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民工,白天紮鋼筋晚上練篆刻,10年後被人大畫院破格錄取

楊愛軍 2024-06-28 15:29:48

紮鋼筋的工人和篆刻家。

一個是在炎炎烈日下揮灑汗水,一個是在書房從事人文藝術,這樣兩個看似毫無聯系的職業卻在一個人身上共存。

他叫黃九西,他的身份既是農民工,也是知名篆刻家。

在熾熱的陽光下,他在建築工地上搬運鋼筋,盡管每天只賺一百多塊錢,卻承擔起了整個家庭的重任。

夜幕降臨時,他沉醉于藝術篆刻,在方寸之地雕刻著自己的夢想。

十年的篆刻生涯,從初中文憑的農民工到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的篆刻家,黃九西用自己的雙手雕刻出了一段傳奇人生……

工地上的藝術家

在浙江平湖一間不起眼的出租房內,一個赤膊的中年男人正沉醉于雕刻手中的印章,坐在桌前專注地工作。

這是黃九西的熱情所在,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有著雙重身份:白天,他是一名爲了生計辛苦勞作的建築工人;夜晚,他則化身爲才華橫溢的藝術家。

下午兩點,室外溫度逼近四十度。熾熱的陽光照耀在明晃晃的工地上,黃九西全副武裝,頭戴嚴密的安全帽,手套著棉線手套。

在烈日的炙烤下,汗水迅速地從臉頰上滑落。

他面前堆放著一批未加工的鋼筋,這些鋼筋經過高溫烘烤後,溫度接近50度。

“黃九西和工友們手持一捆捆鋼筋,不停地進行切割、彎折、再切割。據黃九西透露,他們每天至少要處理8噸鋼筋。”

黃九西戴著厚厚的手套,盡管如此,他的雙手依舊布滿老繭。面對沉重炙熱的鋼筋,他的雙手幾乎每天都會被燙起水泡。

汗水沿著臉頰滴落,使他的眼睛難以睜開,但即使如此,他手上的工作也絲毫不能停頓。

鋼筋工是他賴以生存的職業,再苦再累他也必須堅持下去。

出處:浙江日報,鏈接附于文末

多年前,妻子不辭而別,她這樣做是爲了自己,也爲了正在上學的女兒,更是爲了這個瀕臨崩潰的家庭。

然而,這位爲生計而辛勤勞作的農民工,每晚仍然全力以赴地練習篆刻,十年來始終如一。

熱愛成就夢想

提到黃九西與篆刻的緣分,得追溯到他的童年。黃九西是安徽人,小時候家境貧困,初中畢業後便辍學務農。

然而,童年的黃九西對書法有著濃厚的興趣。初中時期,他最喜歡的課程就是書法課,每次上課他都會認真聆聽老師講述書法的起源與技法。

他後來開始自我練習,逐漸重新愛上了篆刻藝術。在黃九西看來,書法與篆刻有著密切的關聯。

即使後來不再上學,他仍然無法忘記學校教授的書法。盡管沒有老師指導,他便自購書籍,自學書法與篆刻。

1993年,黃九西從老家來到平湖打工。他爲人忠厚老實,工作時既認真又勤奮,毫不畏懼辛勞和疲累。

在休息的時候,他總是埋頭練習自己鍾愛的印章。剛開始打工時,黃九西每個月的收入只有三四百塊錢,但他通過一年的省吃儉用,最終用800元報了一個書法培訓班。

在衆人眼中,黃九西顯得十分“怪異”。工地上,牌友們常常利用閑暇時光聚在一起打牌聊天,談論日常瑣事。

然而,這些事情黃九西一點也不感興趣。只要有空閑時間,他便在桌上鋪開舊報紙,拿出隨身攜帶的毛筆蘸上清水練字。

黃九西的書法技藝非常出色,有時候會吸引工友們圍觀。有時候工友們會問他爲什麽每天都練字,這時黃九西總是腼腆地笑著回答說:“沒有特別的原因,只是因爲喜歡。”

正是這份喜愛,使得黃九西在篆刻的道路上堅持了十余年,日複一日地執著追求。

2005年,黃九西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結識了平湖著名的篆刻家和書法家張宏。

張宏在觀看黃九西的篆刻印章和書法作品後,立刻決定收他爲徒。隨後,黃九西正式開始了系統的篆刻學習。

爲了打好篆刻的基礎,黃九西每天無論多晚下班回家,都強制自己練習兩個小時的篆刻技藝。

在這十年間,他始終堅持不懈。

在不足20平米的簡陋出租屋裏,黃九西和他的女兒共同生活,房間和客廳被大塊簾子隔開。

簾子的另一側擺放著床、廚房用具和衣櫃等物品,這是他與女兒的生活區域,而這邊則是他熱愛之物的承載地。

桌子上堆滿了唐詩宋詞,篆刻工具雜亂無章,幾百塊篆刻石材散落在地面上。

黃九西的生活十分簡單,他的活動範圍主要集中在工地、學校和家這三點。每天下午7點下班後,他總是先去買菜,然後再去接女兒放學。

他安頓好女兒和家裏的事情後,開始坐在長椅上琢磨篆刻。

黃九西坐在桌前,手中握著一把鋒利的刻刀,面前擺放著一塊上好的青田石和幾張寫滿書法的宣紙,一坐便是幾個小時。

他曾說過:“無論白天工作多麽繁忙和勞累,只要晚上能坐在桌子前,他就會感到非常放松。”對他來說,這是每天享受生活的時刻。

黃九西的女兒非常懂事。她深知父親對篆刻的熱愛,因此從不打擾他。她也明白父親作爲鋼筋工的工作非常辛苦,所以每天都會最早到校。

黃九在西區等她放學時,她已經在門衛室待了好幾個小時。然而,她並沒有吵鬧,而是一個人安靜地在那兒寫作業。

每次考試,女兒都名列班級第一。更讓他自豪的是,女兒在他的長期熏陶下,對書法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一張長方形的桌子,昏暗的燈光下,父親和女兒相依而坐。黃九西在一端專心篆刻,而女兒在另一端認真寫作業,歲月靜谧安然。

篆刻人生

一個是黃九西,在工地上冒著火花,汗流浃背地工作;另一個是在出租屋內,手持刻刀進行篆刻的黃九西。

雖然生活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全部,但因爲他心懷理想和熱愛,致使他在生活中扮演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

由于篆刻是一項需要花費不少金錢的技藝,優質的石材和刻刀往往價格不菲,動辄上千元。然而,黃九西所使用的卻都是最普通的材料,有些甚至還是他的老師張宏贈送的。

爲了學習書法和篆刻,黃九西的日子其實過得非常緊張。每年除了固定的3800元房租外,還要支付女兒的學雜費。

爲了省出錢來練習篆刻,父女倆必須在吃穿用度上節省許多。

黃九西表示,他在工地每年賺取5萬元,其中2萬元都花在了篆刻藝術上。然而,幸運的是,黃九西的付出得到了回報,他通過不斷練習,使篆刻技藝得到了顯著提高。

據老師張宏所說,“黃九西是我見過的最勤奮的學生,如今他的篆刻水平已經達到了頂尖和二流的行列。”

2015年,終于迎來了“中國人民大學畫院西冷名家書法印研究與創作班”向他敞開大門的時刻。

8月,黃九西接到了來自人大的錄取通知書。

這一年他已年滿49歲,從開始拜師學習篆刻到接到通知書,整整過去了十年。

從農民工到熱衷于篆刻的“篆刻匠”,再到逐步成爲圈內知名的“篆刻家”,黃九西一路走來的艱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一位49歲的鋼筋工人,擁有初中文化,竟然成爲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這在普通人看來簡直是個不可能的奇迹。

然而,對于黃九西而言,他卻執意以理想與熱愛打破桎梏,將奇迹化爲現實。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