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最早與西方貿易的場所,是在濟南這條著名老街上

山東商報 2024-05-22 14:25:58

在濟南緯四路與緯五路之間有這樣一條巷子,兩旁老建築林立,充滿了曆史的厚重感與人間煙火氣,這裏就是萬紫巷。萬紫巷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年濟南開埠之前,百年時間匆匆流轉,如今的萬紫巷褪去了昔日的繁華,隱沒在現代都市中。近日,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走進萬紫巷,探尋曆史縫隙中的故事。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王遠 實習記者 郭钰穎 付英傑

甯靜

正午時分的萬紫巷略顯安靜,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從東面走入巷子時,巷口啤酒鋪老板王先生正在店門口乘涼。

“我這店已經開了三十年了,從小就生活在這裏。”王先生看著路邊繁茂的大樹,眼裏滿是回憶。“這裏以前特別繁華,以前這個地方還挂著萬紫巷這三個字,不過現在已經拆了。”在與王先生的交談中,一幅獨屬萬紫巷的繁榮畫卷漸漸浮現在記者眼前。

明清時期的濟南老城有處叫五裏鋪的“城中村”,因爲有一條泄洪溝在此經過,又逐漸改成爲“五裏溝”,而也因爲五裏溝附近有水灣和大量荒地,有不少商販和農民來此售賣他們的農副産品,還有的直接在此“安營紮寨”,久而久之形成了集市。又因爲交易都在淩晨開始,所以也被人們叫做“夜貓子市”。《老濟南商埠瑣記》中就有相關記載:“20世紀30年代前後,五裏溝有了衆多的店鋪,俨然形成了一個小商業區。”

公開資料顯示,1904年,濟南開埠,五裏溝以農戶村莊的形式保留下來,1905年,清政府令濟南政府將此處用爲外國人專用商場,德國人在此建造了一座四面長廊,定名爲“萬字巷商場”,也成爲濟南最早與西方貿易的場所。新中國成立後,萬字巷更名爲“萬紫巷”,意爲萬紫千紅,前程似錦,並一直沿用至今。

曾經這裏是濟南最大的綜合農貿市場,老商埠的“菜籃子”,各種肉類、蔬菜和副食品一應俱全。萬紫巷西街上還有濟南冷食糖果一廠,夏天制作雪糕、冬天制作糖果,街上小販穿行,十分熱鬧。

但如今,萬紫巷繁華不再,只剩一些物流、冷鏈的倉儲,還有和王先生一樣零散的商戶。“這裏以前多麽繁華,現在這樣太可惜了,希望能好好發展起來。”王先生衷心期望著。

涅槃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還在萬紫巷西街發現了一家漢堡店,店內裝修風格十分現代,遠遠看去與整條街有些格格不入。記者走進店裏時,恰好有兩名外國顧客來店裏就餐,店長用不太熟練的英語向顧客做了簡單介紹,然後熟練地走到廚房區制作漢堡。

店長考拉(化名)是名不折不扣的95後,看到萬紫巷轉型的商機後,考拉和合夥人一起來到萬紫巷西街開了一家漢堡店,因爲真材實料、美味實惠而廣受好評,漸漸成爲萬紫巷裏的網紅店鋪。

“很早就聽說過這裏的曆史,也很喜歡這邊曆史的氛圍感,加上房租比較便宜,我們就把店開在了這裏。”考拉告訴記者。

大學學習計算機專業的考拉,因爲對音樂和美食的熱愛結識了另外兩名合夥人,三人一拍即合,開下了這間小店。小店經營的時間比起萬紫巷漫長的曆史似乎微不足道,但承載了三人對未來和生活的希望。

萬紫巷城市更新項目公告對房屋征收範圍進行了明確規劃:冬至緯四路,西至緯五路,南至經二路,北至經一路。方案並擬將萬紫巷項目分爲南、北兩個地塊,南地塊擬將文保、曆史建築通過“征而不拆”方式進行征收,用于文創、餐飲、民宿、特色商業使用。北地塊擬進行適度開發,新建部分商業辦公樓。

盡管萬紫巷繁華不再,但百年曆史積澱依舊留在每個人心裏,經曆風霜的巷子不僅見證了濟南商埠的變遷,更記錄了城市的發展。萬紫巷不該被埋沒,也不會被埋沒。

2024年市中區政府工作報告顯示,市中區將適時啓動萬紫巷、大觀園東片區前期准備工作,實現上新街曆史文化街區全面升級和開街營業。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