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76:彼一時,此一時丨孟子入齊推行仁政,齊宣王拒不納谏

綠茶縱橫看曆史 2024-06-08 13:58:22

“彼一時,此一時”,也作‘此一時,彼一時’,意思是那時是那時的情況,現在是現在的情況,比喻時間不同,情況也就不一樣,不能相提並論。成語出自《孟子·公孫醜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戰國時期,諸侯合縱連橫,戰爭此起彼伏,繼承了孔子仁政學說的孟子,力圖將儒家的政治理論轉化爲具體的治國主張,並推行天下。爲此,孟子率領弟子出遊各國,遊說各國君主,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

齊威王年間,孟子第一次來到齊國,向齊威王宣揚自己的“仁政無敵”主張,然而,彼時的齊威王,在任用鄒忌推行改革,使得齊國國力增強之後,正忙于西進中原,又哪裏會采納孟子的主張。

在齊國不得志的孟子,連威王贈送的“兼金一百”镒都沒有接受,便離開了齊國,先後前往宋國、鄒國、滕國、魏國等國。

齊宣王二年(前318年),孟子離開魏國,第二次來到齊國,齊宣王對他十分禮遇。一心想效仿齊桓公、晉文公成就霸業的齊宣王,問孟子道,“齊桓、晉文之事可曾聽聞?”

然而,孟子主張的卻是效法“先王”,實行“仁政”,認爲應該保民而王、制民之産,而非富國強兵、圖謀霸業,因此回答道,“孔子的門徒中沒有講述齊桓公、晉文公事情者,所以後世就沒有流傳,我也沒有聽聞過。”

雖然主張不同,但齊宣王對其仍舊十分禮遇,再加上稷下學宮學術氛圍濃厚,孟子便暫時留在了齊國。

齊宣王六年(前314年),燕國因“子之之亂”陷入混亂,齊國文武大臣都主張趁機出兵伐燕。

孟子也支持出兵燕國,但他認爲出兵的目的不是爲了貪圖鄰國的土地財富,而應該替燕國安國保民,因此說,“天下動亂已有五百多年,百姓希望有聖主出現。聖主應當救民于水火,上天給了大王當聖主的機會,理應出兵幫助鄰國平定內亂,土地財務一無所取,若是齊國帶頭推行仁義,各國爭相效仿,那麽五帝之治就重現了。”

然而,齊宣王早已垂涎燕國的土地財富,哪裏聽得進去孟子的建議,齊軍攻入燕國後,雖然僅用五十天便大獲全勝,攻破燕國都城,但因燕軍大肆燒殺擄掠,引發列國不滿,紛紛聲討齊國,甚至威脅出兵。

齊宣王于是又問孟子說,“諸侯圖謀合縱討伐寡人,應該如何應對?”

孟子回答道,“大王應該趕快下令,放回他們的老人和小孩,歸還他們的禮器珍寶,與燕國人士商議,選立一位國君然後撤軍,這樣還來得及制止戰禍。”

齊宣王依舊沒有采納,由于齊軍的殘暴行徑,引發燕國百姓反抗,齊國最終被迫撤軍。

孟子本想通過齊宣王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然而齊宣王雖然對孟子十分禮遇尊重,但對其谏言卻皆不采納,只是想要借助德高望重的孟子,樹立自己尊賢重士的名聲罷了。久而久之,孟子也看透了這一點,于是決定離開齊國。

孟子離開臨淄後,在齊國邊境晝地停留了三宿,希望齊宣王能夠回心轉意,接受自己的主張,推行王道、仁政,濟民于水火。然而, 齊宣王雖然因爲沒有聽取孟子的建議,導致齊國被迫從燕國撤軍,而頗有些後悔,但因政治主張不同,卻並沒有派人去請孟子返回,孟子大失所望,這才徹底離開齊國。

孟子在齊國推行以仁義平天下的主張受到挫折後,心中難免失落,學生充虞見到後,說道,“老師像是很不愉快,以前您教導大家說,‘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如今又是爲何?”

孟子說道,“彼一時,此一時也。前些日子我是真的不愉快,可是如今我想到,五百年之間,必定會出現仁義之君,還會必定出現輔佐仁君之人。自周朝開國至今,已有七百余年,以五百年的期限而言,此時正是有所作爲之時。除非天意不想平治天下,若要平治天下,除了我還有誰能擔當這個重任呢?即如此我爲何還會不高興?”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