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七一”之際,上海一位97歲的黨員以特別黨費形式捐贈百萬。

曆來論史 2024-07-02 14:18:20

97歲的郝家潤一位上海的離休幹部被甘肅的抗震救災行動深深觸動!新年伊始他做出了一個無私的決定打算將自己的百萬積蓄捐給國家。一封親手書寫的信承載著他的心意,送到了上海警備區虹口第六離職幹部休養所希望能爲國家建設貢獻一份力而這筆錢是他一生積蓄的見證。

郝家潤在即將迎來七一時親手將一份特殊的黨費交付給了幹休所。他心態平和坦言。“從無到有黨養育了我衣食住行、看病就醫,樣樣照料。如今領取的工資也是黨的恩賜。到了這把年紀別無所求只想盡黨員的一份責任!”他的舉動只是樸素地履行了一個共産黨員的基本承諾。

褪色的黃牆簡陋的桌凳,補丁摞補丁的衣物——走進虹口鬧市深處郝家潤的家仿佛穿越到往昔。靜默的房間唯有那些斑駁的老照片和沉甸甸的紀念章輕輕訴說著一位曆經風雨的老戰士的故事!

山東蓬萊走出了郝家潤14歲的他投身革命洪流16歲便鄭重宣誓入黨。從戰場到和平跨越抗日烽火、解放風雲,再到抗美援朝的壯烈他的足迹遍布大小戰役一生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

剛踏入膠東抗日根據地他在蓬東縣委的學習班裏,邂逅了《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産黨》、《新民主主義論》和《論持久戰》等經典。這些著作打開了他的視野讓他初識黨的核心使命。他汲取了在敵後開展群衆工作的智慧隨著對抗戰局勢的深入理解,內心的疑惑逐漸消散前行的方向更加明朗。

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裏黨組織對這群年輕的生命傾注了特別的關懷。糧食匮乏的根據地珍貴的紅苕和稀飯總是優先端到我們這些“小毛頭”面前。寒冬時節老同志們身著薄衣,把僅有的一點溫暖留給了我們。夜裏他們甘願躺在寒風能穿透的地方,而我們則被安置在避風的小窩,安然入夢。這樣的記憶溫暖而深刻。

郝家潤的日子仿佛停留在過去舊居承載記憶,破舊家具訴說著歲月,就連身上的衣物也布滿時光痕迹。搪瓷缸與皮箱陪伴他度過四十載風雨,而今的客廳依舊抵擋著空調的誘惑。毛巾上洞眼累累即便五塊錢能換新,他也甯可珍惜每一分。張阿姨那位照顧他日常的保姆不禁感歎這位老人仿佛是一位與時代脫節卻固守初心的長者。

郝家潤的生活簡單得近乎清貧這可能根植于戰火紛飛的歲月,也可能是那十載援藏時光的烙印!西藏初期的日子惡劣氣候與艱難環境交織物資匮乏每一天都是對生存的挑戰時常面對的便是衣不足、食不果腹的境況!這樣的經曆塑造了他堅韌不拔的性格也讓他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

郝家潤生活中樸素得令人驚訝他常言。“飯食填飽肚子就好衣物蔽體便行,床鋪溫暖能眠便足矣。”這樣的節約精神他也言傳身教,期望子女們都能秉持“簡單生活”的原則。

幹休所裏一場以勤儉建軍爲主題的活動正熱烈進行郝家潤的名字頻繁出現。他巧妙地將藥品盒變廢爲寶鋪平成爲記事的小紙片。就連工作人員走訪後遺留的空白紙張他也悉數珍藏歸還。礦泉水瓶只要沒喝完他必定擰緊留待下次再用。而他的報紙讀罷不僅不丟,還會鄭重其事地交給兒子,讓知識繼續傳承……這樣的故事讓人不禁思索節約的意義和生活的智慧!

郝家潤夫婦被譽爲幹休所的“模範搭檔”他們的故事充滿溫情。退休後兩人慷慨解囊,援助災民幫扶貧困,更成爲三位困境兒童的守護者。孩子們的信件像時間的腳印,頻繁地落在郝家潤的手上報告著學業的進步。他輕撚信紙分享道。“那個來自三林的孩子總會定期向我們彙報他的學習情況。每次看到他們茁壯成長我和老伴心裏都樂開了花。”這樣的事迹溫暖而勵志讓人感動。

年過古稀的他外表看似與現代脫節內心卻充滿時代敏銳。每天《參考消息》《解放日報》等報紙總會擺滿他的書桌一杯淡茶,一盞泛黃的台燈陪伴他沉浸于閱讀的世界時光靜靜流淌!那些翻閱過的紙張上紅色藍色的標記如思想的痕迹躍然其上。而一本本布滿字迹的舊筆記本更是記錄了他點滴的心得體會知識的火花在筆尖綻放。

郝家潤夫婦多年前已堅定地決定捐出自己的遺體,一切手續皆由他們親自辦理。2016年郝家潤的老伴離世他依照約定,完成了老伴的遺願,同時他也默默准備著自己的捐獻。這位擁有81年黨齡的老人常常感慨他的生活與成就源于黨與人民的恩賜,期望在生命的盡頭仍能爲社會做出最後的貢獻!盡管黨齡悠長他卻始終謙遜認爲自己的奉獻還不夠,始終懷揣著繼續努力的決心。

1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