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有報,禍福相依

青山共風雨 2024-06-25 09:06:23

老祖宗有雲:“舉頭三尺有神明”,意爲天地之間有司過之神時刻監察著人們的言行,無論何時何地,所行之事皆會被神明分毫不差地記錄,並以此影響日後的禍福因果。

奈何世人多被一時的小聰明所迷惑,只看到爲非作歹所能帶來的暫時利益,卻不知這份報應不僅會降臨在自己身上,還可能波及子孫後代,個人的言行甚至會影響整個家族的利益。

宗教強調勸善,天地之間的司過之神監察人們的言行並非爲了記錄過錯並計算相應的果報。相反,提出“舉頭三尺有神明”是爲了提醒大衆,在爲人處事時要堅守底線,一旦越過這條線,便會受到神明的責罰。若能一生爲善,司過之神同樣會記錄下善言善行,並以此計算日後的善果。與人爲善,方爲神明之于信仰的根本要義。

在理論中,善惡相生共存,世上無人單純爲善或單純爲惡。我們所能做的,是以心中的准則協調言行,在維護自身正當利益的同時不損害他人的合理權益。這是一個微妙的平衡點,稍有偏差,便會從善滑向惡。

可惜的是,世間多有滑落者,而他們卻不自知。

于是有人不禁要問,神明既然擁有無上法力,爲何不提前阻止作惡的人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涉及到三個方面的道理:

其一,對于神明來說,善惡的標准是什麽?

其二,善惡的根源在哪裏?

其三,如何理解勸善的意義?

說起善惡,就不得不提到性善論與性惡論的爭論,這也是古今中外諸多學派所探討的問題。對于人性的本初觀點,與諸家的善惡觀念皆不相同,它既不認爲人性本善,也不認爲人性本惡,因爲善惡都是人類文明制度的産物,且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會有不同的標准變化。

老子曾說:“(世人)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矣。”這句話的意思是,一旦給他人賦予善與惡的概念,就已經是某種人爲的標准和欲求的表現了。

追求的修真理想是要去除人的欲望,去除一切人爲的幹預,回歸到像嬰兒一樣所有言行都完全自然的狀態。因此,不會強調人性本善還是本惡,而是要強調嬰兒初生時的本然。這就是對第一個問題“善惡的標准是什麽”的回答。

在他們看來,善惡並不是某種固定不變的標准,其本質上只是對欲望的追求。爲善、爲惡,都是欲求在作祟。

基于此,就可以爲“善惡的根源在哪裏”這個問題找到答案,因爲一切欲求都源于人們不滿足的內心。更多地考慮他人的利益,這就是爲善的前提;將個人利益至上,就容易導致惡的産生。

無論是“舉頭三尺有神明”的監察,還是諸多以《太上感應篇》爲主的勸善經典,皆意在警醒人們莫要沉溺于個人私欲,而應學習“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精神,多爲他人、社會奉獻關愛,以真善美的力量構築起“小國寡民”式理想社會的實踐。

人們在世間的善惡行徑,神明皆會分毫不差地記錄,但信仰並非施以恐嚇,使人畏懼。雖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報應理論,卻不會刻意強調惡行惡報,而是告知人們一切善惡皆源于自身的起心動念。當下所做的任何選擇以及日後需承擔的任何果報,皆與自身息息相關。若想諸事順遂,不如從一日三善開始,唯有自己才能成爲自我的救世神仙。

因此,第三個問題“勸善的意義”在于使人們能從現實生活和精神信仰中感受到正念正行的力量,這是真正由內而外的覺醒,是對欲求的克制。

另一種說法是:“舉頭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我們能否成爲更好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時刻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和所作所爲。止惡行善的過程,更是在修心養性。

修行講究少私寡欲,更進一步則是無私無欲。從惡中的幡然醒悟,到爲善的欣然從之,再到將善融入生活日常,這便是從有爲到無爲的過程。

道祖所言的“不善”,並非不爲善,而是不再需要刻意強調善的概念,因爲它已經內化爲每個人的具體言行。

勸善,並非只是通過可數的善舉去換取神明功德簿上的善果這般簡單,而是要讓人們從心性到行爲都能夠實現自我的善化。諸惡莫作,衆善奉行,這片正是對“我命在我”的信仰的完美呼應。

至此,可以清楚地解釋爲何神仙不會阻止惡人爲惡的疑惑。“天道無親”,在神明的視角中,善惡只是人間生活的一種秩序,帶有人類的主觀意識,並非適用于所有情況的原則。從惡到善,是人間法則中陰盡陽生、去濁澄清的過程,因此更需要人們的自我覺醒。

在這個過程中,對善惡行爲的不同獎懲都只是爲了幫助人們提高覺悟。如果我們過分地向神明強求,試圖以人間的,或者僅僅出于自我的善惡標准,讓它們對某些人進行懲罰,這就是將信仰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而且是貪婪無度的表現。如此這般,又怎麽能談得上覺醒呢?只有明白了善性的含義,才能最終不枉在愛河欲海中曆練的這一生

4 阅读:123
评论列表
  • 近道 10
    2024-06-25 10:32

    若是舉頭三尺有神明,善良的人受傷害時,這些神明跑哪裏去?[點踩][點踩][點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