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話科創丨在4.2平方公裏的世界級濱水區,科創“依河而興”

速科技 2023-12-29 18:03:12

城市發展,得水而興。透過落地窗,落日余晖照進蘇河灣中心,穿城而過的蘇州河在栉比如鱗的樓宇間蜿蜒流淌。這幢今年啓用的寫字樓,已吸引一衆頭部、科創企業入駐。

蘇州河,這條上海人的母親河,經過近30年的綜合整治,已成爲了藍綠相間的生態“繡帶”,成爲了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也成爲了孵化科創生長的加速器。

《靜安話科創》系列訪談節目第三期邀請蘇河灣(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韓益,入駐功能區的知名制藥企業阿斯利康全球研發中國中心總裁何靜,上海技術交易所總裁顔明峰,在蘇州河畔看科創“依河而興”的發展規律,解碼世界級濱水區如何賦能科創生長。

科創的靈感在濱水空間裏活力生長

靜安蘇河灣,因河而生、依河而興。占地面積4.2平方公裏,濱水岸線全長6.3公裏,串聯起總量50萬平方米的曆史建築,是上海中心城區獨有的“一河兩岸、中西合璧”濱水活力中樞。

今年7月靜安區打響“藝術蘇河”品牌以來,一條沿著蘇州河的“藝術City Walk路線”廣爲上海市民們津津樂道。依水而居、曆史感厚重的環境,能爲藝術家們帶來更多發散性思維和想象力,吸引著藝術機構經營者不斷在蘇州河畔選址。

藝術如此,

科創的生長規律亦是如此。

百年前,水系爲貿易提供了物流通道;知識經濟時代,濱水區成爲技術創新和産品創新的策源地;如今進入創意經濟時代,濱水區更是優秀創意的發源地,水起到啓迪靈感、賦能創意的作用。

“藝術與科技都需要非常多的靈感,在宜居宜業的環境中,創新的靈感活躍度才會更高。”韓益在訪談中分享。

河流是奔流向前的,是靈動的,保持開放與包容,廣泛借鑒全球水岸城市濱水地區的有益探索與實踐,依托一河兩岸的區位優勢和親切宜人的濱水環境,在城市更新的不斷賦能之下,“十三五”以來,蘇河灣功能區累計實現稅收收入近600億元,並保持兩位數增長;億元樓宇18幢;跨國公司地區總部21家;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集聚,高新技術企業60余家,國家級孵化器及市級科創基地等各類品牌創新載體10余家。

“無界”會客廳爲科創提供集成式服務

縱觀全球城市濱水空間更新實踐,凝聚多元要素都是發展的重要條件,增加交流密度,通過各産業間交叉和融合的催生創新。

近年來,蘇河灣功能區經過數年的發展已形成一定的産業發展基礎,在科技服務業方面快速布局,引進了一批科技服務龍頭企業,集聚了金融投資、人力資源、法律服務等知名專業服務機構,逐漸形成科技金融服務業快速發展、專業服務業優勢突顯的科技服務業集聚區,爲科創的發展提供了技術、孵化、資金等方面的強力支撐。

在蘇河灣區域,我們有全國首個人力資源産業園區,440余家全球知名的人力資源企業能夠滿足科創企業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法律、廣告服務等方向的産業布局能夠服務一家科創企業各個發展階段的需求。而當科創企業成果轉化需要市場時,區域內的商貿企業又能爲他們提供應用場景。

在韓益看來,蘇河灣對于科創企業的助力並不局限于從“0到1”的啓迪,更多的功夫在“從1到1000”的賦能,在商業模式、管理思維、市場應用等多維度爲科創企業提供生長的土壤,爲科創企業構建了集成式的服務平台。

蘇州河邊,“無界”的交流已成爲科創企業紛至沓來、紮根在蘇河灣“會客廳”的重要因素,在這裏,不同的企業在持續的交流碰撞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不斷地拓寬著業務的發展領域。

科創企業融合集聚加速産業良性循環

對于蘇河灣産業多元“無界”融合的“城市會客廳”定位,全球制藥公司阿斯利康將全球研發中心落子靜安後深有感觸,在這裏,科創發展的良性循環如同活水一般奔流,生生不息。

來到靜安蘇河灣我們員工數量已經翻番,並且吸引了非常多高學曆的人才和有海外學習和工作經驗的人才。

在何靜眼中,從無錫到張江,從張江到靜安,阿斯利康的全球研發總部落戶靜安區後,更好地將創新和研發、合作、國際化結合在了一起,資源整合更高效。

兩年前的第四屆進博會前夕,靜安國家孵化器與阿斯利康共同打造上海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iCampus正式投入使用。

如今,上海iCampus已吸引了近20家生物醫藥創新企業入駐,成爲了靜安打造蘇河灣世界知名、全國領先的新興産業創新發展先導區、應用融合示範區的樣本。

在這裏,醫藥細分領域的邊界不斷被打破,紛至沓來的人才借助政府、功能區的載體,將自身的視野從一家企業拓寬至整個健康産業鏈。

如今,蘇河灣地區

已集聚了衆多生命健康産業,

全球藥企50強中有超過1/3

落戶在毗鄰蘇河灣區。

區域內科創的成果春種秋收,不斷進行著良性的循環。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輻射帶動作用強的融合集聚效應,助力著蘇河灣區域進一步調整優化産業結構、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加速科創成果落地産業化應用,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

爲科創成果的孵化插上金融翅膀

科創的發展需要不斷匹配相應的金融服務,創新成果轉化的過程需要注入金融“活水”。

科創是高風險的,而資金實際上是需要確定性的,需要平台、服務和政策配套,形成一個科創金融的生態圈。

顔明峰在訪談中指出,科技創新的長周期屬性和金融資本的短周期屬性本身是不對稱的,需要專業的平台來協調,幫助科創的成果轉化跨越初期的“死亡鴻溝”。

曾經,多個“新中國金融第一單”在靜安誕生,如今,靜安蘇河灣正在打造一座“金融總部灣”。區域內國泰君安、達晨資本、上技金服等一批金融投資機構,不斷爲科技創新型企業開辟新的融資渠道。

“在推動科創企業和金融資本機構溝通對接的過程中,蘇河灣功能區就像橫跨蘇州河的橋梁一樣,一頭連接著企業,找到他們的需求和痛點,一頭連接著資本。”韓益解釋。

據悉,靜安區科委、蘇河灣集團多次邀請政府産業主管部門、金融資本機構相關負責人,舉辦“靜創蘇河灣——企業家資源荟”等活動,爲區域內科技企業解讀産業扶持政策和投融資渠道,並爲企業發展指點迷津。

顔明峰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靜安區當前正在打造蘇河灣世界級濱水區,發揮專業服務的核心優勢,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引進、培育一批研發創新能力強、高成長性的創新型科技企業入駐,推動更多創新技術走向市場,從奔流不息的蘇州河奔流而向全世界,加速科創成果落地産業化應用。

0 阅读:7

速科技

簡介:速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