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倘若不遷都北京,明朝說不定會提前滅亡

太宗悅史 2024-06-24 23:19:28

朱棣將明朝的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的這一項決策,在當時大部分的大臣都持反對意見,要不然也不會在永樂十九年,以三大殿起火爲名義抨擊遷都,朱棣爲此甚至還殺掉主事蕭儀。

“初以殿災诏求直言,群臣多言都北京非便。帝怒,殺主事蕭儀。”——《明史·夏嘉遇傳》

大臣們爲什麽反對呢?于公來說,遷都勞民傷財,于私來說,他們的關系網都在南京。但朱棣對于反對意見的態度是怎麽樣的呢?一概不聽,堅決貫徹自己的選擇。

而後來的事實證明,朱棣的選擇是對的。

永樂十九年,朱棣下令遷都,至此,明朝的都城從南京變成北京。

而遷都肯定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因爲遷的不是他朱棣一個人,而是整個朝廷。

正是因此,修建北京的工作早從永樂四年就已經開始,而其中的艱辛只有經曆過的人才知道。

修建宮殿必須要用到什麽?用到木材,而當時的北京可不盛産木材,木材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南、江西。

這三個地方都是南方,南方原本就潮濕,木材又不是長在大街上,是長在深山老林裏,其工作艱苦程度可想而知。

但工作艱苦並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深山老林裏瘟疫橫行,倘若前期沒有察覺瘟疫的話,到了後期將會出現大規模的死亡。

而一部分的官吏眼中只有他的指標,沒有百姓的利益,就算百姓累死病死,他也無動于衷,甚至還大打出手,這也是爲什麽時不時的就爆發叛亂。

“以十萬人入山開辟道路,召商賈,軍役得貿易,事以辦。然頗産刻,民不堪,多從李法良爲亂。”——《明史·師逵傳》

木材是修建宮殿的主要材料,石材也是修建宮殿的主要材料,但開采石材的待遇卻勝于開采木材的待遇,這是爲什麽呢?

石材的主要産地是僅距離北京五十公裏左右的大石窩村,地處北方,自然也就不會出現大規模的瘟疫。

而且石材大部分都不會在深山老林裏,而是在深山老林的邊緣,開采難度遠遠低于木材。

當然,最主要的是就在天子腳下,倘若在天子腳下爆發叛亂的話,這個官吏的腦袋肯定是保不住,因此,必須要考慮到民工的身體狀況。

那麽,開采木材、石材需要多少民工呢?百萬。

要知道,單單只是開采就得需要幾十萬民工,而且開采出來的木材、石材都得需要運輸,總不可能自己長腿走到北京。

有的人或許會覺得,木材靠的不是水運嗎?石材不是離北京那麽近嗎?爲什麽還要需要這麽多人呢?

要知道,河道可是錯綜複雜的,如果沒有人盯著的話,誰知道木頭會流到哪裏呢?

而用于運輸的河道主要集中于江南一帶,必須要有人將木材運輸到江南一帶,才能夠使用上水運。

石材距離北京是近,但都得需要一塊又一塊的運到北京,因爲雕刻師傅總不可能在當地進行雕刻,畢竟在路上會出現各種各樣損壞石材本身的突發情況。

而一塊石材高的可高達數百噸,試想一下,這數百噸需要多少人去運輸?

而修建宮殿並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糧食。

畢竟不是只有皇帝以及文武大臣遷到北京,軍隊也要遷到北京,倘若沒有軍隊的話,誰來拱衛北京?而百姓也要遷到北京,沒有百姓的話,北京將會連基礎設施都沒有,哪裏稱得上是都城?

而這些人都得要吃飯,但三分二的糧食都集中在江南一帶。

要將江南一帶的糧食運到北京,陸運是肯定行不通的。

因爲倘若陸運的話,這一路上負責運輸的人也要吃飯,當他運著糧食到達北京,那至少得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在這幾個月的時間,他吃的糧食肯定要比到達目的地的糧食多,這也是爲什麽早在秦朝就已經出現水運的方式。

畢竟一個國家要是持續用陸運的話,遲早會破産。

而海運可行不可行呢?不可行,因爲海上的風浪大,再加上有窩寇作亂,能夠到達北京的糧食有一半,那就已經算是運氣爆棚。

只有水運才是唯一可靠的方案,但是大運河會通河這一段又窄又淺。

這也是爲什麽元朝雖然也是使用水運的方式,但是水運的糧食也就不到五十萬石,而朱棣要水運多少萬石呢?五百萬石。

既然如此,那就要疏通會通河,而疏通會通河談何簡單?要知道,隋朝的滅亡與修運河有一定的關系,而元朝的滅亡也與修運河有一定的關系。

爲什麽會這樣呢?因爲修運河必須要有兩個前提,第一有錢,第二有人。

而要想達到這兩個前提,就必須得是盛世,朱棣當時恰逢盛世,這也是爲什麽他沒有重蹈隋朝、元朝覆轍的原因。

朱棣爲什麽要遷都呢?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三點:

首先,朱元璋當年爲什麽明知道漢朝有“七王之亂”,晉朝有“八王之亂”,還是要分封藩王呢?因爲有一個問題他無法解決,那就是邊境誰來鎮守?

倘若將兵權交由將領,將領做大的話,後果不堪設想。但要是不將兵權交由將領,自己身處南京,邊境如果出現什麽事情,根本做不出及時的反應,唯獨將兵權交由自己的兒子最爲妥當。

但朱棣作爲造反起家的藩王,比誰都清楚藩王的危害,削藩那是必須要執行的。

但一削掉藩王,朱元璋無法解決的事情將會凸顯出來,而唯一能夠解決的方式就是遷都,正所謂天子守國門。

其次,朱棣統治時期的版圖是明朝版圖的最高峰,黑龍江流域的女真各部在朱元璋時期並不歸明朝管轄,而直到朱棣繼位才歸明朝管轄,爲什麽呢?

因爲朱棣五征蒙古從未失利,迫使女真各部明白一個問題,只有靠明朝才有未來,畢竟明朝的武力值放在那裏。

而除了女真各部之外,西域也是朱棣的經營對象,當然,這也是建立在武力之上,倘若不是有著足夠的武力,能夠震懾住西域各部,西域各部也不會跟隨女真各部的腳步,成爲明朝的一份子。

倘若都城在南京的話,根本控制不住女真各部以及西域各部。

其實女真各部、西域各部投靠明朝,對于他們而言沒有任何的壞處。

因爲他們所在的地區依舊是他們自己在治理,同時還可以不通過戰爭就能夠得到明朝的器具、絲綢、茶葉,明顯穩賺不賠。

最後,朱棣早在二十一歲就到北平就藩,在那裏一生活就是二十年,相比于南方的生活,他更加喜歡北方的生活,這也是爲什麽他特地吩咐朝鮮的使者送幾個廚師過來。

當然還有一點,那就是他在南京屠殺了過多的建文舊臣,而南京又是朱元璋、建文帝兩個人的根據地,他在這個地方想必睡覺有的時候都做噩夢。

朱棣遷都的舉動雖然在當時得不到群臣的肯定,但是在後世卻得到了肯定,因爲曆史證明,他遷都是正確的。

公元1449年,明朝全國最精銳的北京三大營二十萬大軍在朱祁鎮的優秀率領下全軍覆沒,史稱“土木堡之變”。

倘若當時的都城是在南京的話,那麽明朝至少會喪失半壁江山,嚴重的話,還有可能直接亡國,爲什麽這麽說呢?

因爲軍隊從南京調集發往北京,難道不需要時間嗎?而這個時間至少需要兩個月左右,難不成蒙古會在原地等你兩個月?那是不可能的。等軍隊到北京,黃花菜都涼了。

更何況,全國最精銳的大軍全軍覆沒,能夠直接影響到邊境各鎮的守軍,此時邊境各鎮的守軍又豈能夠擋得住蒙古的鐵騎?

說簡單點,蒙古倘若一旦發起進攻,那就如同秋風掃落葉,後果不堪設想。

而僅僅只相隔一百零一年的時間,又發生了一次“庚戌之變”,俺答率領數萬蒙古騎兵從薊州直接打到京城。

這次事件的嚴重程度可比土木堡之變要嚴重得多,因爲土木堡之變蒙古能夠達到京城,是因爲北京三大營的全軍覆沒。

而這一次,明朝的精銳可還在。

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封建王朝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越發展到後面,國家機構越腐朽。

就比如,作爲大同守將的仇鸾,面對俺答的進攻,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如何抵抗,而是用重金賄賂俺答撤退,因爲你進攻無非就是爲了錢,既然如此,我幹脆直接給你。

就這種將領駐守邊境,國家還有安甯的可能嗎?

最恐怖的還是成國公朱希忠,此時北京三大營已經改成十二團營,負責掌管十二團營的朱希忠吃空額。

吃到了什麽程度呢?十二團營名義上有十四萬大軍,但實際上連五萬大軍都不到。五萬大軍都不到也就算了,還有一部分是老弱病殘。

他的這種行爲,倘若朱元璋在世的話,上下十八代估計都會拉出來清算。

而當時的首輔嚴嵩又是明朝第一大奸臣,文官升遷的文選司掌握在他的手裏,武將升遷的武選司也掌握在他的手裏,要想當武將,就必須要走他的門路,而走他的門路的武將能是什麽好東西?

幸虧都城在北京,要不然都不知道俺答打到哪裏,明朝才有反應。

其實早在洪武時期,朱元璋就有遷都北方的念頭,還特地叫朱標前往關中一帶巡視。但還沒等他付出行動,朱標就去世,給他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以至于他再也沒有遷都的勇氣。

事實證明,真理大部分時間都在少數人那邊,倘若朱棣當年被群臣影響,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見,將遷都的事情留給自己的後輩來做,那真的是後果不堪設想。

因爲他的後輩是一代不如一代,哪裏有人還敢遷都。

要知道,在朱元璋、朱棣、朱瞻基統治時期,明朝對蒙古是以攻爲守的策略,而到朱祁鎮繼位,對蒙古的策略變成了防守,從此以後一直都是防守。

0 阅读:47
评论列表
  • 2024-06-25 23:59

    皇帝距離敵人太遠就面臨一個問題,誰掌兵禦敵,天高皇帝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