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利津李神仙”的故事,我決心學會“奇門遁甲”。

蘊觀易經文化 2024-04-17 10:14:23

因爲“利津李神仙”的故事,我決心學會“奇門遁甲”。聽同學講“李神仙”的故事,激發對“奇門遁甲”的向往

首次知道“預測學”的概念,是因爲聽同學講“利津李神仙”的故事。

“李神仙”是山東利津縣本地一位“名人”,因爲其精通“奇門遁甲學”而遠近聞名。傳說“李神仙”能“騰雲駕霧”,能“瞬間轉移”,其人出神入化。

那是發生在在高二的時候,同班有一位同學叫“黃琦凱”,課間偶然談起本地有一位“奇異人士”叫“李神仙”。談到“李神仙”半夜挖出一條地道的的故事,從而引出李神仙精通“奇門遁甲”。這則傳說在本地流傳甚廣,其遺迹現在還保存完整。

在閑聊中,黃同學說到李神仙就是因爲精通“奇門遁甲”而遠近聞名的,據說精通“奇門遁甲”後可以“精通天地之間的秘密”,能“定鳥”——可以使喚飛鳥,還可以隨心所欲地施展法術……

頓時,我的“玄學”欲被瞬間激發。只聽見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我一定要學會這門“奇異之術”!

這件事,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在此之前,我學習《周易》僅限于哲學、思想層面。自從聽聞了“李神仙”的故事後,首次知道了“預測學”這個概念。

事件雖小,意義非凡。

“利津李神仙”是誰?

在利津縣人民政府官網上,有“非遺項目”欄目,其中就包含了“李神仙”的故事。

在利津,提起李神仙,可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是在鄰近的沾化、濱州、墾利、廣饒等地,也是大名鼎鼎。《利津縣志·仙迹列傳》記載:“李登仙,仁義鄉一圖人,字見田。幼好談史講義,通《康節》、《數學》諸書。常遊四方,逢異人秘授真法……故人呼之李神仙。”明太史朱倉起撰寫的《李神仙傳》中寫道:“李神仙,利津人也……神仙殁年八十二,子某貢受官,孫能屬文,今拔入太學,神仙名登仙,字見田,人無貴賤,鹹呼曰李神仙”。由此看來,李神仙確有其人。既然如此,在本地及外地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那些李神仙的奇聞鐵事,也許就是真的了。

李神仙,名登仙,字見田,生于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卒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明末,李登仙曾爲鴻胪寺序班。利津縣舊志和《吾廬筆談》(清代金石學家、利津籍李佐賢編著)記載:李登仙自幼聰穎,喜讀《周易》等書,不慕仕途,生活無拘無束。有時錦衣繡袍,有時破帽垢衫。長遊四方,求仙問道,逢異人秘授仙術,遂出口詩文,隨風珠玉,爲人占蔔,無不奇驗,故被時人稱爲“李神仙”。

《武定府志,仙釋傳》,《利津縣志,仙伎》,(清康熙十二年卷)。《利津縣志,仙迹列傳》。(清光緒九年卷)、《虞初新志、記事》均記載其人。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有幾篇文章也記載了他的作爲。

李登仙出生利津縣仁義鄉富有之家,亦屬書香門弟,他生性心底善良,樂善好施,以一種戲耍的形式替天行道,爲民爭理,鄉鄰口碑極好。他有奇異之術,講求正義,撫民爲本,深受縣民贊頌,故有些事迹在民間流傳尚久,屢經民衆口頭衆作,已形成不少完整的故事傳至三百多年,足以說明他那時的作爲深受民衆推崇,也表達了幾代百姓的良好願望和對正義的渴求。

利津縣曆史悠久,鍾靈毓秀,人文荟萃,文化燦爛。

利津民間文學的傳播承載著利津的曆史,孕育形成了利津獨具特色的文化特質,逐漸成爲利津跨越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堅實根基,隨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的變遷,保護和發揚曆史文化成爲縣史志和文化部門的重要責任。縣委、縣政府多次強調有關部門對利津文化進行搶救和挖掘,整理和保護,進一步弘揚優秀利津民間文化,這也是利津發展的現實需要,是曆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

據史志記載,早在明末時期,太史朱滄曾爲李神仙寫過傳記。三百年後的今天,又有張大民先生殺出來爲李登仙以民間故事的形式“樹碑立傳”。但由于時間久長,好多故事缺頭少尾,伎離破碎,給張大民搜集、整理、編輯過程中增加了很多困難。

張大民先生四處調查,八方查對,不畏艱難,拖著病身子,完成了這一任務。

李神仙故居(李神仙洞)的位置

利津街道李神仙洞屬省級保護文物,位于利津街道前北街地下。民間流傳有很多有關李神仙洞的故事。

相傳,李神仙洞是曾任明鴻廬寺序班的李登仙(李神仙),爲防清政府搜捕所建的藏身之處。

清順治三年所建,南北長35.6米,東西寬72厘米,總面積35.88平方米。現已被李神仙後人重新整修,有通道,有居室。牆上有放燈架的小孔,也有出氣孔。

近幾年,市內外參觀者絡繹不絕。

李神仙洞位置:利津老城大隅首以北50米處。

關于奇門遁甲預測學

奇門遁甲是《易經》應用工具的一種,因爲其模型大、信息量大、推理的邏輯性最好,被稱之爲”帝王之學“。

《四庫全書》中寫道“于方技中,最具理致”。

因爲“奇門遁甲”模型是模擬天地運轉而來的,所以對未來的預測能大致符合其發展的趨勢、走向。

任何預測學都不是“萬能的”,奇門遁甲也是如此。

奇門遁甲最重要的功能是文化價值!易文化構成了中華文化最穩定、最本質的內核,決定了中華文化的面貌特征和總體走向,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深層心裏結構,促成了中華文化特有的生活方式、行爲方式、價值取向、倫理道德、審美意識和風險習慣。(《易醫同源識病法》)

本文寫于:2024年3月8日  11:37。

END

作者簡介:陳勇臻,字“蘊觀”,號“清鑫居士”。祖籍利津,現定居淄博。

民革黨員、周易學者;中華文化促進會會員;文促會易學文化專業委員會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管)。2019年創立“自我實現宗派-理論體系”。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