鴻章,軍事指揮能力十分出色。然而在1864年,清軍攻下南京之後,他眼看大勢已去,便放下武器向清廷乞降,隨後被斬首示衆。

後來史學界普遍對李秀成報有憐憫之心,說他是“悲情英雄”,他的投降並非出自真心,乃是時局所迫。但毛主席並不這麽認爲,主席在《李秀成自述》一書末尾連寫了三個感歎號,明顯是另有所指。戚本禹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他在稍加思考之後,立即提筆寫下了一篇史論文章,大罵李秀成是太平天國的叛徒,辜負了太平天國軍民的信任和希冀,除此之外,戚本禹還借古諷今,直言赫魯曉夫就是“李秀成式”的人物,赫氏爲了一己之私,大搞“修正主義”,這何嘗不是一種背叛?

這篇文章一經發表便在黨內引發了熱議,毛主席對該文愛不釋手,一連通讀了三遍仍意猶未盡,隨後主席更是將該文分發給中央各直屬部委領導人閱讀,並要求他們撰寫讀後感。另外一邊,戚本禹爲了進一步討好毛主席,又連夜撰寫了一篇有關李秀成的續文,再度犀利的批評了這位清末政治家。續文發表的第二天,毛主席便給戚本禹寫了一封表揚信,誇贊他文筆老成的同時,也鼓勵他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1964年,戚本禹被調到中宣部工作,自此成爲康生的“得力助手”,1966年動蕩爆發後,毛主席又欽點戚本禹出任中央秘書處主任,兼任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他由此一躍成爲中央高幹,手中掌握著常人無法想象的巨大權勢。但戚本禹並不滿足,他還想在仕途上更進一步,于是便開始借著“鬧革命”的由頭四處興風作浪,陷害了包括了彭老總、少奇同志、鄧公在內的一衆老同志,犯下了難以饒恕的錯誤。

時間來到1968年,戚本禹此時已經徹底癫狂,他變得目無法紀、貪婪無常,爲了實現目的不擇手段,如同一具只知道追逐名利的行屍走肉,毫無氣節和底線可言。毛主席因此開始厭惡、疏遠他,並多次對他提出批評。當年1月下旬,中央政治局下發了一則通告,將戚本禹定義爲“反革命分子”,他隨即遭到革職關押,在秦城監獄度過了十四年幽閉歲月。

1983年,戚本禹被提起公訴,北京市中院在經過商討和辯論之後,認定他犯有四項重罪,且造成了極爲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判處他十八年有期徒刑。1986年,戚本禹刑滿釋放,重獲自由,晚年他定居上海,一直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閑暇時他會讀一讀書、寫一寫散文,聊以自娛自樂,新世紀初,他曾向黨中央申請回北京居住,結果卻遭到駁斥,2016年,他因爲心髒病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

0 阅读: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