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橋專欄:收音機的真正殺手是什麽

談古論今收音機史 2024-05-01 20:14:48

文:康橋 作于2003年

暑期,我常逛商場。但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收音機櫃台前門可羅雀。我不禁和售貨員聊起來,售貨員告之:“現在用收音機的人多數是大學生,暑期都回家了。下學期一開學,就有很多新生來買收音機了。”我陷入了沉思——暑期應不應該成爲收音機的銷售淡季?收音機應不應該只是“大多數賣給學生”?

痛定思痛,我不由把焦慮的目光投向了收音機賴以生存的環境上——廣播質量。我們的廣播到底怎麽了?

一、部分廣播嚴重忽視了中國最大的潛在用戶群——農民

記得若幹年前,農民兄弟家家戶戶都有有線廣播。就兩根廣播線、一個開關、一個怎麽聽也不算Hi—Fi的壓電陶瓷喇叭。可就是如此簡陋的設備,讓他們聽得如癡如醉,君不見,他們蹲在自家門檻上邊吃飯邊聽那咿咿呀呀的地方戲,專注勁兒不亞于小學生上課;興致來了,還放下碗筷,咿咿呀呀地跟上一段兒,投入勁兒不亞于梅蘭芳。

後來有線廣播拆了,換成“無線匣子”(其實就是單收調頻廣播的收音機),可聽的人少了。農民兄弟都說——“節目難聽”!確實,現在還沒有全國聯播的、專爲農民兄弟開設的電台。就是部分現存的“農友節目”也是形同虛設——農藥、化肥廣告+投訴回音+流行音樂。怪不得農民編了順口溜來諷刺:“廣告滿天飛,買了真叫虧;回音各家推,廢話一大堆。”

年初,我在農村支教,在某個星期裏,總能聽到村裏的大喇叭響起令人哭笑不得的廣播聲:“現在是‘農民最喜歡的歌曲節目’,今天給您播放的是蕭亞軒的《Kiss》……”一陣憂傷的歌聲隨風飄來:“……你身邊是否還是那個她,取代我在你醒來吻你嗎?……後來每個失眠的午夜時分還不願意後悔……”一位大伯氣得胡子發抖:“什麽亂七八糟的‘氣死’(Kiss)?這妞子是吃得太飽了!跟我去下田累一累,看她還會不會失眠?”我並不是說蕭亞軒的《Kiss》不能唱,可也不能在這裏唱呀!

中國的農業人口占全國總數的百分之九十,失去了這些聽衆。廣播就由“少數人向多數人提供服務”變成“少數人向少數人提供服務”,廣播也就失去了普及的基礎,這是一件多麽悲哀的事啊!

二、部分廣播節目主持人素質不高

主持人的主要任務是在廣播節目和聽衆之間架起一座心靈的交流溝通橋梁,使聽衆能從收聽廣播節目中獲得知識,受到教育,得到啓發,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可是,現在有極個別廣播節目主持人的素質的確差強人意,連最基本的普通話都不准確,念錯字、白字的更是屢見不鮮。最令人失望的,還是缺乏廣播人應有的專業智慧。這一點在互動節目中暴露的最明顯。

1. 語言貧乏

開頭是:“某某某您好!這裏是某某電台某某節目,我是節目主持人某某某,請說。”

然後是:“嗨,哦,啊,是,嘿,好,白白”

最後是:“謝謝某某的參與,謝謝!我們再來接下一位聽友的來電……”

如此虛假的套話,幾十年如一日,天天如此,居然還在聽友面前瞎吹:“我的主持特點就是言簡意赅,最大限度地給聽友傾訴的空間……”少惡心!這種主持人我們都能幹!——普通話不准確沒關系,可以美化爲“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使聽友仿佛感到家鄉的親人就在身邊……”

2.喧賓奪主

個別主持人大概是難得有上場的機會,平時憋得慌。一開始就說個沒完,好不容易讓聽衆有了發言的機會,一件事兒還沒講完,又搶過人家的話頭,滔滔不絕起來……結果另一頭的電話挂了好久,他才醒悟過來,用“電話斷線”來掩飾尴尬。

更可氣的是,極個別節目爲了“營造氣氛”,一個主持人不夠,再來一個。結果,整場都是他們在說說笑笑,插科打诨。甚至開一些庸俗的、無聊的玩笑,把自己當成主角、明星;把聽衆當成配角、道具。說一句不尊敬的話——動物園裏的猴子……

3.指鹿爲馬

在點歌節目中,由于電台不可能擁有全部的歌曲,因此有時侯換播歌曲。這是可以理解的。但部分主持人一沒有認真理解點播人的用意,二沒有熟悉歌詞大意,隨便用一首歌替換,結果弄出了許多笑話。

最常見的就是同事祝福婚姻時,電台卻播放《無言的結局》,林淑容唱道“……想你想你想你,最後一次想你。因爲明天你將成爲別人的新娘……”讓人莫名其妙——是前任情人的吃醋告白,還是別有用心的惡毒詛咒?

上個月,表弟考入大學,給恩師預約點播《好大一棵樹》,結果變成了周華健的《孤枕難眠》。到底是勸慰孤身一人的恩師再娶師娘,還是暗示恩師:學生已學業有成,准備成家立業?

還記得前年給過80大壽的祖父過生日。我請一家電台播送一首祝壽的歌。當晚,那家電台居然播出了:“我親愛的小馬車呀,你就是太頑皮……”令人噴飯!

4.反應遲鈍

不可否認,有極個別變態的人,以捉弄電台節目主持人爲樂。應該說,在這一點上,主持人處于相當不利的地位:施害者身份是隱秘的;受害者是公衆人物。這就要求主持人具有相當的急智——臨場應急的能力。

一位在廣播站上班的朋友曾告訴我這麽一件事,有一男子惡作劇,要求點一首《愛拼才會贏》給他所謂的哥哥“焦委”,主持人竟然不知是計,順著圈套往裏鑽:“有一位姓焦的男士想送一首《愛拼才會贏》給他的委哥……”幸虧導播發現得及時,馬上刪掉!

還記得我小時侯,就知道有大名鼎鼎的葛蘭、劉蘭芳。現在,廣播節目主持人多如牛毛,可有幾個能給人流下永不磨滅的印象?唉!

三、部分節目質量嚴重下滑

1. 沒有特色

廣播作爲一種傳媒,和電視、報刊、網絡相比,有著自己顯著的特色。遺憾的是,部分廣播電台爲了節約開支,過分壓縮一線的采編隊伍,沒有了自身的獨特視野,也失去了廣播的特點。只好來個“大雜燴”——從電視、報刊、網絡摘抄一些東東以饔聽衆。更有甚者,幹脆長時間直播電視伴音(這樣下去,根本就不需要能接受電視伴音的收音機了)。

2. 導向錯誤

廣播是輿論工具,就具有導向作用。我反對板著臉孔,說一些空洞的理論;也反對不關心弱勢群體,只爲有錢人服務;更反對不問民間疾苦,大唱“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廣播要不要講究輿論導向!贊頌真善美,鞭笞假惡醜;支持高尚、積極、向上的,反對下流、消極、頹廢的;是媒體的義務和責任。但有一些談話節目內容極端無聊,反映的基本上是三角戀的故事——我愛你,你不愛我;你愛他,他不愛你;他愛我,我不愛他……對像三角戀、婚外情等雖然法律上沒有明確的處罰規定,但這些東西是受到道德輿論譴責的,真不知道大肆播出這些內容,有什麽益處?而對于平頭百姓最關心的就業、收入、醫療、教育等話題,播出的內容卻涉及甚少,有實用價值的更是鳳毛麟角。

3.“利”字當頭

廣播電台要生存、要發展,缺乏資金是不能的,做一些正當的廣告,無可厚非。但問題在于目前廣告太多太濫,質量低下。

從報時開始:某某集團爲您報時。(笑話,這個某某集團不爲我報時,我就不可能知道時間了?)

節目開始:本節目由某某提供贊助。(可以接受)

節目中間插播贊助商廣告(短一點的沒意見。若插播幾次廣告的時間和播送節目的時間成了1∶1簡直令人狂暈!)

節目最後:謝謝聽衆,謝謝某某公司贊助。(又是一個笑話。節目做得好,功勞在贊助商?)

如果說這些都已習以爲常,見怪不怪,那麽,一些和《新聞法》《廣告法》打“擦邊球”的廣告更是讓人作嘔——最常聽道的莫過于部分治病廣告了。

我們當地從晚上9點到11點,調頻節目除中央台以外,其他的大多在賣狗皮膏藥:最多的是治X病、皮膚病、泌尿系統感染;其次是治陽X早X陰虛;第三是治青春痘痤瘡;其他的有治缺鉀鈣鈉鋅鐵錫鉛銅汞銀鉑金……節目外包裝很漂亮:有的叫“某某健康咨詢”,有的叫“W哥熱線”……請來的皆是副主任級以上醫師……內容大同小異:都是先講一通某種疾病的巨大害處,接著接聽“患者”電話(不知道有多少是真患者,聽說現在有第361行——醫托),“醫生”總是說:“啊,您說的這種情況就是我們主治的某某症,要服某某藥……”我的祖父曾經打電話對他們說自己腰膝酸軟,電話那頭的“主任”一口咬定是“那個過度”!可憐我祖母早已過世幾十年,何來“過度”之說?!

去年我帶新教師去廈門考察,晚上集體活動——逛商場。當我見到心儀的德生BCL—2000時急忙要求營業員開機,並讓她把音量調到最大,想聽聽失真度,結果宏亮優美的聲音傳出:“您知道男人最大的痛苦是什麽嗎……還您男兒本色!一粒有效……”身邊那麽多新教師面面相觑,弄得我好不尴尬,想對她們解釋,又怕越描越黑——這才是我的“難言之隱”啊!

當今的主流傳媒工具有三大類:1以看爲主:報刊雜志;2以聽爲主:收音機;3看聽結合:電視、互聯網。

電視的優勢在于看聽結合,最符合人們學習和娛樂的生理、心理習慣;收音機只能聽,這是最大的劣勢。

電視和收音機的後使用投入較低:前者——電費(+有線電視收費);後者——電池費用。就算打個平手吧。

收音機的優勢在于:接收容易、攜帶方便、不需外接電源、總體價格低廉。在這些方面,電視機就相形見拙了。雖說早就有用電池供電的小屏幕液晶彩電,但總體價格還是偏高。

應該承認:電視確實是“台風”,所過之處,所向披靡,對其他傳媒造成極大壓力。但電視是否能“取代”收音機?我個人認爲——不太可能。君不見:在發達國家,電視傳媒那麽發達,但用收音機的人還具有相當數量。在大學生宿舍,電視和收音機也是“和平共處”。就說普通家庭,我還不知道有誰家因爲買電視機而把收音機扔了或送人了;也沒有聽說過誰家是因爲擁有電視機而不再買收音機了。

我覺得懸在收音機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有三把——嚴重的電磁汙染、低劣的廣播內容、新媒介的巨大沖擊。但我認爲第二把劍最具有殺傷力!因爲收音機是用來聽廣播的,失去了優秀的廣播節目,收音機也就失去了人們的青睐。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誰能告訴我——我們喜歡的廣播節目爲什麽一去不複返了呢?

編輯+配圖:收音機評論譯介 來源:廣播論壇

由衷感謝“康橋”前輩的分享!

0 阅读:15

談古論今收音機史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