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東線第一帆和江陰渡江第一船,記錄渡江過程中的出發和到達

愛寫遊記的江南小哥哥 2024-03-11 23:22:23

寫在前面的話

在灰蒙蒙的天氣裏,來到長江之濱的江陰。渡江戰役的東線,從靖江出發,在江陰靠岸。前面帖子裏介紹的靖江東線第一帆,裏面也提到過這位船工英雄的事迹。其實,長江兩岸的史料是站在不同的視角來描述,靖江的東線第一帆是出發地,江陰的渡江第一船是靠岸地點,最終的內容是殊途同歸的。包括張家港的雙山島戰役,是渡江戰役中不同的目的地,發生的故事都是可歌可泣的。

1.在不同的高速路線切換

天公不作美,還是在一個陰天出發。江南的小橋流水,很難展現出揮斥方遒的的那種磅礴大氣。就連持續灰蒙蒙的天氣,也在悄無聲息地影響著你的情緒,變得越來越多愁善感。各地的基礎建設越來越好,很多國道、省道甚至縣道、郊區道路,都達到高等級快速路的設施標准。

經過天池山服務區的時候,略微下了點小雨。在江南這個主打園林和水鄉特色的旅遊城市裏,附近的天池山是處于城市邊緣的景區,主要是平原裏的山丘,有山有水適合戶外遠足,在大家印象裏的存在感並不強。

剛通過收費站,進入的第一個選擇題來自于這裏的匝道上。路線上的指示牌特地標注了飛機的圖案,朝左朝右都可以去往周邊不同的機場,每每看到總覺得讓姑蘇的梅友機場情何以堪。繞城高速作爲省級高速,包含了好幾段運營路線,將很多旅遊景區比如光福、太湖、同裏、甪直、周莊、穹窿山等都串聯在一起。

與G2、G42滬甯上的車水馬龍、時常擁堵緩行相比,在繞城高速上的車流量壓力要小得多,基本上都能夠按最高限速行駛。每次從主線到了彙接點東橋樞紐,就早早切換路線。以前的繞城高速限速100km/h,讓人覺得略有遺憾,前一段時間放開限速至120km/h,和主線高速保持一致,加上過路費相差無幾。路況空而且限速一樣,極高的性價比也就凸顯出來。

走上了主線高速,馬上就能感覺到擁擠的壓力。即將進入無錫轄區,與繞城高速雙向6車道不同的是,滬甯線上都是雙向8車道,但依舊是車滿爲患。尤其是無錫區域,在絕對裏程不長的一段距離內,有多條分支路線的彙合點,造成了車流量的大幅增加。加上這段路程的馬路兩側還開設了梅村服務區,無疑讓本就舉步維艱的路況,更加雪上加霜。平日裏就是這樣,一到節假日,更是慘不忍睹。

看看路牌,名列淡水湖排行前三的太湖,就在附近。深入了解一下太湖水域的管轄情況,也很有趣。太湖沿岸的城市蘇州、無錫、常州和湖州,瓜分了太湖水域的管轄權。得名就源于太湖的湖州,分到的管轄區域屈指可數;無錫也分得了不多的管轄區域,被份額也少的常州橫空伸出的管轄區域隔斷,從中一分爲二。從形狀上看,有人文雅地形容常州的這一塊水域,彎彎的像是象鼻子;也有人粗暴戲谑地稱這一塊區域形狀,完全就是伸出來的一腳。其實想想,腳也不都是貶義詞,類似于蘇州陽澄湖邊的美人腿,這個稱謂不也很唯美嗎?

蘇州獨占太湖水域面積的70%,絕對數值是一枝獨秀。不過,因爲離城區有不少距離,如果不是住在沿湖的東山、西山、風景區、光福,專門前往的目的性也很明確,基本上就是吃船菜,遊覽景區,以及每年一度的看梅花、采摘白玉枇杷、楊梅、橘子、碧螺春茶葉等等,耦合度並不高。每次聽到響起無錫市歌“太湖美”時,總覺得他們才是太湖的老大。從這裏轉到錫澄高速,原本由東往西的方向,至此變成朝北前行。雙向8車道的路面,也縮減成了6車道。可以看到對向的車輛已經擁堵了,這也是此路段司空見慣的常態。

到了江陰北出口,這裏也是離江陰大橋南側最近的收費站,和即將要去的目的地一樣,都在長江邊上。

沿著城區道路前行,江陰在經濟百強縣排行榜上,相當長的時期與昆山難分伯仲,都是實力很強的超級選手。前面的斜拉索橋梁是城市內部的橋梁,再遠一些的圓形穹頂狀建築,就是江陰體育場館了。離這裏不遠的江陰-靖江長江隧道,預計今年也會完工,也許會給長江兩岸的交通帶來些許改觀。

2.室外展覽渡江第一船

到達了景區附近,這裏設置了多個無人值守的停車場。不過在進進出出的銜接上,還是會常常出現啼笑皆非的局面,究其原因,應該是智慧道閘的實時數據刷新不及時引起的。一個蘿蔔一個坑,出口已經出去了好幾輛車,有了空位;入口處卻沒有聯動,還是提示車位已滿,造成排隊擁堵。

停下車沿著綠道走,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建議可以繼續往裏開,離景區近一點。因爲從最前面的停車場走進來,要差不多10多分鍾,而且景區附近的停車資源比較充裕,整體狀況並不緊張。綠道的示意圖上,除了標注了林間小道的路線,其余突出保留了洗手間、餐飲店、公共自行車、停車場、休息區這些便民設施,挺人性化的。

到達了山前路的標牌,這裏是個三岔路口,不同的方向對應著不同的景區目的地的路線。繼續朝西去往鵝鼻嘴公園,轉彎朝北的話去往江陰軍事文化博物館。

岔口旁的綠地上,靜靜地擺放著一艘木船。船身黝黑,從成色看像是複制品。旁邊還豎有一面帆,上面寫著渡江第一船。毫無疑問,在渡江戰役中,正是依靠一艘艘這樣的小船,逐步把大部隊送到了江南,完成了既定任務。

因爲渡江戰役戰線很長,所以在不同地域的戰鬥中,評選出了好幾艘渡江第一船。來自繁昌的黃梢船,最後被國家博物館收藏;來自南京的蒸汽小火輪京電號,原本是電力公司運煤船,在戰役的後半程還運送過高級首長等重要人物,如今被評爲一級文物,陳列在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廣場中央。

渡江船工當天曾經往返運送過六次,作爲渡江船工小組的隊長,密集的炮火沒有嚇退他英勇參戰的決心。在第一次出發時,當時他的全家包括夫人、子女都在船上,和衆多戰士們一起,冒著槍林彈雨到達了彼岸,拖家帶口把身家性命都捆綁在一起,稱得上榮辱與共。

前面的帖子正好講述過靖江東線第一帆,裏面也提到過這位船工英雄的事迹。其實,長江兩岸的史料記載是站在不同的視角來描述,靖江的東線第一帆是出發地,江陰的渡江第一船是靠岸地點,最終的內容是殊途同歸的。包括張家港的雙山島戰役,是渡江戰役中不同的目的地,發生的故事都是可歌可泣的。

整個船身都是木制,漆面有些斑駁,船頭擺放著一個大鐵錨,艙邊有一副木槳,在船的中部有一頂船篷。這樣一艘船,承載著五十多人和裝備,顯得有些擁擠,船身重了行進也會緩慢。但大家硬是憑著平時訓練的技能,憑著勇往直前的信念,渡過了長江。曾經的他們,就是這樣改寫了曆史,創造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0 阅读:21

愛寫遊記的江南小哥哥

簡介:自由行,始終在路上。一邊行,一邊記錄生活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