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後代有哪些名人?曆經千年,第29代孫成世界船王

讀書悟道君 2024-05-24 10:33:37

包拯,黑臉月牙,鐵面無私,能在陽間主持主義,也能替鬼魂在陰間討回公道,像“狸貓換太子”、“鍘美案”、“血手印”等驚世大案都出自他手。

在他的身邊還有一群死黨:如劍俠展昭、書生公孫策,四大護衛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就是千年以來民間對包拯包青天的經典形象。

但在現實曆史中,包拯與民間形象還是有差距的,他沒有當過開封府尹,身邊也沒有展昭,更斷不了陰間大案。

民間關于包拯的事迹,大多出自演義,那麽真實的包拯是什麽樣的呢?有人說,他的後代成了船王,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先從還原一個真實包拯說起。

曆史中的包青天

辦案高明

既然包拯被稱爲斷案高手,那我們就先看他斷案的高明之處。包拯29歲考中進士,被授爲大理評事,實職是建昌知縣。

一天,一位農民的耕牛被人割了舌頭,然後就去衙門告狀,請包大人找出割舌凶手。

包拯叫他回去把牛宰了,老農不解,宋朝嚴禁私自殺牛,大人卻讓他殺牛,這不是叫他往火坑裏跳嗎?

再三詢問後,包拯還是叫他只管回去殺牛就好。于是,老農回家後把牛真的殺了。不久後,就有人向包拯控告,說有人私自殺耕牛。

結果包拯卻質問來人,說你爲何割人家牛舌?還反來狀告人家?包公由此抓住了盜賊。

可見,包拯辦案重在推理,所以他不需要證據,也能抓得凶手。

不畏權勢

再者,我們也知道他做事不畏權勢,此事也是真。比如張堯佐是宋仁宗後妃的伯父,憑著這層關系接近仁宗,極盡討好,其目的就是爲了弄得官中要職。

宋仁宗也很吃這一套,一高興就要封他爲宣徽南院使、淮康軍節度使等職。聖旨一出,滿朝震驚,此人毫無真才實學,怎可擔以如此重任。

包拯聯合一些正直的群臣極力進谏,懇請皇帝收回臣命,仁宗不肯,他就接二連三地彈劾此事。

最終在包拯的力谏下,仁宗還是免去了張堯佐的官職。

再如,還有著名的“七彈王逵”一案。王逵也是仁宗跟前的大紅人,曾任湖南、江西、湖北等地轉運使。他每到一地就極盡搜刮民財,百姓對他恨之入骨。

盡管如此,王逵卻能穩坐泰山,因爲他經常把一部分搜刮來的錢財進奉給朝廷要員,因此而更加官運亨通。

當然也有人告發他,但王逵也不好惹,常常讓告發者吃不了兜著走,洪州知府曾因告發王逵,被他捏造罪名投下大獄,甚至還株連了五六百人。

此人作惡多端,爲鏟除這個禍國殃民的害貪官,包拯屢次上書彈劾他,但每次仁宗對他總是先貶後啓用。

但包拯並不放棄,他一連上書七次,連續痛斥王逵作惡多端,決不可縱容,更不可複任原職。

就這樣,在包拯的據理抗爭下,仁宗無奈,只好罷免了王逵,將其趕出朝廷,永不錄用。

這段故事後爲被編成評書和戲劇,在民間也是廣爲流傳。

鐵面無私

影視劇中包拯的臉色偏黑,但據《宋史》記載包拯“面目清秀,白臉長須”,既然如此,爲什麽在戲曲中通常要把包拯刻畫成黑臉呢?

在戲曲當中,遵循的是臉譜原則,如紅臉關公,代表的是忠義之士;黑臉代表角色性格剛正不阿、正直忠心;而白臉則多爲反派角色,如奸猾的曹操這樣的人物。

戲曲由于面對普羅大衆,以顔色區分人物性格最鮮明,老百姓也很容易判斷。這樣依據臉譜原則,包拯的臉色就接近于黑臉了。

不過曆史中的包拯確實也是鐵面無私,六親不認的。他一生出任過許多地方官,其中就包括他的家鄉廬州。

他的堂舅曾仗著他的名義爲非作歹,被人告到包拯面前,爲遏制族人的放肆行徑,維護公平正義,他在大堂上杖打自己的堂舅70大板,消息傳開,百姓稱快,對他佩服至極。

從上述中,不難看出,包拯,不論在官場,還是民間,都有一定的影響力,他的正直無私、忠君愛國,也贏得了仁宗的厚愛。

在他死後,“京師吏民,莫不感傷;歎息之聲,聞于衢路。”,仁宗親自前往包府吊唁,並特賜谥號——“孝肅”,辍朝一日,以示哀榮。

仁宗還派人將其靈柩護送到合肥,安葬于合肥城東50裏大興集。

包拯一生的仕途是相對比較順利的,但他的個人生活就不那麽圓滿了。

包拯的後代都有誰?

包拯的子孫並不旺,在他晚年時,其子、孫接連早逝,家中香火都差點斷了。

包拯家中人丁稀少,包氏族譜曾顯示他有過兩個哥哥,但很小便去世了。他本人娶有兩位夫人張氏、董氏和一位小妾孫氏,但在他59歲之前都沒有一個子女。

張氏在過門後一年便去世,沒有留下子嗣。董氏則爲包拯生下一子兩女,其子娶名爲包繶,長大後娶了三朝宰相呂蒙正的外孫女崔氏,兩人育有一子,名叫包文輔。

但天有不測風雲,其子包繶在21歲時病逝,其孫也在5歲時意外夭折。晚年失子又失孫,這對包拯的打擊極大。

在他60歲壽辰上,自己正悶悶不樂,兒媳崔氏突然抱來一個男嬰,叫公爹給這孩子娶名,還說這是他的骨肉。

原來,這名男嬰是已離開他的小妾孫氏所生,二人一年前因性格不合,包拯將其送回了娘家,不料當時孫氏已懷有身孕,由于孫氏對包拯仍有芥蒂,于是並未將此事告知。

直到孩子出生後,兒媳崔氏才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後才有了將孩子抱回娶名的故事。

包拯爲兒子取名爲包綖(後改名爲包绶),但可惜的是,他僅陪伴了幼子四年便去世了。

在包拯去世後,包绶便由兒媳崔氏撫養長大。在戲曲中有提到,說包拯是由長嫂撫養長大,這是不符合曆史的,分明就是把包绶的故事嫁接到了包拯身上,由此演變出長嫂如母的故事情節。

如今在開封市和合肥市都建有包公祠,但包拯後人則分散在全國各地。他們仍舊秉持著包拯的爲人處事的作風,謹記51字家訓,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後世子孫仕官,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

亡殁之後,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仰工刊石,豎于堂屋東壁,以诏後世。”。

---包公家訓

比如最爲著名的包氏第29代孫,也是被譽爲世界船王的華人包玉剛。

他生于甯波一個商人家庭,從小就對與船有關的事情感興趣。37歲創立了環球航運有限公司,到他60歲時,他的船隊規模已超過了希臘船王,《財富》雜志將他評爲“新一代海上統治者”,由此成了“世界船王”。

1984年,在他參觀甯波天一閣博物館時,偶然間查閱了包氏家譜,發現上面有他們兄弟的名字,才知道他們是南宋末年從杭州遷到甯波的包氏後裔,對此包玉剛十分激動。

盡管他已是英國國籍,但作爲包氏後代,爲國效力義不容辭。甯波大學創立時,他捐助了2000萬美元;爲上海交通大學捐贈了1000萬美元,幫助修建了“包兆龍圖書館”;還捐助修建了合肥市第三人民醫院的住院樓,以及捐助1000萬美元開辦了“兆龍飯店”來發展旅遊業,等等多項慈善事業。

更爲可貴的是,1981年,包玉剛與父親包兆龍一起接見了鄧小平,並向他講述了自己搞航運的經曆,鄧老提出希望他們能幫助發展中國的造船業。

此後,包玉剛利用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幫助中國船舶公司打入了國際市場。

像包玉剛這樣爲國效力的包氏子孫,還有第34代孫包遵亮、第35代孫守護祠堂的包先良等人。

作爲包公的後代,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爲國爲民效力,從沒忘記自己是包拯的後代,更沒有辱沒先祖的名聲。

小結:

對于我們當下人來說,包拯更是一杆道德標尺,一種正義的象征,一份暖心的希望之光。

1 阅读: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