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主義的圖景,自由?平等?

抽屜電影 2024-06-06 06:40:05

對于美國來說,種族主義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話題,似乎每一個美國人對于種族主義都有很深的感觸,但是對于種族主義的來源卻大多數時候諱莫如深。這就慢慢的形成了一種風氣,說起種族主義人人都能侃侃而談,但是如何去解決種族主義,即使是喧鬧了幾十年,即使是有諸多的法律付諸于實踐,這對于種族主義或者是深受種族注意侵害的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卻大不如前。這又是爲什麽呢?或許大家都知道答案,或許大家都不願意面對答案。

《炎熱的夜晚》是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本片上映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卻榮獲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但是本片內容卻看上去並不是很有意思,甚至有些枯燥乏味。然而電影在種族主義塑造方面確實是領先了當代很多,就沖這一點,看看也無妨。

《炎熱的夜晚》講述的是一個陷入到小鎮謀殺案的黑人警官所經曆的一切的故事。一個原本路過小鎮火車站的黑人警察被認爲是這個小鎮上剛發生的一起謀殺案的嫌疑人,即使是這個警察在這個小鎮火車站停留的時間很短暫,但是因爲他是黑人,所有的人都覺得只有他才配得上謀殺案嫌疑犯。于是,一場鬧劇就這樣開始了。

黑人警察被告知烏龍之後,還被請求留下來破獲這起案件,然而在偵破案件的過沉重,黑人警察並沒有很好的待遇,任何人都會因爲他的膚色而跟他産生摩擦。帶著他辦案的白人警察卻漸漸的跟他之間産生了某種默契,兩個人最後隨著案件的偵辦而結下了友誼。然後故事就結束了。

這個平淡的甚至有些乏味的故事,毫無保留地爲我們展示了上世紀就殘存于美國或者說是美國一部分的種族主義,這種深深的刻印在每個人心裏的種族主義並不會因爲各項立法措施的頒布而有任何的好轉,反而是越發的嚴重了。

爲什麽這樣說呢?我麽可以通過片中的很多地方找到痕迹,首先就是過路的黑人被認爲是謀殺案的真凶,這是一種最直接的刻板偏見,即使是沒有任何的證據表明這個黑人就是謀殺案的主導者,但是膚色首先成爲了懷疑的有力證據,人們潛意識下下的行爲基本上可以代表一個人真實的內心想法,這個時候,大多數美國白人對于美國黑人的印象昭然若揭。

這些印象會改變嗎?當然不會,就好比有了立法之後,人們對于種族的歧視實際上是更深了,因爲有了法律的約束,人們的歧視行爲會有所收斂,而表面上的收斂不過是背地裏的加深。這一點本片也有所體現。當黑人亮明了自己的身份之後,他得到的不是支持,而是暗中的反對,人們畏懼他不是因爲他行得正,而是畏懼權威,畏懼法律,畏懼級別上能壓自己一頭的人,而不是黑人的正派以及辦案能力。

人們爲什麽這麽樣做?原因很簡單,歧視的本源沒有找到,也沒有人深究,這個時候,就一味的反歧視,最終的結果不過是反了這一頭,上去那一頭而已,對于種族歧視本身沒有任何的益處。然而要找到本源,美國人願意這麽做嗎?

大部分美國人是不願意的,因爲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讓自己的存在的合理性根基受到了撼動,美國人願意承認自己是外來的入侵者鸠占鵲巢嗎?自然不願意,因此,他們即使是去做一些隔靴搔癢的事情,也不願意在本源問題上過多的纏鬥,因此,種族主義並不會因爲法律的約束而有所改善,相反,法律的約束只會讓種族主義變得更加隱秘,且從美國白人的表面轉移到心裏。

爲什麽會有美國式的種族主義,或者白人式的種族主義,原因在于他們覺得自己具備天生的高貴性,因此,對于別的膚色的人群總有一種天然的傲慢,然而當這種傲慢被剝奪走之後,種族主義自然就不複存在了,要剝奪這種傲慢,僅靠著法律的約束只能是治標卻無法根除,然而要讓所有的白人在深層次領域認識到自己也不過是人類的一部分,而不具備天然的傲慢,我們所要顛覆的就有點多了,且目前在西方中心主義的文化敘事框架之下,這是不可能的,因此,新的替代文化框架的出現,才是拯救種族主義的良藥。

而對于本片來說,將種族主義融入到刑偵案件當中並沒有能讓觀衆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平淡的敘事並無法吸引觀衆的注意力,但是創作者的初衷可能在于將案件融入到種族主義當中而不是反過來,然而即使是這樣,本片依舊是乏善可陳的。因爲故事之間的結合並不巧妙,敘事過于平緩,但是片中的幾個角色卻演繹的非常好,這或許就是他們的真實的日常,除此之外,沒了。

……

你好,再見

0 阅读:69

抽屜電影

簡介:每天爲你推薦一部經典電影,風雨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