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圓之夜,7首有關嫦娥古詩詞,祝願天上人間,人月兩團圓

荔枝姑娘詩詞賦 2024-03-10 22:43:05

小時候,兩個神話傳說讓我心生向往,一是牛郎織女,二是嫦娥與後羿。

在中秋月圓之夜,我遙望著天上的嫦娥、凝視著人間團圓的親人。

在這個悲歡離合的輪回裏,我感慨萬千。

中秋月圓之夜,天地間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詩意,廣寒宮中的佳人,她是那清冷的月華,缥缈在夜空中,如風輕輕吹過耳畔,如夢初醒,讓人陶醉、令人纏綿。

2023年中秋節,7首關于嫦娥的詩詞,祝願天上人間,人月兩團圓。

月宮清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

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明·邊貢《嫦娥》

邊貢用“秋夜長”描繪出嫦娥在廣寒宮中孤獨、寂寞的生活。接著,他通過“月影搖”和“輕煙浮”等詞語,形象地描繪出嫦娥在冷清的月宮中,只有月光和煙霧相伴的情景。同時,邊貢還借嫦娥的形象,表達了對美麗卻孤獨的女性的同情。

邊貢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間人,他從小就有進取之志,但仕途並不通達。因此,在他的詩歌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對人生和社會的感慨。這首《嫦娥》詩,就是他在仕途不順的情況下創作的。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商隱《嫦娥》

李商隱以“嫦娥應悔偷靈藥”的想象,賦予了嫦娥深深的孤獨與無奈。他描繪了嫦娥獨自在月宮中,無伴無侶的淒涼情景,這種情景下,嫦娥的內心無疑是寂寞和後悔的。李商隱通過這種想象,引發了讀者對女子孤獨生活的深切同情。

李商隱的這首《嫦娥》詩,很可能是代困守宮觀的女冠抒寫淒清寂寞之情。在唐代,由于宮廷鬥爭的激烈,許多女子被困宮中,過著孤獨淒涼的生活。或者是自喻自己的懷才不遇,卷入牛李黨爭中,受人排斥,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阙,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甯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複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

——唐·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李白首先舉杯向月,向月發問,表達了他對月亮的向往和敬仰之情。他對月亮的描述非常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月亮的美麗和神秘感。接著,他通過回憶與賈淳的交往,表達了對友人的感激之情。他贊美了賈淳的才華和品質,表達了對友人深情厚誼的感激之情。最後,他再次舉杯向月,表達了他對月亮的無限敬仰之情。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三載(744)供奉翰林的後期,賜金還山的前夕。全詩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意境撲朔迷離,表現出作者李白對月光、友情的向往和珍惜。

借問嫦娥,當初誰種婆娑樹。

空中呈露。

不墜凡花數。

卻愛芗林,便似蟾宮住。

清如許。

醉看歌舞。

同在高寒處。

——宋·楊無咎《點绛唇·借問嫦娥》

在詩中,楊無咎遙望明月,思緒萬千,借問嫦娥,抒發著內心的惆怅和思考。感歎著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無情。

他想到了嫦娥,獨自在月宮中,守著無盡的寂寞和孤獨。這種孤獨和寂寞,讓楊無咎感到心情複雜而又感慨萬千。他希望自己也能像嫦娥一樣,飛上九天,去尋找那份清淨和超脫。

通過這首詩,楊無咎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無常和歲月無情的思考,以及對于超脫和自由的向往。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伫立。

——唐·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以淡然的筆調描繪了月夜的甯靜與安詳,以及自己在這樣的環境下內心的感受。他感受到月亮的孤獨與寂寥,同時也在月亮中找到了安慰與寄托。這種情感交織在詩中,展現出一種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藝術美感。

此外,詩中也透露出一些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憂郁,以及對于故鄉和親人的思念。這種思鄉的情感在詩中得到了很好的表達,也讓人們更深刻地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柔軟和善良。

閑階剩馥晚偷拈,錯認仙人绛雪甜。

欲笑床空翻入戶,似憐愁坐故窺簾。

摧殘眉黛芳姿減,迢遞關山別恨添。

借問嫦娥月中桂,可曾凋謝灑寒蟾。

——明·鄧雲霄《落花詩》

《落花詩》是一首唯美動人、富有內涵的詩,它通過對落花的描繪和贊美,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思考。這首詩以其優美的語言和深刻的寓意成爲了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佳作。

明朝末年,當時政治腐敗、社會動蕩不安,鄧雲霄雖然出生于官宦之家,但並不得志。在這種情況下,他通過《落花詩》等作品表達了自己對生命的感慨和對自然的熱愛。這種對自然與生命的關注不僅反映了鄧雲霄對生活的理解,也體現了他內心的孤獨和感傷。

試將杯酒問嫦娥,月殿迢迢路幾何。

玉斧修時誰斡運,金蟆食後孰揩磨。

明皇秋夜遊來否,太白當年捉得麽。

我欲乘風攀桂子,霓裳肯爲舞婆娑。

——明·夏原吉《問嫦娥》

這首詩主要表達了作者對嫦娥的思念與挂念,同時也流露出對生活的感慨與思考。

夏原吉是明朝的一位官員,其出生于江南,自幼聰慧好學。在明宣宗時期,他以才幹出衆得到皇帝的賞識,後因政治改革失敗被貶職爲民。在此期間,他創作了許多優美的詩歌作品,其中《問嫦娥》是其中之一。在這首詩中,他通過嫦娥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和對美好的追求。同時,也寄托了他對未來的希望和對人生的關注。

中秋節,團圓的時節,勾起思鄉的愁緒,也讓我們停下腳步回味過去。

對于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此刻大概是心中充滿惆怅的時刻。

但願我們心系故土,深情難忘,共享這同一輪明月。

想象嫦娥,她或許也在羨慕我們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