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天台改造:于繁華的都市尋古探幽,坐觀星辰

大正幼兒園設計 2023-09-11 14:26:02

近些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劉悅笛發起了“生活美學”運動。他認爲:中國人的美學,沉浸在生活裏。

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一箪食一瓢飲……都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彰顯著中華民族的審美氣韻。因此在有機會爲平湖街道中心幼兒園添磚加瓦時,我們思索最多的就是,如何用生活的語言爲孩子們展現中國化審美?

一、複古與革新:用勞動教育傳遞古人智慧

古語有雲:“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式美學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對稱美,大到建築布局,小到品服紋樣,處處都有對稱的影子。在天台的布局上我們同樣遵循了這種秩序。

以中部天井爲對稱軸,左側我們設計爲戶外觀影區,右側則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紮染坊。紮染,是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其特點是把織物部分結紮起來再進行染色。成品暈色豐富、千變萬化,趣味無窮,有一種現代機械印染無法企及的自然美感。

我們設立紮染坊,就是鼓勵孩子們參與勞動,通過“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方式,調動他們了解中華文化的積極性,增強其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

此外,紮染有其獨特性,哪怕使用同一結紮方式,也無法得到完全相同的花紋。這種趣味現象有助于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吸引他們不斷探索新的紮染方法。

二、科技與傳承:于綠蔭中聆聽時代的號角

科技是阿基米德撬動地球的杠杆,也是女娲補天的五彩靈石。我們每一個人都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感受著科技的神奇。

因此天井另一側的觀影區,在我們的設想中就不僅僅是休息區,也是向孩子們科普現代人類智慧的一個教育園地。

這是一個半開放的空間,天氣晴好時孩子們可以三三兩兩聚作一堆,進行豐富、趣味的遊戲。如果陽光過于熾熱,也可以來到屋檐下就坐,通過大屏幕靜靜欣賞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

興趣愛好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寬度,從小培養孩子們對科技的興趣,可以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探索欲望,鼓勵他們執筆未來,描繪出自己的色彩。

三、抗爭與和諧:于時代變遷中探秘人與自然的關系

從古至今,變化的不僅有人們的生活方式,還有人與自然的關系。農業文明時代,我國已初步萌發“人定勝天”的觀念,表現出與自然抗爭的意識。

譬如,中草藥的利用就是人類初步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證據。自人類誕生以來,疾病、意外就隨之而來。中國古代既是一部血淚史,也是一部對疾病的抗爭史。而中醫在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時至今日,中醫仍舊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甚至逐步走上了世界舞台。我們專門劃出一個區域來種植中草藥,就是爲了讓孩子們感受到中華醫學的博大精深,同時體會到古代杏林聖手們求真務實、頑強抗爭的精神。

毫無疑問,這片區域彰顯的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偉大力量。

但人與自然的關系並非一成不變,爲此我們設置了熱帶植物區來诠釋這種不同。

深圳地處南部沿海,氣候濕熱,因此我們秉持因地制宜原則,選用的多爲適合當地氣候的本土物種。既保證了天台始終郁郁蔥郁,同時減少天台植物的維護成本。這正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

事實上隨著對自然規律的深入研究,人類早已深刻認識到人與自然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保護自然同時也是在維護人類自身的存在和長久發展。從刀耕火種、漁獵山林到機械化作業、封山育林,我們正一步步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而“生態之城”深圳就是先行者,在這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賬本”上深圳的GEP高達1300億以上。位于這裏的平湖街道中心幼兒園用綠色裝點天台空間的行爲,就順應了大勢。

四、在生態之城打造宜居之園

天台空間就像一本打開的書,從中你能看到這個幼兒園的抱負。

人文層面上,孩子們可以尋古訪幽,體會古人的生産生活方式;亦可坐觀星辰,驚歎現代社會的千姿百態;自然層面上,孩子們可以閑庭信步,感受翠竹的氣節、爬藤的柔婉變通、草藥的無窮妙用。整個天台空間不僅做到了處處綠意,還做到了移步換景,變化多端,擁有無窮趣味。

自然和科技,現代和古代,不同的景觀在這一方小小的天台空間融爲一體。

可以說,平湖街道中心幼兒園既爲幼兒的成長提供了優良的生態環境,也潛移默化地培養了他們對社會、自然的正確認識。而這種舉措也與深圳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