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走路降糖,卻走出糖尿病足,被迫截肢?醫生:這3個教訓別犯

君毅說健康 2023-09-01 16:41:26

王大爺是多年糖友,爲了治療糖尿病嘗試了不少偏方,可一直沒有成效。

半年前,王大爺聽說走路可以降糖!王大爺一聽可以降糖,就開始走路運動降糖,甚至自己停了降糖藥,並且也沒有自測血糖。這半年來,王大爺每天雷打不動,堅持飯後散步兩小時。雖然每天都很累,但一想到可以控制血糖,王大爺就充滿了信心。

可最近王大爺的腳卻出現了問題。經常在休息的時候出現靜息痛,時不時出現下肢麻木,右腳大拇指出現了一個小傷口。一開始王大爺沒注意,以爲是最近沒休息好,右腳什麽時候撞到了,隨便吃了點消炎,用碘伏塗了塗,便沒放在心上了。直到右腳大拇指皮膚感覺異常,痛覺和觸覺變得遲緩,腳上的傷口還出現了奇怪的異味,甚至出現了腐爛,像煤炭一般,這才覺得大事不妙,趕緊去了醫院。

王大爺去了內分泌科做了一系列檢查,檢查結果出來了。王大爺的右足大拇指皮溫低,有一處2*3厘米的潰瘍,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感覺遲鈍,右足大拇指有色素沉著,餐後血糖14.1mmol/L,WBC爲12.4*109/L,右腳有多重耐藥菌感染,右足周圍神經病變,損傷了右足大拇指的骨質,造成了骨髓感染!

醫生診斷告訴王大爺,他得了糖尿病足!尤其是右足大拇指,出現了嚴重的壞死,必須要進行截肢,如果任其發展,感染竈擴散可能會導致膿毒血症!

爲了保全性命,王大爺最終還是選擇了截肢。在進行了右足大拇指切除術、下肢動脈腔內介入治療和下肢動脈旁路移植手術後,大爺的病情才得到了控制。

很多糖友們因爲因爲對病情的忽視,一味鍛煉,導致了糖尿病足,甚至因爲病情惡化不得不選擇截肢。有些患者甚至因爲嚴重的感染導致膿毒血症,最後失去了生命。不要像王大爺一樣,等到病情嚴重了才去就醫。只有了解糖尿病足的常見症狀,才能盡早對症下藥。

一、糖尿病足的常見症狀

1.皮膚完整性受損

皮膚完整性受損是最直觀的症狀之一。很多患者都會出現皮溫下降、皮膚破潰,甚至出現異味。糖尿病患者由于足底壓力作用不均和足底畸形,在長期的壓力作用下,足底易受損破潰,加上糖尿病患者自身傷口愈合慢,尤其是長期走路鍛煉的患者,不定期更換跑鞋,注意足底衛生環境,很有可能會導致足底感染,中性粒細胞吞噬細菌的同時,釋放的蛋白酶加速了膠原的溶解,延緩了傷口的愈合。

嚴重的皮膚受損合並多重耐藥菌感染,甚至還會導致壞疽,一旦壞疽深入骨髓,還會出現急性骨髓炎,甚至出現膿毒血症!不僅要截肢,甚至還會出現膿毒血症型休克!

2.局部循環障礙

糖尿病足患者因爲下肢動脈病變,下肢血運異常,足部長期受壓後,往往會引起局部血管萎縮和堵塞。有些患者會在早期出現間歇性跛行和靜息痛。出現類似症狀的患者應及時去醫院就醫,明確診斷。

局部皮膚破潰的患者,還有可能出現肌肉失神經營養性潰瘍。多數患者由于血管病變,釋放的血栓素A2和前列環素減少,血管更容易出現壞死和堵塞。加重了下肢動脈病變。早期出現局部循環障礙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足背動脈搏動減弱的症狀,或是患肢萎縮變小。

3.肢端感覺異常

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可能會出現靜息痛和間歇性跛行。這是由于下肢血管閉塞導致的循環障礙,此時是最佳就醫時間,此期也需要加強鑒別,避免誤診爲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或動脈硬化閉塞症。隨著病情變化,患者逐漸會出現感覺異常,出現麻木、感覺消退。長期血管病變導致下肢神經滋養受損,久而久之神經萎縮破壞,出現周圍神經性病變。

晚期患者甚至會失去下肢的任何感覺!也就是說患者的感受器已經被完全破壞,感覺無法通過反射弧傳導到大腦皮層,機體效應器也不能及時采取措施。一旦患者失去感覺,就失去了對危險的判斷和應對。

糖尿病足患者往往都會出現這三種症狀,堅持鍛煉能夠有效地控制血糖。但臨床有部分患者,不但病情沒有得到控制,反而出現了糖尿病足,請一定要記住這三個教訓!這可能導致你病情加重的罪魁禍首!

二、走路降糖要注意哪三個教訓?

第一:不能擅自停藥

王大爺雖然堅持走路降糖,可是卻忽視了藥物對于機體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對于走路降糖有一個很大的誤區,認爲走路能夠直接降糖。其實,走路確實能夠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但前提是要堅持服藥!只有降糖藥和胰島素,才能夠起到降糖的功效,其他任何手段,都只能輔助調節血糖!

如果患者一直規律服藥,突然停藥,很有可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糖上升。一開始患者停藥,可能血糖還是控制得很好,這是因爲患者長期服藥,體內血藥濃度一直穩定在最小有效濃度上,突然停藥,機體內的血藥濃度仍然高于最小有效濃度,藥物仍然起效,一旦停藥時間過長,機體排泄完藥物後,機體對血糖就完全失去了控制。沒有藥物幹預的糖尿病患者很有可能會出現停藥反應。

患者血糖升高,並且因爲過高的血糖,經常走路的患者很有可能出現糖尿病足。一旦機體生成酮體,過高的酮體容易誘發急性並發症,患者很有可能出現酮症酸中毒或高滲性昏迷!僅僅是走路降糖,不僅得不償失,反而會誘發危害!

第二:鍛煉適度不過量

長期不均勻的足底壓力是糖尿病足獨立的高危因素!有研究提出,有氧運動特別是適量步行鍛煉有助于糖尿病的防治。科學地鍛煉能夠增加血管彈性,減輕血管閉塞的程度,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國際糖尿病足工作組指南也支持患者進行各種足部運動。總而言之,適當的慢走能夠有效地調節血糖,但是一定要注意時間和強度,避免高危因素誘發糖尿病足!

局部長期受壓,很有可能會導致循環障礙,不僅有皮膚破損的危險,還可能導致周圍神經障礙。王大爺鍛煉的方法是正確的,但王大爺爲自己安排的時間和強度出了問題。飯後連續兩小時不間斷地慢走,強度過大,時間過長,不僅加重了膝蓋軟組織的磨損,還導致了足底壓力過大。

第三:要定期監測血糖

糖尿病足另一個高危因素是血糖過高。臨床很多患者,因爲沒有定期監測血糖,血糖過高卻不自知,甚至因爲過高的血糖誘發了糖尿病足。血糖異常可能損傷患者的足部感覺神經,高血糖還容易誘發下肢血管病變。

血糖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如果不監測血糖,患者很難掌握自身血糖變化。及時監測血糖還可以及時調整用藥,減少血糖波動,避免出現高血糖和低血糖。王大爺就是因爲長期沒有監測血糖,最後導致了糖尿病足。因此定期監測血糖非常重要。

吸取了這三個教訓,糖尿病患者基本上就能夠避免糖尿病足了。糖尿病患者要如何正確鍛煉,控制血糖呢?

三、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走路降糖?

1)選擇合適的鞋墊

隨著科技的發展,3D打印技術日新月異,3D打印鞋墊也走進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有研究證實,3D打印鞋墊可以根據患者的體重腳型進行私人定制,能夠有效地矯正走姿,科學地分配足底壓力。相較于手術截肢的費用,使用3D打印鞋墊更經濟有效,還可以減少患者的傷痛。

3D打印鞋墊的優勢不僅如此,柔軟的材質可以減少糖尿病足患者行動的疼痛,不僅可以減少對潰瘍的刺激,還可以預防監測潰瘍的發展。3D打印鞋墊所具有的微小可調結構,可以幫助醫生進行輔助判斷,甚至可以發現潛在的潰瘍症狀。

患者在走路降糖時選擇3D打印鞋墊,可以減輕體重帶給足底的壓力,均勻地足底壓力分配極大地減輕了風險,舒適柔軟的鞋墊還能夠緩沖壓力,減少對關節軟組織的磨損。

2)注意鍛煉的強度和時間

糖尿病患者最適合強度小的有氧運動,因此散步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

患者在運動前最好先進行低強度的熱身運動,避免肌肉拉傷。在運動即將結束時最好在進行十分鍾的恢複運動,不要突然停止運動,可以放慢腳步,適當拉伸。散步時注意步伐不要過大,最好保持在45-55厘米左右,避免步子過大導致受傷。步頻也不能過快,每分鍾維持在60步左右,避免步子過快摔倒。

適宜的鍛煉時間非常重要,患者一定要注意足底受壓的時間。除了活動期潰瘍和潰瘍嚴重的患者,應該避免足底受壓,其他患者可以分次分節鍛煉。每周鍛煉大于五次,每次鍛煉時間長度爲半小時或一小時。每鍛煉十五分鍾或半小時,一定要坐下休息,緩解足底壓力。一般每次休息十分鍾,對于耐力不足的患者,可以適當延長間歇。適當休息能使足底有充分的緩沖時間。

糖尿病患者只有進行科學地鍛煉才能夠幫助控制血糖。不要像王大爺一樣,過度鍛煉,自行停藥,不監測血糖,等到出現大問題了才尋求醫生的幫助。一定要注意王大爺這三個教訓!也祝各位糖友們遠離糖尿病足的困擾,享受健康生活。

參考文獻:

[1]高慶,毛敏婕,金鳳鳴等.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分析的研究進展[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23,33(14):1789-1792.

[2]陳思蓉,吳標良.糖尿病足創面多重耐藥菌感染危險因素的研究進展[J].右江醫學,2023,51(05):385-388.

[3]謝樹英,周豔輝.糖尿病足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當代醫藥,2023,30(14):32-35.

[4]陶靜,劉清華,胡鵬等.非負重運動鍛煉對糖尿病足潰瘍病人影響的系統評價[J].循證護理,2023,9(10):1745-1752.

[5]郭旭光.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學鍛煉[J].家庭醫學,2022(01):26-27.

[6]肖凱文,李雪,陳燕清等.基于整體觀念的糖尿病病因淺析[J].中國民間療法,2023,31(07):9-11.

[7]韓冬苗,劉賢磊,王梁等.3D打印鞋墊幹預糖尿病足潰瘍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工程,2023,31(01):61-65.

0 阅读:915

君毅說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