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聞趣事】男子在地攤淘到絕世寶劍

鼬不同 2024-05-06 22:10:59

在曆史的長河中,總有那麽一些人,他們以獨特的眼光和堅定的信念,在平凡的生活中創造出不平凡的故事。馬承源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在文物界熠熠生輝的傳奇人物。

上世紀 20 年代末,馬承源出生在浙江鎮海三北鎮方馬村。他從小聰慧過人,對知識充滿渴望。盡管家庭條件並不優越,但這並沒有阻擋他追求學業的腳步。他順利考入上海大夏大學曆史系,從此與曆史和文物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大學期間,馬承源就展現出對古董的濃厚興趣。他常常在課余時間流連于古董攤子之間,還“淘”到了不少古錢幣。這些經曆不僅豐富了他的知識儲備,也培養了他敏銳的洞察力和獨特的鑒賞能力。

大學畢業後,馬承源進入上海博物館工作。他從最基層的館員做起,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才華,逐漸晉升爲保管部組長、青銅研究部主任。在 57 歲那年,他終于成爲上海博物館館長,成爲中國文物界備受矚目的人物。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香港成爲文物的集中地。許多盜墓賊將文物盜掘出來後,賣給古董販子,再由他們偷偷運到香港進行販賣,導致我國大量文物流失海外。爲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文物,上海博物館經常派工作人員前往香港公幹。而這一次,馬承源也來到了香港。

在結束工作後的一天,馬承源獨自來到油麻地的古玩街。這裏熱鬧非凡,各種古玩字畫琳琅滿目。然而,大多數在老板們口中所謂的“寶貝”,在馬承源眼中不過是些赝品。他笑著搖搖頭,繼續沿著街道前行。

突然,他在一個無人問津的小地攤前停了下來。這個地攤上擺放的物品並不算多,大多是“古劍”,有真有假,涵蓋了各個朝代。其中,一柄青銅短劍引起了馬承源的注意。如果他的判斷沒錯,這柄短劍的造型和款式與“天下第一劍”春秋越王勾踐劍極爲相似,極有可能是同一時期的産物。

馬承源心中暗喜,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他“不經意”地拿起這柄劍,詢問老板售價。老板可不是一般人,他一眼就看出馬承源對這柄劍很感興趣,而且馬承源衣著得體,一看就是個有實力的買家。于是,老板獅子大開口,要價 200 萬港幣,並聲稱這是“好貨”。

200 萬港幣在當時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使馬承源已經是博物館館長,也沒有這麽多錢。但爲了保住這柄劍,馬承源與老板展開了一番討價還價。經過一番激烈的交鋒,他終于將價格談到了 150 萬。然後,他交付了一些定金,讓老板等他回去籌錢。

馬承源馬不停蹄地趕回博物館,向同事們說明情況。幸運的是,浙江杭州鋼鐵集團決定資助馬承源將這柄劍收回國內。1996 年,這柄劍終于回歸故裏。

經過上海博物館多位專家的聯合研究,確認這把地攤上發現的短劍乃是越王勾踐之子鼫與的劍。劍身上刻有 8 個大字“戉王戉王、者旨於睗”,因此被命名爲“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

此劍雖然沒有越王勾踐劍那麽出名,但它的制作工藝同樣精湛絕倫。最重要的是,這柄劍曆經 2400 多年的歲月洗禮,依然完好無損,不鏽不蝕,散發著寒光。經過專家們的測試,它鋒利無比,能輕松劃破十層紙,而且劍鞘齊全,纏缑完整,是同一時期出土的劍中獨一無二的存在,怎能不讓人驚歎!

當年專家們對這柄劍的估價在 5 億至 10 億之間,相比 150 萬港幣的收購價,確實是一次“撿漏”。要是那位古玩老板知道了這柄劍的真正價值,恐怕腸子都要悔青了。如今,“戰國越王者旨於睗劍”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館。

馬承源先生的傳奇並未就此結束。他憑借著自己卓越的眼光和對文物的熱愛,又在各地的古玩街發現了西周時期的晉侯鼎、春秋時期的龍耳尊、魯原鍾,以及東漢時期的嬰座熨鬥等大批珍貴文物。他以一己之力,爲保護這些文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馬承源先生的故事,不僅是一段關于文物的傳奇,更是一個關于堅持和熱愛的故事。他用自己的行動诠釋了對曆史和文化的尊重,也爲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們銘記這位偉大的文物保護者,傳承他的精神,共同守護我們的曆史文化遺産。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