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雨後,陳與義寫下一首詩,無一“喜”字,卻句句充滿喜悅之情

解憂詩詞 2022-07-11 19:20:14

夏天的雨總是來去匆匆,變化莫測,時而輕柔靈動;時而伴隨著驚雷,酣暢淋漓,如大弦嘈嘈的琵琶。

一場雨後,草木青新,遠山凝翠,綠水含煙,清風拂過,送來陣陣清涼。

想起南宋詩人陳與義的《雨晴》,“今宵絕勝無人共,臥看星河盡意明”,雨後天晴,碧天如洗,纖雲不動,微風陣陣,靜谧的夜裏,臥看星河,當真是惬意極了。

天缺西南江面清,纖雲不動小灘橫。

牆頭語鵲衣猶濕,樓外殘雷氣未平。

盡取微涼供穩睡,急搜奇句報新晴。

今宵絕勝無人共,臥看星河盡意明。

陳與義是兩宋之交的詩人。

後人常將他的作品分爲兩個階段,前期是北宋,後期是南宋。

前期的作品內容多描寫山水田園,生活情趣。

加上他又十分推崇蘇轼,而蘇轼我們也知道,出了名的豪放灑脫,所以這一時期的作品風格大多比較疏朗明快,清新俊逸。

而後期,詩人經曆了山河破碎,天涯流浪,對于家國之思有了更深的體會。

此時的他又轉學杜甫,風格雄渾悲壯,例如《登嶽陽樓》,“白頭吊古風霜裏,老木滄波無限悲”,可以說和杜甫是一脈相承。

這首《雨晴》寫于1123年,在此之前,他通過汝州知州葛勝仲的舉薦,入京出任太學博士。

而後又憑借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稱賞,名聲大噪,前途一片光明。

《雨晴》便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寫就的,頗能代表他前期疏朗明快的風格。

全詩通過描寫盛夏雨後風景,抒發了詩人的快意與舒暢之情。

詩歌首聯便點題,圍繞著“晴”,推出了一幅天藍澄空,纖雲不動的明朗之景。

雨過雲開,西南方的天空露出了湛藍的一角;一抹淡淡的白雲仿佛鑲嵌在藍天上,一動不動。

這裏最值得玩味的就是“江面清”和“小灘橫”,並不是實景,而是比喻。

以江面的清澈明淨來比喻天空的明朗,以橫在江面上的小灘來比喻紋絲不動的白雲。

這兩個比喻前後相連,渾然一體,構成了一幅極具立體感的風景圖畫。

而且以景喻景的寫法,使整個畫面更加豐富,意境也更爲廣闊,正見詩人筆力不凡。

再來看颔聯兩句,則是從聽覺的角度描寫雨晴後的景象。

一群鵲兒不顧濕重的羽毛,立在牆頭,歡快地叫喚著;樓外還不時傳來殘雷的響聲。

一面是即將消失的,低沉的雷聲,一面是迫不及待的,歡快的鵲語,相互交織,宛如一曲交響樂。

這裏詩人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傳神,同時又添了幾分俏皮感,詩人的喜悅之情盡在其中。

接著的頸聯,轉入敘事抒情。

原本雨後新涼,睡意正濃,但是看著窗外的新晴景象,又勾動了詩情。

最後終究是詩情勝過了睡意。

這裏的幾個形容詞和動詞都頗耐人尋味。

例如“穩”和“急”,前者突出了環境的安甯,詩人內心的平靜,而後者則將其詩興大發,迫不及待的情態刻畫得淋漓盡致。

還有“供”和“報”,自然供微涼新晴,而詩人則報之以奇句。

一供一報間,便寫盡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交融。

那麽詩人將如何“報”這新晴呢?

最後的尾聯,宕開一筆,開始想象雨後夜晚的美景,“今宵絕勝無人共,臥看星河盡意明”。

詩人並沒有對夜晚的景色展開描寫,只是“絕勝”便足以令人遐想那美景。

而“臥看星河”則是化用了杜牧《秋夕》中“臥看牽牛織女星”。

原本這兩句單單拈出來的話,都難免流露出幾許孤獨淒涼之情。

但是結合起來,則表達了一種興致勃勃的歡快之情。

即使無人共賞這絕妙的夜景,也要盡興地看那閃爍的星河,直到天明。

何等豁達,又何等悠然!

整首詩來看,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繪聲繪色,虛實相間,不唯境界闊大,層次也極爲分明,

將雨後天晴的景象描繪得宛然在目。

無一“喜”字,但字裏行間卻分明流淌著詩人濃濃的喜悅之情。

尤其是最後兩句盡顯豁達情懷,令人回味無窮。

-END-

作者:解憂詩詞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3 阅读:634
评论列表
  • 2022-10-15 16:51

    江西派三宗之一,號簡齋,詩風分前後二期,風格變化頗大,後期詩歌比較優秀,世人稱之簡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