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艦沉沒數十年後,鄂粵蘇三省申請打撈,爲何湖北能夠最後勝出

讀萬卷書破萬裏浪 2024-03-22 14:16:30

孫中山曾在該艦上與叛軍周旋50余日

孫中山先生逝世後1個月,廣州國民政府下令“永豐”號炮艦改名爲“中山”艦。這艘以孫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名艦,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有著特殊的曆史地位,曾先後經曆了“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孫中山先生廣州蒙難”、“中山艦事件”和“武漢保衛戰”多個曆史事件。可惜,這條曆盡滄桑的名艦,最後卻于1938年武漢保衛戰中不幸被日機炸沉,從此在長江中沉睡了近60年。

中山艦遭到日軍飛機狂轟濫炸

武漢會戰中,中山艦被日軍飛機盯上

1937年12月13日,國民政府首都南京被日軍占領,大批軍政要員和社會各界名流只好溯江而上,在長江中遊重鎮武漢彙聚一堂,並很快將這裏作爲抗戰的臨時首都。1938年6月,日寇調集14個師團計50余萬兵力,在300多架飛機、120艘艦艇配合下,向武漢進攻。此時,中山艦正在艦長薩師俊指揮下,遊弋在武漢金口鎮一帶的江面上待命。

10月24日上午9時許,一架日軍偵察機突然飛臨中山艦上空,遭到艦上防空火力的猛烈還擊後,沖入雲層上方,溜之大吉。經驗豐富的薩師俊望著倉皇逃離的日軍飛機,意識到一場惡戰就要來臨,立即命令軍艦放慢速度,全體官兵也開始了緊張但有條不紊的戰前布置。果不出薩師俊所料,很快就連續有兩批共15架飛機飛臨軍艦上空,輪番投彈,在寬闊的長江江面上炸出一道道高高的水柱。

薩師俊等人抗擊日寇

中山艦沉沒在長江的滾滾波濤中

中山艦在水柱之間蜿蜓穿行,從容不迫。艦上的百余官兵也毫不示弱,迅速奔赴戰鬥崗位,大炮、機關炮和機槍一齊怒吼,逼迫敵機升高,始終不敢降低高度,只在半空中盲目擲彈。但很快,艦上的艦首主炮因發射太久而卡殼鼓掌,原本十分密集的火力網立刻出現一大片空當。敵機趁虛而入,將炸彈般的雨點投向艦首周圍,正在瞭望塔指揮的薩師俊被炸斷左腿,血流如注。

爲了穩定軍心,薩師俊強忍劇痛,堅持靠在欄杆上繼續指揮,但很快就因爲流血過多而昏厥過去。此時的中山艦,左舷已傾斜45度以上,江水順著甲板不斷地從艦尾湧向艦首,眼看就要沉沒。副艦長呂叔奮毫不猶豫地下達了撤退命令。但日軍飛機卻向撤退的救生艇投彈掃射,薩師俊艦長等25人犧牲。不久,中山艦也隨之沉沒在長江的滾滾波濤中。

孫中山曾在南京、廣州長期開展革命活動

江蘇廣東兩省也要求打撈中山艦

中山艦雖然沉沒多年,但其代表的衆多曆史故事和抗戰中可歌可泣的戰鬥曆程並未被國人遺忘。1987年,湖北省政府向國家文物局遞交報告,要求打撈沉沒在武昌金口鎮江面的中山艦,以紀念辛亥革命。消息一出,立即引來了競爭者,首先是江蘇省,其宣稱孫中山是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中山艦如在中山陵陳列,意義重大。

其次,廣東方面也響起了“讓中山艦回娘家”的呼聲,理由說來也充分:中山艦25年的航程,有相當長時間是在廣東活動;中山艦參與的許多曆史活動,如陳炯明叛變事件等都發生在廣東;中山艦命名也在廣東。如果將中山艦打撈回廣東,將與大元帥府、大總統府、黃埔軍校等構成一幅完整的廣東國民革命的曆史畫卷。

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

湖北省在各省競爭中獲勝

不過,經過再三權衡後,還是湖北的報告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認可。因爲:第一、武漢是辛亥首義之區,金口系武漢郊區;二、大革命後期國民政府曾設在武漢;三、“中山艦事件”中的海軍局局長李之龍是湖北人;四、中山艦是在武漢保衛戰中遇難的;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湖北省有責任“保護本行政區的文物”。

1996年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130周年紀念日,中山艦正式打撈開始。

被打撈出水的中山艦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