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完鵝鼻嘴詩詞碑廊和鵝山炮台,懷揣意猶未盡的感覺離場

愛寫遊記的江南小哥哥 2024-03-20 12:30:08
寫在前面的話

接上一回,離開了江邊的棧道,開始了爬山的征程。在碑廊,可以看到10幅碑刻,記錄了多個朝代的詠歎鵝山的詩篇。繼續前行到鵝山炮台,這裏從明朝開始就開始布置,知道最後修建的樣式,也傳承了古時的風格,在國內其它地方的同類炮台,能找到熟悉的樣子。經曆了鵝鼻洞、橋索截面、子胥亭、寒江獨釣亭、積雪亭、西流廳、看雲聽潮閣、碑廊,以及鵝山炮台,要說真實的感想,就是意猶未盡。

1.不易辨認的碑刻詩篇

半山腰上的積雪亭,以及西流廳裏對于徐霞客的介紹,都讓這座公園的背景資料變得更加充實,古往今來的形象更加豐滿。沿著山路走過來,前面就是鵝山炮台和碑廊的方向。整個公園內的洗手間間距比較大,在山頂設置了洗手間,規格不錯。水溫冰涼,不知是不是帶了點山泉的溫度。

鵝山是個風景秀美的地方,正好位于長江邊,而且它的山脈與長江有很深的交集。于是,古時的文人騷客來此一遊,多半會吟詩作賦,留下自己抒發情懷的詩篇。而後來的我們,也就成了這些詩文的欣賞者和擁趸。

碑廊就是個仿古的建築,雖然建設的時間並不長,經過了江邊持續的水霧洗禮,牆皮有些明顯的脫落。這裏有十塊碑刻,都是由當代的書法家書寫,然後刻在碑上。素材則是收集了唐宋元明清多個朝代的詩人,登臨鵝山後留下的詩文。

本省學政府衙曾經駐紮在這裏,每次有大型會考,來自四面八方的考生,以及相關的交流活動,都會給本地增添不少的文化氣息。由當代的書法家來執筆書寫,也是希望能夠承上啓下,將來可以流傳並且發揚光大。

比起裸露的碑廊,廊柱的油漆都已經有些破敗。每一塊碑刻都用玻璃櫥窗包裹好,整體的保護要好得多。因爲碑刻並沒有對應的文字介紹,所以很多遊客也就沒有駐留。觀看每一段內容,都需要有耐心,才能看清文字,讀懂內容,産生一定的共鳴。

碑文上寫著“江南倦曆覽,江北曠周旋。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鮮。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爲傳。想像昆山姿,緬邈區中緣。始信安期術,得盡養生年”,這首詩歌《登江中孤嶼》是南北朝詩人謝靈運的作品。文中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在稱贊江南美景的基礎上,繼而烘托秀美的江嶼,形成了一定的反差和對比。在突出美景的同時,巧妙地把自己當時懷才不遇的郁悶也一並抒發出來。

這首元代王逢的作品《揚子舟中望鵝鼻山時聞黔南消息》,是完整版本,也提到了鵝鼻的形狀,成爲後來大家了解此處名稱來曆的重要依據。全文這樣描寫的”山環芙蓉城,私怪鵝鼻狀。奔濤鎖長薄,大石凜相抗。勢雄千軍壘,氣敚萬鍾藏。草樹春不蕃,莓苔滑難傍。剛風過靈雨,複值桃花漲。破暝鷗鹭盤,乘陰龍魚王“,提到了長江的別稱揚子江,還提到了延伸到江中的大石,以及江水拍打石塊的雄渾氣勢。

這首明代任環的作品《示爾孝等二首》,文中寫著”昔年走馬燕山道,今日驅兵滄海涯。三尺龍泉書萬卷,丈夫何處不爲家。放船中道轉狂風,雪浪排山一點蓬。燕寢先生明旦死,驚危不在海濤中”,從字面上就能感受到排山倒海一般的氛圍。每一塊碑刻都采用了不同的字體,尤其是草書,需要仔細辨認加上猜測,才無限接近真實的原文。

這篇詩詞是宋代丘崇的作品《浮遠堂》,他的祖籍就在此地附近不遠。文中“西來江水浮天遠,臥看飛鴻入杳冥。雲過有山皆點點,潮回無地不青青。風光浩蕩連淮海,氣象高寒近日星。醉裏不禁頻極目,敔峰如黛涕先零“,描寫了飛鳥,描寫了綠地,描寫了雲彩,描寫了山川,呈現出一幅色澤豔麗的山水拼圖。

這首詩歌,是原籍本土的明代沈奎的作品。開篇就提到了積雪,文中還嵌入了關鍵字長江、漁父,都是和自己故鄉的的壯麗景色十分契合的。

2.火力威猛的鵝山炮台

這一段的山路變得狹窄了,道路的一側堆放著很多大石塊,占據了道路的二分之一。比起人工修建的道路,這樣更加顯得有戶外的原生態的感覺。

也有陡峭的山路直接下降到下面江邊的棧道,平日裏行走還不是難事,遇到惡劣的雨雪天氣就得格外留意。

鵝山炮台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明末時期。曆經清末、民國直至近代,圍繞著這個戰略要地的軍事部署,始終在不斷地變化和加強。如今的炮台是1947年重新改建加固的,後來在要塞起義後,結束了自己的曆史使命。

江陰要塞在多個山頭設立了炮台,如今,旁邊的公園裏還有大炮的實物展示,鵝山這邊的炮台只留有遺址。整個炮台周邊的圓形溝道,是大炮安裝後運行的軌道。炮身可以沿著軌道自由旋轉近270度,朝三個方向射擊。對比前朝的一些遺迹,主體樣式幾乎如出一轍。

經曆了戰火,炮台整體建築外觀看起來還是很牢固。相對炮台的整體而言,進出口的位置挖空了相對薄弱,現在用鋼架做支撐加以保護。

炮台是在前面的基礎上改建的,或多或少都有原先形制的影響。這些通道在戰鬥中十分繁忙,主要用于進出和運輸各類物資。

鵝山炮台的簡介,上面布滿了灰塵。如果有水槍噴上去來個淋浴,讓它煥然一新,一定是解壓治愈心靈的舉動。

炮台外圍牆由砂岩石質砌築成掩體居室,配置了兩門不同口徑的大炮,當時處于十分先進的硬件水平,在抗戰之初的戰鬥中也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牆上設置了槍眼洞,這種槍眼洞的構造,往往是略帶喇叭錐形的,越往裏越收縮窄小。也就是說,裏面的人容易架設武器,容易觀察外面,外面並不能輕易很直觀地看到裏面的情景。

這些下方開設的孔洞,估計更多的是爲了排水方便吧。這麽傾斜的地形,加上當時的下水渠道並不完善,而且下面已經有了地下工事,也不宜大興土木建設了。

3.懷揣意猶未盡的感覺

炮台前的廣場,設立了江陰大橋的介紹。重點提及了建設大橋背後的江陰元素,其中主纜和連接主纜懸挂橋面的鋼絲繩,分屬不同的廠家制造。

這裏離大橋,甚至比前面提及的橋索截面處都要近。不過正因爲近,所以反而看不到大橋的全景,這也是很難兩全的,有所得必有所失。

看完了碑廊和鵝山炮台,下山的路有好幾個方向,都是在綠樹掩映下的。要說區別的話,有些是羊腸小徑,有些是寬敞的金光大道。

不過也有哭笑不得的時候,這條道路看似寬廣,一直走到下面居然因爲沒有事先的提示,進入了死胡同,不得不走上一段回頭路,才重新回到了正確的路線。

出主意是個雙刃劍,集思廣益是好事情,不過容易産生分歧造成意見不統一。自己拿主意很省事,但掌握不好的話,容易産生偏差。在旅途中也會有這樣的現象,同伴衆多的好處是可以隨時嬉笑分享,但往往行動緩慢,各種主意特別分散;做一個獨行俠,對進度的把握會很好,但需要自己做好規劃,畢竟沒有誰來幫你。

重新回到了公園門口,該構思的是後續去哪裏填飽肚子了。有人心滿意足地離開,有人姗姗來遲,才剛開始入場。經曆了鵝鼻洞、橋索截面、子胥亭、寒江獨釣亭、積雪亭、西流廳、看雲聽潮閣、碑廊,以及鵝山炮台,要說真實的感想,就是意猶未盡。下一次,還會再回來的,回來這裏把足迹點亮剩余的地方。

0 阅读:10

愛寫遊記的江南小哥哥

簡介:自由行,始終在路上。一邊行,一邊記錄生活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