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孝是怎樣煉成的?——不要成爲家庭系統的迎合者

我是智能取經人 2024-02-14 05:56:13
謝爾登·卡什丹在《客體關系心理治療》曾寫道:你過去一定是拼命地努力去做一個你母親可以輕視且折磨的孩子,因爲你一直都害怕如果不這樣做,你對她來說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很不幸今天故事的主角小Y就是他原生家庭中的迎合者,也可以說他是家庭情感的垃圾桶。大年初五,隨著風雪中汽車引擎的發動,小Y帶著老婆孩子流著淚駛離曾以爲傲的“和諧”家庭,事情的起因很小,小到可能過段時間會被大家遺忘,但用他的話講,這是他積郁成疾的火山大爆發。 農村過年都喜歡走親戚,大年初二,他帶著老婆孩子到了嶽父母家,他表哥幾乎每年同一時刻到他家小住。臨走時,妻子說了一句:忘記把咱們屋子收拾一下,騰出來給表哥用。Y其實心裏知道她的意思,這是一把懸在他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母親又要把他們的鋪蓋給表哥用了,Y安慰道:沒事兒,放心吧,鋪蓋的事兒已經跟媽說過無數次了,而且去年也沒拿出來用,今年也不會的。她憂心忡忡道:去年那是因爲我們把鋪蓋藏到櫃子裏了!Y愠怒道:說了不會就不會了,這都多少年了媽早就知道我的習慣。小Y是處女座,常年自己在外工作與家人兩地分居,早從大學開始就不允許任何人碰他的床鋪,哪怕再鐵的同寢室舍友也不行。妻子小L從小到大都比較精致,在自己家都一直有自己專屬的被子和洗漱用品包括臉盆,毛巾等。這個問題他已經無數次跟母親解釋過,而在Y的母親眼裏他的習慣是在外面養成的壞習慣,他妻子的習慣是因爲她嫌棄他的家人,她瞧不起她這家人。 然而小Y的信任終究還是錯付了,當天晚上客人走後,當Y把鋪蓋鋪上了溫馨的農村大土炕時,他瞬間渾身起了雞皮疙瘩無比的癢,長頭發【Y的老婆是短發】、汙漬好幾處,這是潛意識裏的應激反應,他真的無能爲力。他偷偷地跑過去問母親【怕妻子知道引發婆媳矛盾】是不是又把自己的鋪蓋給了表哥一家用了,母親憤怒而大聲地道:你怎麽毛病那麽多,就你幹淨還嫌人家不幹淨【Y說其實他知道母親這是說給L聽的,因爲她以爲是L在挑毛病】?小Y默默無言,從櫃子裏拿出床單默默換上,母親屋裏傳來:自己換下來的床單明天自己到河裏洗幹淨了!就這樣不僅妻子也知道此事,埋怨他事兒多,婆婆肯定又以爲是我讓你換的。小Y無言,因爲他不想再讓事情發酵,他渾身癢了一夜,幾乎無眠。 第二天早飯時,小Y又從飯碗裏挑出一根頭發,默默地扔進了垃圾桶,此時,L可能覺得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能夠隱晦地告訴婆婆昨天不是她想換床單的,就開玩笑道:Y就受不了頭發,昨天鋪被時,就看到幾根長頭發就偏要換床單。Y母親又一次憤怒道:他就是毛病多,自家人還嫌棄。Y覺得很委屈,對他而言,同用被褥就相當于同用牙刷,此時,過去種種一起湧上心頭,自己不愛吃姜,Y母親做什麽都放姜,因爲在她眼裏,這是壞習慣一定要改過來;自己每次從外地回家,母親總是炒土豆絲,她以爲他愛吃,殊不知那是因爲他怕母親自責假裝的愛吃,因爲母親根本不知道也似乎從來不關心他愛吃什麽......這次他再也沒忍住,委屈憤怒一瞬間就這樣爆發了。跟母親吵了起來,接著就出現了開頭的一幕,本應合家團圓、其樂融融的佳節,他卻發動了汽車離開了家。 說到這,小Y喝了一口酒,沉思了一會兒接著說:從小到大,我永遠是家裏的情感垃圾桶,盡管父母嘴上總是說,比起姐姐我們更寵愛你,可在我眼裏,所謂的寵愛就是爲我買了婚房,從此之外,在我的家庭裏女兒更像兒子,而我只不過是生理學上的兒子,情感中我更像“小棉襖”的角色,大學期間我每天一個電話給家裏,聽著母親的家長裏短唠叨,卻從來沒有得到他們的關心和愛。因爲我姐姐和父親都是暴脾氣,母親念叨幾遍,引來的就是一場爭吵。而母親的忍耐全給了父親和姐姐,在與母親的關系中我才是那個忍耐的人,這也是長期以來我們家生態系統的行爲模式。年輕的父親不務正業,人家是幹一行愛一行,他是幹一行向往另一行,小時候家裏自然爛包一樣的家境,不管村裏人瞧不起,甚至自己的親戚也不時地冷嘲熱諷。從小我就聽著母親如“數家珍般”的抱怨和委屈,“我一定要比家裏的哥哥姐姐們強,我要比他們掙錢多”這個“偉大”的志向自小就在我心中萌了芽。姐姐脾氣隨了父親,如同一個不定時炸彈,不知道哪一句話就會引起她的暴怒,婚後更是無數次氣哭母親,這時候母親就像找閨蜜傾訴般電話找我傾訴,不論我是在工作、學習還是談戀愛都必須放下手頭事兒來安慰母親,因爲我怕她想不開,當時的我覺得天下最委屈的就是母親,全世界都欠她的,我一定要好好補償她。帶著這種內疚的心理,從小到大我從來沒有自己想做的事兒,我要做的事情都是母親想讓我做的,做任何事兒都只有一個准繩——母親不能生氣,要以我爲傲,從上學到工作,我都是讓父母最省心的,大學是985,工作是500強,向來對家裏只報喜不報憂,一面獨自的打著吊針,一面跟父母說一切都好,甚至于婚後在婆媳矛盾中,我也總是站在母親這一邊,每次與妻子的吵架都是因爲母親,或是她的一句話或是她的一句抱怨,而我姐則是讓父母操碎了心,高考失利家裏照顧她的自尊心,花錢找人到外地複讀,報考志願剛夠本科的分數,全家總動員翻著家譜硬攀八竿子打不著親戚,就是要到大城市讀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家裏給生活費,工作換了一個又一個,每一個都有不順心的地方,又是父母到處找人送禮、安排,在家亂發脾氣,呲爹罵娘,沒人敢吱聲,父母一面在我面前數落著姐姐的不是,一面又給姐姐盡心安排著一切,姐姐婚後脾氣稍微好了一點,每天一發的頻率變爲三天一發,父母反而很開心,覺得姑娘懂事了成長了。說著說著,小Y伏在桌子上哭出了聲,男兒有淚不輕彈,此時這個七尺男兒真到了傷心處。 從跟小Y的交談中,我深切體會到了他的壓力和孤獨,因爲自己小時候家境不好,有點報複補償性地想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家庭條件。常年在外與家人兩地分居,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孤單、對家人的思念無人體諒。原生家庭中母親的抱怨,父親和姐姐的暴戾,自己長期的壓抑,使得他性格中無法避免地存在自卑和懦弱,他只有不斷努力,不斷的奮鬥,不斷的向外求才能對抗內心的自卑和懦弱。而和母親的情感關系中,婚前他是他母親的情感依托,是她情緒的迎合者,結婚後母親也沒能及時從這種關系中脫離,還一直以爲他還是她的情感垃圾桶。殊不知結婚就意味著兒子從原生家庭中的逐漸脫離,向自己組建的小家庭的撲進。對他而言,在情感生活裏他是孝子,但他的孝是“愚孝”,他沒有及時表明夫妻關系才是家庭關系中的主旋律,婚後依舊想既做好丈夫,又做好兒子兩處逢源的不切實際。 從生命的價值觀來看,孩子永遠欠父母的,還不起。我曾看過一篇文章談到了四種病態的維持人際關系的方式,分別是權力的遊戲、依賴的遊戲、迎合的遊戲和性感的遊戲。而“愚孝”者所使用的即是第三種病態的方式——迎合的遊戲。導致迎合的核心原因是恐慌,迎合者之所以只奉獻不索取,是因爲他們擔心一旦開始索取就會令關系疏遠甚至斷裂,小Y一直想得到家人的關系和重視,一直想要在原生家庭中有話語權,自幼以來對父母持續了很久的渴望——“請你們把愛分給我一點吧”——因爲一直沒有實現而變成了一個魔咒,導致一個人會一直執著在這個沒有實現的願望上。爲了實現這個願望,他願意在成年後做出更大的奉獻。渴望實現童年一直沒實現的願望,于是,我們會看到大量的這種例子:那些最被父母忽視的人成家後,常常嚴重犧牲配偶和自己孩子的利益,對父母百依百順,卻依舊喚不回父母的重視和愛。這時,作爲奉獻者的這些人,會對父母有很多不滿,進而爆發家庭戰爭。 所以,明智的愚孝者,應當放下改變父母的渴望,接受無論如何父母都不會更愛他的事實,一旦接受了這個痛苦的事實,愚孝行爲就可以終止了。
0 阅读:5

我是智能取經人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