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觀甯夏:被罵慘的銀川中考語文文言文,和三關口長城的由來!

桂臨塞上聊曆史 2024-07-01 22:17:05

銀川今年中考語文文言文考的是《賀蘭山赤木隘口記略》?出題老師真是有水平,和甯夏強關聯,起到了一舉多得的作用。

剛才威記刷消息,看到有網友說今年的中考語文數學都難。語文是考綱裏的文言文一篇沒有,可謂“教的不考,考的不教”;而數學則是“會的不考,考的不會”。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更有網友說,考完語文,感覺重點高中沒希望了,只能是普通高中,而等考完數學,則感覺普通高中沒有了,職業高中在招手。

其實這就有些悲觀了。

因爲既然試卷是這樣難,那麽別的考生也會是這樣的情況,所以,既然都答不出來,分數都會統一下降,最後還是要看分數高低的,怕啥?

還有,比如說語文的文言文,如果真的是考《賀蘭山赤木隘口記略》,那麽威記相信,無論是在校外培訓刷過多少題的考生,還是本來就不刷題的考生,知道這篇“記略”出處的考生不會有多少。這篇文言文完全就拼古文理解能力了。這對于有“減負”心理的家長來說,也就平衡了。

還有,如果文言文出的是這篇《賀蘭山赤木隘口記略》,那麽對考生來說,就記憶深刻了,而對于甯夏地方宣傳來說,意義就重大了。不但起到了傳播甯夏人文曆史的作用,更是讓甯夏文旅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

《賀蘭山赤木隘口記略》明·孟霦“賀蘭山回斜四百馀裏,岑岡嵂崒,爲鎮之壁。其蹊徑可馳入者五十馀處,而赤木口尤易入,歲久關敝,敵得輕進。”總督劉公天和著《安夏錄》二年,漸次修複,惟 “赤木口關不能固。蓋山勢至此散緩,溪口可容百馬,其南低峰仄徑,通敵人者不可勝塞,麓有古牆,可蹴而傾也。以其地多礫少泉,故難爲工。”劉公乃奏請發金四萬。己亥,巡撫楊公守禮至,則循麓抵口,令人遍剖諸崖谷,得壤土故處。“且山多團石,可作砌,省斧斲。又去口二十裏金塔墩,有四泉,作水車百輛運之,令都指揮呂仲良董其役,比他關爲最固。謀及百年,成于一旦,視修葺之慎,其無望于來者乎?”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賀蘭山赤木隘口記略》的出處的。

其實“赤木隘口”,就是俗稱的赤木口,現在稱“三關口”!位于賀蘭山中部,是銀川去左旗的必經之路!位于銀川市西郊西夏王陵西南,距銀川市約五十多公裏,是甯夏與內蒙古的交界處。東北距銀川約40公裏,銀川至巴彥浩特的公路正由三關口而過。

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時任甯夏巡撫都禦史楊守禮、總兵官任傑修築赤木隘口完成,率領甯夏鎮一衆官員前去參觀勞軍。文武官員于此吟詩唱和,隨行官員有個叫孟霦的給事中(職位),也因此寫下了這篇文言文。記載了三關隘口的修築緣由和艱辛,還有作用!

這個孟霦也是個有才華的山西人,時任甯夏都督,楊守禮的嘉靖版《甯夏新志》他占有相當大的編纂功勞,並且,他寫了很多有關甯夏風物的詩詞,讓人感受到了五百多年前甯夏的風景和境況!

而在這篇《賀蘭山赤木隘口記略》中出現的幾個人名,都是和甯夏明朝曆史強關聯的人物。比如說劉公天,呂仲良等,都是抗擊虜寇的名將;而楊守禮貢獻巨大,開創甯夏鎮(銀川)城一代文風,留下了“南塘詩話”和“西塔酒會”的佳話。

孟霦寫記略的時候,還寫了一首詩,讓人感受到了三關口的雄壯和險要,更體現了戍邊將士們的風采!

《赤木口勞軍贈傅遊戎》

明·孟霦

攜醪尋上將,駐馬對群峰。

虎帳依沙碛,龍泉挂古松。

獨營關塞險,應息戍樓烽。

勵爾平胡志,終其定遠封。

不管考生們恨不恨,罵不罵,三關口就在那裏!它曾經是甯夏抵禦虜寇的要地,更是鐵血大明的見證。不去看看?

這裏是銀川!發現銀川之美,感受銀川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翻起塵封的記憶,記錄銀川的人文曆史!謝謝閱讀關注!

2 阅读: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