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能力不行、喜逛妓院的孫元良卻能一路高升,有何隱情

咪西米西 2023-08-14 16:44:29

這個問題並不簡單,因爲在曆史學界有著極端相反的答案。例如就有相當多學者認可孫元良在抗戰、北伐過程中的表現,還稱贊他英俊潇灑才幹出衆。

但也有相當多的國民黨同胞在回憶裏對他嚴加指責,給他取了個外號叫做“飛將軍”,以至于互聯網上流傳了一個名梗:剛下南昌,X到失聯。

因此,想要搞清楚孫元良爲何能力不濟卻能一路高升,我們必須把問題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是孫元良能力行不行?第二是孫元良到底有沒有丟軍人的臉?第三則是他爲何能夠步步高升?

一、第一部分:孫元良的能力。

孫元良出生于1904年的四川成都華陽縣,他的家庭背景算是非常不錯。

——父親孫延榮曾擔任清朝知縣,其叔父孫震是川軍高級指揮官,在曆史上是第二十二集團軍司令,國民黨第五綏靖區司令官。

不過,孫元良早期的崛起,卻並不完全是依賴家庭,他幼年讀書上進,學習能力也很強,在各種考試中都是名列前茅。

後來新思潮運動湧動,18歲的孫元良辭別家鄉,來到南京,考取了國立東南大學附屬中學。這所學校非常著名,是如今的南師大附中的前身,裏面絕對稱得上是臥虎藏龍。

但是,孫元良勤奮苦讀,不僅快速趕上了衆人,而且還在中國古典文學方面有了一些研究。

在學業有所成就後,孫元良還開始了解西方民主自由觀念,以至于他時常對人感慨:“我華族之所以百年積弱,皆由于固步自封不求進取,不知汲取學習西人之長技故。”

在那段時間,孫元良每天的口號就是:民主自由救中國。

但以當時的條件而論,孫元良只是一個普通的書生,還不能去實現他的理想,于是他將滿腔的熱情全部投身于苦讀中。

原本就不錯的天資加上苦讀,他的成績越來越突出,後來甚至還考入了北平國立政法大學修學政治。

原本按照他的發展軌迹,他應該會成爲一個優秀政法人才,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得知黃埔軍校招收學生,于是他毫不猶豫的放棄了自己難得的學業,投入這所軍校當中。

值得一提的是,孫元良加入黃埔軍校過程可不簡單。

因爲他得到了北大教授李大钊和譚熙鴻的推薦,是兩位老前輩心目中最優秀的一批種子。後來又連闖上海的初試、廣州的複試,成功的被黃埔軍校錄爲一期學生。

來到黃埔軍校後,孫元良見到了他崇拜的孫中山先生,並且立下宏願:“我不是爲發財,也不是爲當官,而是爲了孫中山先生所提出的三民主義而奮鬥。”

客觀的說,從一個官僚子弟到革命軍人,孫元良的能力是有的,而且革命的意志也是有的,否則我們就是質疑李大钊先生的眼光。

那麽來到黃埔軍校之後,孫元良的表現是否一如既往呢?

——應該說,孫元良不是個繡花枕頭,他屬于那種真正的學霸型人物,讀書一把好手,做事也是一往無前。

很快他就被蔣介石所看中,把他當做心腹培養。

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孫元良也是參加了各路大戰,其中包括北伐、東征,他也憑借戰功,從排長連長一直提拔到團長。

後來他還被蔣介石親自送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深造,准備把他當做高級將官。

孫元良也的確不負衆望,在戰場上他不怕死,打的也不錯,在理論方面,更是遠勝當時的學生們。

如此一來,他很快被提拔爲了旅長,成爲了蔣介石嫡系部隊中的重要成員。

不過,北伐終究只是黃埔學生的試水之作,畢竟這場戰爭是正義的戰爭,而且得到了共産黨人聯系群衆的巨大助力,並不一定真能體現黃埔學生的能力。

那麽在接下來的地獄副本抗日戰爭中孫元良的能力又如何呢?

——首先給出答案,從表面數據來看還是非常不錯的。孫元良的抗戰經曆,包括兩次淞滬會戰以及一次南京保衛戰,以及抗戰末期的痛打落水狗。

首先來看淞滬會戰,第1次是一二八淞滬會戰。

第五軍在張治中的帶領下和日軍血戰,孫元良率領259旅作爲預備部隊。當時第五軍苦戰不支,孫元良立刻率領部隊奉命增援,雙方激戰于廟行鎮。

此戰孫元良打得很不錯,居然打贏日軍,斬獲數百人,取得了開戰以來的首次勝利。之後又率領517團團部在葛隆鎮阻擊日軍,同樣確保了我軍的安全撤退。

在此次淞滬會戰中,國民政府特意發電嘉獎孫元良部隊,孫元良本人也獲得了寶鼎勳章,被提拔爲第五軍第88師副師長,之後又被提拔爲第八十八師中將師長。

當然爲取得這些成功,孫元良的部隊付出巨大犧牲,軍官傷亡89人,占總軍官數量1/4。士兵傷亡1424人,占全軍士兵人數的1/3。

然而這還只是開始,隨後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第2次淞滬會戰爆發。

張治中又是急先鋒,向日軍發起進攻,國民黨軍方後來也是調集了所有的主力,中日雙方有107萬人在小小的淞滬戰場會戰。

在亡國滅種的危機下,年輕氣盛的孫元良立刻率領部隊前往戰場,而且果斷的搶占閘北火車站、八字橋等要地,並且立刻與隨之趕來的日軍在八字橋發生交火。

孫元良的部隊很凶悍,不僅主動向虹口日軍司令部發起進攻,之後還與日軍的援軍部隊僵持于閘北陣地整整76天,雖然付出巨大犧牲,但日軍未能攻破其陣地。

此戰中國粉碎了日軍三個月亡華的幻想,鼓舞了全體國民的信心。不過,日軍終究還是強大的,國民黨主力幾乎被打殘,被迫撤退。

在此關鍵時刻,孫元良的部隊負責斷後,其中就誕生了著名的四行倉庫英雄團——謝晉元所率領的524團。

謝晉元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威風,也使得孫元良大受褒獎,之後他又獲得了雲麾勳章,被提拔爲72軍軍長。

除了兩次淞滬會戰以外,孫元良又參加了南京保衛戰。

——這場戰役總體的結果是失敗的,從最高指揮官唐生智到底層的作戰單元全部都是一團亂麻,堂堂南京城居然隨便被攻破。

在這一悲劇中,孫元良的88師卻一反常態,成爲了唯二打的出彩的部隊之一。

88師在淞滬會戰中幾乎被打殘,所以補充的都是新兵,但他們依舊頑強著守衛著中華門與雨花台。

面對日軍的戰車,飛機,大炮,步坦協同的瘋狂進攻,這支部隊從12月9日到12日一直死死的釘在陣地上,後來到12日正午才被迫退出雨花台左翼陣地。

但孫元良卻依舊不肯撤退,他又帶著2000多人在中華門繼續與敵血戰 ,一直打到唐生智下令撤退。

此戰,孫元良的部隊損失慘重,三個旅長陣亡了兩個,6個團長陣亡了一半,營長陣亡了11個,連排長以下官兵有7000余人犧牲。

正是付出如此巨大的犧牲,孫元良才換得了南京保衛戰中國民黨最後的臉面。

再然後就是抗戰末期的表現。那是1944年春天,日軍發起了豫湘桂戰役,蔣介石再一次一潰千裏,傷亡多達百萬人,蔣介石的世界五常的身份遭到了國際上的恥笑。

在如此危急關頭,孫元良又一次立了大功。

當時他已經是第二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兼二十九軍軍長,他帶領部隊一路逆水行舟趕路,兩次阻擊日軍于黑石關,之後又阻敵于白臘坡與甲撈河裏臘一線。

不僅扭轉了國民黨的敗師,而且還趁機收複了獨山,成爲了豫湘桂戰役中僅有的亮點,讓蔣介石在丟了臉面的同時保住了底褲,孫元良也因此獲得了蔣介石親自頒發的青天白日勳章。

在豫湘桂戰役之後,日軍已經無力回天,很快國民黨部隊大規模反攻,孫元良率領部隊也展開了桂柳之戰,先後奪取了多處重地,還收複了廣西的首府柳州,最終掃蕩了廣西全境的日軍。

以上,就是孫元良的能力。

從北伐一直打到抗日戰爭勝利,孫元良能打,也敢打,尤其是其部隊付出巨大犧牲的情況下,還能堅持抗戰,這種作戰能力和精神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培養的。

所以曆史上謠傳孫元良只是個非將軍是絕對不對的,此人是有能力的,而且能力還不小。

二、第二部分:孫元良的問題

講了這麽多孫元良的能力,那麽我們必須要聊一聊他的問題,畢竟如果他全都是正面形象,就不會有飛將軍的罵名了。

那麽孫元良的問題在何處呢?說實話還真不小,甚至他被槍斃都應該。

第1次臨陣脫逃。

那是第1次北伐時期,孫元良打得非常拼命,作爲第一軍第1師第1團的團長,孫元良一舉拿下了南昌城,取得了卓越的戰功。

可剛剛取得成功後,他就因爲年輕氣盛,甚至都來不及布置防禦,一頭紮進了妓院裏,這就是X到失聯的由來。

在他享受繁衍之樂時,敵人很快反撲,精神狀態不佳的孫元良根本來不及組織反擊,只能眼睜睜看著南昌城丟失。

本來他應該快速組織部隊反攻,可這位大牛人居然只身逃跑,部隊都不要了。

此事一度引得蔣介石勃然大怒,當衆宣布:“這孫元良簡直就是黃埔軍校的恥辱,他要是還敢回來,我一定將他立刻槍斃,以正軍紀。”

第2次臨陣脫逃。

在當年的南京保衛戰中,孫元良的部隊雖然付出了天量的損失,可這位指揮官卻喪失了最後的勇氣。

根據《孫元良逃生記》記錄,孫元良曾多次想要逃跑,結果被宋希濂盯住,對方警告他,如果敢逃跑,直接爆了他的腦袋。

孫元良曾一度十分苦惱,不知該如何是好。

與此同時,唐生智又將阻擊敵軍的重任交給孫元良,要他戰到最後一刻。孫元良整個人都心態崩了,于是他表面答應了,背地裏卻還在想逃跑......

那麽該怎麽繞開宋希濂的威脅,最終他想了一個妙招。

一次外出,孫元良讓司機將他送到一個地方,然後將司機趕走自己喬裝打扮,坐黃包車七繞八繞去了一個妓院。

原來這個妓院的老板娘是他的熟人,孫元良先是拿出了4根黃金,然後又拿出了一把槍,要求老板娘收留他,否則就請他吃槍子。

在黃金與槍的威逼利誘下,老板娘最終接納了他,幫他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刻。

孫元良最終躲過一劫,可是他的部隊沒了指揮,就只能各自爲戰,雖然這支部隊在當年打得很凶猛,但也的確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如果有孫元良在前線堅持到最後一刻,恐怕他們能減少些損失,或者說打得更好。

在南京淪陷後,蔣介石召集諸多大佬在武昌開會。開會之初,馮玉祥就拍了桌子:“72軍軍長孫元良到哪去了?”

蔣介石還想給這位親信擦屁股,說:“孫元良可能被日本奸細綁架了。”但馮玉祥根本不聽,然後隨身拿出了證據指出孫元良跑妓院裏面躲了起來,要求衆人嚴查孫元良。

在馮玉祥的步步緊逼下,蔣介石也是氣的發抖,但他真的不想把這位親信交出去。

偏偏此時汪精衛又來插了一手,他也指出:孫元良的事情是小事,但是行爲卻影響到了整個軍紀,必須要嚴肅處理。

一時間整個會議室的高級指揮官都在喊著要殺人,蔣介石陷入到了國民黨高官的口水之中。

第3次臨陣脫逃。

相比較于前兩次跑路,第3次跑路,孫元良真正成爲了飛將軍。

當時正值淮海戰役期間,粟裕以一己之力把偏師打成了主力,完全搶了東野的任務,並且快速消滅了國民黨的王牌黃百韬軍團,包圍了黃維兵團,迫使杜聿明陷入到絕境之中。

作爲一代名將,杜聿明清楚的知道,現在要做的不是去救黃維兵團,而是保住國民黨最後的種子。因此他一開始就下了命令,要求孫元良等兵團快速突圍。

可是曆史上發生了精彩的一幕,蔣介石“空投手令”,逼迫杜聿明去救黃維。

正因爲這一命令,邱清泉等人最終難逃一死,但神奇的是,孫元良似乎預料到了蔣介石會空投手令,所以他要求所有人切斷電話線,不顧一切的逃跑。

結果,孫元良所部被全部消滅,但他本人硬是從亂軍之中逃了回來。經過這麽一遭,孫元良坐實了飛將軍的稱號。

三、第三部分:孫元良爲何沒有被殺?

通過前面的內容可知,孫元良三次臨陣脫逃,就足以被千刀萬剮,尤其是最後一次逃跑,連杜聿明都不敢跑路,他卻違背了軍令,難道真就有免死金牌嗎?

事實上,孫元良之所以沒有被殺是有很多原因的。

在第1次逃跑的時候,雖然他丟失了南昌城,可他的確是心腹之將,軍事能力很強,再加上他在黃埔隊伍裏面人望很好,長得又很帥,又是蔣介石的老鄉。

所以蔣介石也不忍心殺他,真的把他當成了自己人。

到第2次逃跑時,雖然整個高級指揮室都要殺他,蔣介石都被迫松口要暗殺他,但是,孫元良的叔叔救了他一命。

正如前文所說,孫震是川軍的高級指揮官,在國民黨內部很有實力。當時蔣介石正在與他進行博弈,孫震選擇主動投降,讓侄子孫元良繼承自己的位置。

如此孫元良又躲過了第2次災難,而且反而還高升了......

到第3次跑路時,其實這已經不能怪孫元良了。

因爲他知道國民黨是個什麽爛組織,此時的熱血早就已經冷卻了,再加上面對粟裕這樣的戰神,他直接就投了。

尤其是當年蔣介石“空投手令”那一段,孫元良簡直不要太熟悉,所以他才會跑的那麽的果斷和無恥。

綜上所述,孫元良是一個很複雜的人,他在北伐和抗戰過程中立下了大功,而且還是被李大钊先生認可的高級人才。

但是,他又多次發生有辱軍人人格的事情,丟臉丟到了包括馮玉祥和汪精衛等人在內全部都要殺他的地步。

按理來說,一個人不會擁有這樣複雜的性格,但事實卻真的發生了,這的確有些不可思議。

但也有學者認爲,孫元良的戰功有一部分是他的部隊打的,例如他逃跑以後新兵部隊爲南京血戰,謝晉元爲上海血戰。

還有,他早期是一個熱血青年,但這個熱血青年過于自負,自負之後就有一種自毀的傾向,所以才會有第1次逃跑。

再後來,他浴血奮戰,付出了太大的犧牲,可能心理出現了一些問題,對于戰場沒有的那種勇氣。尤其是後來的國共內戰,根本不是爲了國家而戰,那更加不會拼命了。

最後就是蔣介石這個人的不地道,的確會把一些能臣名將逼瘋,孫元良部投共也算是對得起蔣介石了。

0 阅读:270

咪西米西

簡介:未蔔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