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國時期,胡人政權除搶掠外也收取賦稅和屯田

史海撷英 2024-06-28 17:59:30

傳統意義上的胡人大多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遷移,沒有固定的城池,比如匈奴、鮮卑。漢人當然是農耕民族,一直以種地爲生。

永嘉之亂後,漢趙滅亡西晉,劉淵、劉聰在中原地區建立了第一個胡人政權,漢趙的統治階層是匈奴人。漢趙之後,後趙崛起,石勒繼而統治中原,後趙的統治階層是羯族人。漢人冉闵滅亡了後趙,建立了冉魏,僅2年時間,就被鮮卑人慕容皝建立的前燕政權滅亡。此後,前秦滅亡前燕,又滅亡了漢人建立的前涼政權、鮮卑人建立的代國以及氐族人建立的仇池國,苻堅統一了整個北方,而前秦統治階層是氐族人。

淝水之戰後,前秦被東晉擊敗,北方統一的局面再次分裂,鮮卑人慕容垂反叛前秦,建立後燕政權,羌族人姚苌同樣反叛前秦,建立西秦政權。直到鮮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權統一整個北方,五胡十六國才宣告結束,曆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胡人在中原建立了這麽多政權,他們又不擅長種地,在戰爭頻繁的年代,胡人政權如何獲取給養?

收取賦稅

自從劉淵建立了漢趙政權,在其統治區就開始實行胡漢分治政策。所謂的胡漢分治,就是把胡人和漢人分開管理,胡人用胡人制度來管理,設置大單于來管理胡人,漢人用漢人的制度來管理,設置皇帝來管理。

晉室南渡後,留在中原及北方的漢人仍然有很多,胡人的人口數量是不及漢人的,在胡人政權中,一般是胡人負責打仗,漢人負責種地,但這不是絕對的,有些胡人也會種地,漢人同樣會打仗。

無論是前趙還是後趙,都有關于胡人政權收取賦稅的記載,如“複百姓租賦之半。”尤其是後趙,石虎曾收取賦稅百萬斛。“季龍以租入殷廣,轉輸勞煩,令中倉歲入百萬斛,余皆儲之水次。”

石勒在平定幽州與冀州後,開始查閱核對人口與戶數,規定每戶的賦稅是絹二匹,糧食二斛。“勒以幽冀漸平,始下州郡閱實人戶,戶赀二匹,租二斛。”

十六國時期是個亂世,戰爭不斷,絕大多數農民無法種地,並産生了數量衆多的流民,這些失去土地的流民,也被胡人政權組織起來種地,由政權提供農具和耕地,産生的收入由農民與政權共分。

慕容皝是前燕開國君主,他是鮮卑人,他的政權提供耕牛和田地給貧農耕種,所得收入,由國家得到八成,農民只能得到二成:“以牧牛給貧家,田于苑中,公收其八,二分入私。有牛而無地者,亦田苑中, 公收其七,三分入私。”可見十六國時期各胡人政權對于百姓的剝削有多麽嚴重。

記室參軍封裕勸谏慕容皝說賦稅太重了,最終慕容皝把賦稅減少了一點,改爲:如果由國家提供耕牛與田地,國家得六成,農民得四成,如果農民自己有牛,用國家的地來耕種,則國家與農民五五分成,各得一半。

這個收稅方式與魏晉時期相同,不過對于百姓來說,還是非常重的負擔。

即使如此,由于十六國時期的戰亂,再加上天災人禍,百姓很難交得起賦稅,而胡人政權多用暴力催收。後趙君主石虎准備攻打東晉時的臨時性征賦,百姓根本湊不起,“制:征士五人車一乘,牛二頭,米各十五斛,絹十匹,調不辦者以斬論。將以圖江表。于是百姓窮窘,鬻子以充軍制,猶不能赴,自經于道路死者相望,而求發無已。”

收取義租

西晉滅亡後,衣冠南渡,仍然有過半漢人留在中原及北方。爲了自保,大量的漢人依附于豪強,並且修建塢堡壁壘以圖自保,這些建塢堡壁壘遍布中原及北方,大多位于胡人政權統治區內。

塢堡壁壘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和莊園經濟,還隱匿了大量的人口,他們閑時種地,戰時打仗,結壘自保,在戰亂年代,能夠抵抗外敵的入侵以自保,至少比無依無靠的普通農民要強多了。

塢堡壁壘才不管統治當時的政權是誰,不管是胡人還是漢人,或者政權換來換去,他們唯一的目標就是活下去,誰統治當地,他們就投靠誰。

塢堡壁壘也不是堅固不可攻破的,有些塢堡壁壘會主動投降胡人政權,有些會被胡人政權攻破而被迫投降,胡人政權會向塢堡壁壘收取義租,以容許塢堡壁壘相對獨立的地位。石勒命令手下部將攻打冀州,郡縣及壁壘很多都投降了,“勒從之,分命諸將攻冀州,郡縣壁壘多降,運其谷以輸襄國。”“關中堡壁三千余所,推平遠將軍馮翊、趙敖爲統主,相率結盟,遣兵糧助堅。”

一個壁壘少則數百人,多則上千人,三千余所壁壘,少說也有30余萬人,有這麽多人的支持,對于胡人政權來說,是非常強大的支持。苻堅是氐人,也是前秦皇帝,後來前秦統一了整個北方,也離不開這些壁壘的支持。

後燕政權也是如此,這是鮮卑人慕容垂在淝水之戰前秦崩潰後建立的政權。慕容垂的侄子慕容溫“于是撫舊招新,勸課農桑,民歸附者相繼,郡縣壁壘爭送軍糧,倉庫充溢。”

胡人政權在征服塢堡壁壘,也會任命自己的親信官員充當壘主,以便管理塢堡壁壘,同時會征收糧食、物資,也就是義租。“元海命勒與劉零、閻罴等七將率衆三萬寇魏郡、頓丘諸壘壁,多陷之,假壘主將軍、都尉,簡強壯五萬爲軍士,老弱安堵如故, 軍無私掠,百姓懷之。”“勒退屯黎陽,分命諸將攻諸未下及叛者,降三十余壁,置守宰以撫之。”

其實胡人政權與塢堡壁壘之間一種相互利用的關系,塢堡壁壘臣服于胡人政權,以換取胡人政權的庇護,而塢堡壁壘要爲胡人政權提供糧食及物資,這是一種交換。

四處搶掠

石勒的謀士張賓曾建議石勒搶掠廣平諸縣的莊稼:“聞廣平諸縣秋稼大成,可分遣諸將收掠野谷。”張賓稱其爲野谷,這可能是野谷嗎?當然不是,肯定是農民種的,但是胡人政權沒糧食時,就直接搶了。

石勒‍

建興五年(317年)“秋七月,大暑,司、冀、青、雍等四州螽蝗。石勒亦競取百姓禾,時人謂之‘胡蝗’。”

胡人政權不僅搶漢人百姓的糧食和物資,還搶其他胡人的。“戊寅,燕主儁遣撫軍將軍垂、中軍將軍虔、護軍將軍平熙帥步騎八萬攻敕勒于塞北,大破之,俘斬十余萬,獲馬十三萬匹,牛羊億萬頭。”億萬頭應該是不可能的,這應該是估計的數字,形容多的意思,這是戰爭中的戰利品,是另一種形式的搶掠。

胡人政權搶掠物資和糧食,不是他們獲取補給的主要方式,只是一種臨時性的補充方式,十六國時期,也沒見哪個胡人政權光靠搶掠能夠活下來的,否則存在的國祚一定會非常短。

屯田

屯田始于西漢漢文帝時期,大規模應用于漢武帝時期,漢武帝曾在西域屯田。東漢末年,由于戰亂,糧食收入大減,曹操采納棗祗、韓浩的建議開始屯田。

屯田分爲軍屯和民屯,顧名思義,軍屯就是軍隊來屯田,民屯就是流民來屯田,屯田能讓國家獲取大量糧食。

十六國時期,胡人政權也采取了屯田的方式。後趙時期,從幽州往東到白狼,開始大量屯田。“以石韬爲太尉,與太子宣叠日省可尚書奏事。自幽州東至白狼,大興屯田。”“趙王虎遣渡遼將軍曹伏將青州之衆戍海島,運谷三百萬斛以給之;又以船三百艘運谷三十萬斛詣高句麗,使典農中郎將王典帥衆萬馀屯田海濱。”典農中郎將是專門負責屯田、掌管農業生産、民政和田租的武官,王典很明顯是軍屯。十六國時期羌族首領“姚襄屯曆陽,以燕、秦方強,未有北伐之志,乃夾淮廣興屯田,訓厲將士。”姚襄是羌人,他的屯田應該也是軍屯。

慕容霸

除此之外,胡人政權獲取給養的方式還有吃桑葚和吃人肉。“燕之軍士多餓死,燕王垂禁民養蠶,以桑椹爲軍糧。”吃桑葚能吃飽肚子嗎?顯然不能,只是應急一下,如果軍隊只能靠吃桑葚,根本打不了仗的。

在十六國的戰亂年代,再加上自然災害,沒東西吃的時候,吃人肉也是經常發生的。苻登是苻堅的族孫,前秦政權第五位皇帝,當時天下大旱,百姓饑餓,“是時歲旱衆饑,道殣相望,登每戰殺賊,名爲‘熟食’, 謂軍人曰:‘汝等朝戰,幕便飽肉,何憂于饑!’士衆從之,啖死人肉,辄飽健能鬥。”

1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