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位頂級專家指出:中美博弈中,美國有一個重大戰略失誤

翠彤評過去 2024-06-29 13:57:06

在如今的中國,說起“專家”這兩個字,很多人都會嗤之以鼻,認爲那就是一群靠販賣觀點、嘴皮獲得美好生活的人。

此話有些絕對,“專家”這群體,向來良莠不齊,既有優秀的各行各業的人士,也有徒有虛名的庸才。

在世界範圍內,有不少國際關系方面的專家,其中,美國有兩位專家,被圈內人,甚至圈外人廣泛認可。

第一位專家就是“亨利▪基辛格”,這是美國前國務卿。第二位頂級專家就是“法裏德▪紮卡裏亞”。

前者,自然不需要我多說,專家的成色非常足,既有實踐,又有理論,還有鮮明的觀點。而後者,是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主播兼資深評論員,是印度裔。

這兩位專家,在思想觀點上常有沖突,各執一詞,但是,他們也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在中美博弈中,美國有一個重大的戰略失誤。

1、美國兩位頂級專家:中美博弈,美國有一個重大的戰略失誤

懂王特朗普在2017年上任之後,看中國是一百個不順眼:中國不僅悄然崛起,綜合實力漸漸逼近美國,而且相對美國是絕對的貿易逆差。

這不能忍!

于是,特朗普于2018年開啓了對中國的制裁,舉起了殺傷力極大的“經濟大棒”,比如,禁止某些中國産品出口到美國,提高一些中國産品進口到美國的關稅等等。

說實話,當時的特朗普是非常瘋狂的,不僅對中國使用了了“關稅大棒”,順帶著,連一幫小兄弟也不放過,比如對歐洲、日韓等國,也打起了“關稅牌”。

在特朗普實施“關稅”這牌前,有美國的經濟專家提醒特朗普:對中國進行關稅制裁,並不是好方法。美國對中國的逆差過大,主要是美國國內的消費力大于生産力,本質和中國無關。

這位經濟專家的提醒是有道理的,美國逆差的根本原因就是:制造業疲軟,且很難回流。

提高關稅,貌似增加了中國産品出口美國的難度,實際上,美國人對一些中國産品高度依賴,提高關稅就是提高了價格,美國百姓還是受害者。

但是,無腦的政客們,爲了特朗普的舉動大喊支持,包括民主黨的高層們,比如查克舒默,就認爲制裁的好。再比如佩洛西,她也發表過言論:必須對中國采取強有力的、明智的和戰略性的行動。

總之,特朗普對中國強硬發動了貿易戰,得到了廣大的支持和認可。

但是,一些看清楚大勢的人,對特朗普的行動表示了質疑。

基辛格

基辛格和紮卡裏亞都得出一個共同的觀點:美國缺乏全面的對華戰略,這是重大的戰略失誤。

對這一點,新加坡外交專家馬凱碩是深深認同,並認爲這是美國最大的戰略失誤。(馬凱碩《中國的選擇》)

在大家看來,特朗普政府在沒有制定全面的長期戰略的情況下,就陷入了一場巨大的地緣政治戰爭。

專家們說得到底對不對?

面對中國,美國真的沒有長期的戰略嗎?

2、中美之間,到底發生過什麽大事?

①、中美之間的淵源實在太久,八國聯軍進北京,就有美國參與。

1900年的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城,就有美國。

它們和其他七個國家一樣,踩在大清的腦袋上,分得了一部分賠償款。

不過,後來在清政府駐美公使梁誠的努力爭取下,美國不僅退回了庚子賠款,還不再要大清的賠款。但美國有要求,退回的款項要用在教育、醫療上。

于是,就有了後面的清華園。

②、二戰時期,美國和中國一起抗日。

二戰時期,日本的鐵騎肆虐我華夏大地,我中國全體軍民一致對外、頑強抗日。

1941年年底,日本膽大包天地偷襲了珍珠港,將美國拉入了二戰的戰局。

于是,此後的美國、中國開始一同抗日,美國在太平洋牽制了大量的日軍,還給國軍支援了大量的武器裝備。

日本投降之後,美國一心支持國民黨,企圖在中國獲得更多的利益。但是,“押寶”押錯了,最後勝利的是解放軍。

因爲中國共産黨和蘇聯走得更近,美國又處處支持中國的逆子台灣,就此,兩個國家處于兩個陣營當中,不相往來。

③、合作的蜜月

七十年代初,美國爲了制衡蘇聯,有意和中國和好,而中國爲了對抗霸道的惡兄蘇聯,也有意和美國交好。

1972年尼克松訪華,簽訂了《中美聯合公報》,這讓中美合作的序幕慢慢拉開,那塊橫在兩國之間的冰塊,開始溶解。

七十年代末,隨著鄧公訪美,中國和美國的合作蜜月期正式開始。

那時候,兩國關系真不錯,中國看中了美國的資本和技術,美國看中了中國的巨大市場。

④、克林頓不是個好人,頻頻對中國使“壞”

1993年,克林頓擔任了美國總統,這是個年輕有爲的總統,能力不是一般的強。

但是,此人敏感地意識到中國的潛力,開始爲難中國了,他舉起了制裁的大棒,在經濟貿易、知識産權、核擴散等領域,開始爲難我們。

在台灣問題上,美國邀請李登輝訪問美國,將第七艦隊派到台灣海峽,制造台海問題。

1999年5月,美國的導彈擊中了我南斯拉夫大使館,三名中國記者犧牲在東歐大地......

總之,克林頓這個民主黨人士,對中國並不善意,開始有意識地打壓中國了。

⑤、小布什期間,中美之間還算說得過去。

小布什剛執政不久,在南海,我飛行員王偉的戰機被美國人撞毀,王偉犧牲。

隨著中國和美國合作的增多,中國對美國逆差增大,美國要求中國升值人民幣。爲了避其鋒芒,中國選擇了接受美國的要求,幾次升值了人民幣。升值人民幣,雖然有風險,但中國整體控制的不錯,沒有出現日本簽訂“廣場協議”帶來的惡果。

小布什期間,中美兩國之間還是不錯的,最重要的是,美國進兵阿富汗、開戰伊拉克,如此,極大牽制了美國的注意力,這讓中國得以順利發展。

在小布什執政的晚期,爆發了金融危機,中國慷慨出手。

⑥、奧巴馬前期,中美曾共同抵禦金融危機。

2009年年初,奧巴馬上任了,因爲要解決金融危機留下來的爛攤子,奧巴馬的第一任期內,和中國的合作還是較多,對中國的評價也比較好。

但是,第二任期開始後,奧巴馬對中國開始了有意針對了,並抛出了“重返亞太”的口號。重返亞太做什麽?不就是遏制中國嗎?

奧巴馬當總統的時候,拜登就是副總統。

⑦、特朗普時期,開始對中國大力制裁。

特朗普時期,開始對中國大力制裁,因爲他感到了深深的危機,中國在用120碼的高速向美國靠近。

不過,特朗普時期,因爲一心想著重新實現美國的輝煌,對盟友們也不客氣,這對中國來說不是壞事。

⑧、拜登,各種制裁中國了。

如今的美國總統拜登,已經開始瘋狂地制裁中國了,打壓中國的高科技公司,禁止高科技技術流入中國,限制一些重要的合作等等。

總之,拜登並不是“瞌睡喬”,這人才是蔫壞蔫壞的主。

盤點中國和美國過去的點點滴滴,美國時而親密合作,時而各種打壓中國。

這是不是說明,美國對中國確實沒有長期的“打壓戰略”呢?

3、中美博弈中,美國確實沒有對華的全面戰略嗎?

(1)從表面看,中美博弈近3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確實如此。

通過近30年看,美國對中國的態度,時好時壞,共和黨執政時稍好一些,民主黨執政時,反倒抵制更厲害一些。

這也說明了,之前大部分時間裏,美國兩黨對華的戰略是有不同的。貌似,缺乏長期的持續的對華戰略。

(2)近30年,美國對華的戰略變化,是受幾個因素影響的。

美國對華的戰略變化,是受這麽幾個原因影響的。

一是,兩黨輪流執政,讓同一個對華戰略無法持續。

二是,受到戰爭等的影響,美國對中國的態度會有明顯變化,比如,小布什期間,就因爲兩場戰爭,對中國缺少針對性了。

三是,有時候爲了經濟發展,美國會放下對中國的打壓和抵制,比如面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美國和中國大力合作。

(3)現在帶往後,美國對華的戰略會形成一個“長期打壓”的狀態。

從2017年特朗普上任到現在,共和黨和民主黨各自執政了近四年,這近八年,無論是特朗普也好,還是拜登也罷,對中國的打壓和制裁戰略未曾改變,一個比一個狠,一個比一個毒。

這說明,美國兩黨已經形成一個共識:無論是哪個黨執政,對華戰略再無大變化的可能,就是持續的打壓和制裁。

法裏德▪紮卡裏亞

基辛格兩人表達觀點時,美國在之前的博弈中,確實沒有持續的長期對華的戰略,克林頓也好,小布什也好,奧巴馬也好,前期的特朗普也好,都是如此。

但是,現在的美國兩黨已經形成了對華戰略的基本共識,那就是:只要有一絲空間,美國都很難放過制裁和打壓中國。

美國的慣用策略是:組織西方大國一起來制裁和打壓中國,以後將依然如此......

前路漫漫,風險無數,我們要在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沒有明確大國支持的情況下,14億人緊緊團結起來,爲了祖國的偉大複興奉獻出屬于自己的力量,不要搗亂,不要給國家添堵,不要拉國家後腿,我們要配合國家把握住難得的曆史機遇......

18 阅读:7033
评论列表
  • 2024-06-30 06:57

    這種專家有神經病,他們不是誤判,而是缺缺少智慧和對中文化的了解,它們跟本就不了解中國人的思維永遠也不可能了解,這就是華夏文明的獨到之處

  • 2024-07-04 23:07

    這裏不得不說一下“國運”這個問題,就在美國發現中國即將崛起准備出手時,爆發了“911”事件,出于反恐的需要美國不得不與中國合作八年。到了2008美國再次准備動手時,它國內又爆發了經濟危機,又不得不找中國施以援手,于是中國又有了八年高速成長期。直到川普上台,又拖了一年多制定戰略,這才真正全面與中國對抗,可惜中國已經獲得了比黃金還珍貴的十七年發展空間,再也不是那個可以任人揉捏的病夫了。這是不是說明“國運”就在東方大國呢?

    照亮 回覆:
    過去的時間沒有必要過多關注,有了經驗和總結即可,我們怎樣應對未來應是主要課題,最主要的是對內部管理,對破壞國家安全穩定、出賣國家利益的人和組織給予堅決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