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的王發坤爲國犧牲,妻子拒絕改嫁,28年後貸款爲丈夫掃墓!

熱看點 2024-03-28 09:24:11

1983年,謝晉導演執導了一部名爲《高山下的花環》的電影,這部影片是以對越自衛反擊戰爲題材的,其中主角梁三喜的原型就是在戰爭中犧牲的王發坤烈士。

王發坤是貴州威甯縣人,出身貧苦的他,因經常聽村裏的長輩們講抗戰年代的故事,心裏埋下了一顆當兵的種子。

1968年,22歲的王發坤終于如願成爲了一名軍人。入伍前,王發坤還在家門口種了一棵梨花樹。

原來此時的王發坤已經有了未婚妻李金花,這棵樹就是爲心上人栽種的,王發坤說:“想我的時候,就來看看這棵樹!”李金花含淚點頭。

到了部隊後的王發坤,是出了名的能吃苦,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已經是副連長了,軍旅生涯取得成就的同時,王發坤也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利用探親假的機會和李金花拜堂成親。

婚後,王發坤和李金花先後有了兩個兒子,爲了讓丈夫在部隊安心,身爲軍嫂的李金花成爲了家裏的頂梁柱,既要操持家務和農活,又要照顧婆婆和兩個年幼的兒子。

雖然辛苦,但因爲深愛丈夫,李金花從無怨言。當然,她也盼望著丈夫早日轉業,一家人可以整日生活在一起。

1978年,從軍10年的王發坤確定了轉業並已聯系好地方工作,接到消息的李金花別提有多高興。

然而,就在王發坤即將脫下軍裝時,中越邊境卻烽煙四起,進入備戰狀態的部隊急懂技術的士兵,領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王發坤

得知前線有需要,王發坤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轉業的機會並跟隨部隊來到了戰場。不過,爲了減少妻子的牽挂和惦念,王發坤並沒有將自己奔赴前線的消息告訴李金花。

就在李金花盼望丈夫早日歸家時,王發坤已經來到了槍林彈雨的戰場,而他的生命也開始進入倒計時的狀態。

1979年2月17日,王發坤和戰友們接到上級命令,務必要攻打下周登251高地,敵人爲了擊退我軍的進攻,瘋狂的開火,致使我軍損傷慘重。

在激烈的戰鬥中,王發坤不幸受傷,他咬緊牙關指揮戰士們撤退到安全地帶。混戰中,敵人再次投來一發炮彈。

炮彈即將落地時,王發坤一把推開了新兵羅順良,而他自己卻被炮彈擊中不幸犧牲,永遠地離開了他摯愛的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兒子。

得知丈夫犧牲噩耗的那天,李金花正在田地裏幹農活,當村民告訴她,家裏來了兩個穿軍裝的軍人時,李金花以爲丈夫有消息了。

哪曾想,他們帶來的卻是丈夫的烈士證書和800元撫恤金,那天是李金花生命的至暗時刻,送走軍人後,她哭了整整一夜。

幾天後,李金花又收到了丈夫生前郵寄來的包裹,裏面是一件軍大衣和一封信,在這封類似遺書的信上,王發坤說:

“如果我犧牲了,你可以改嫁,另外父親去世、家裏蓋房子,我總共和鄉親們借了3000元錢,一定要還上,人走了,但債不能賴!”收起信的李金花,又哭了幾天。

最終李金花選擇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她先是用800元撫恤金還了一些債務,對于其他債主,李金花承諾說:“王哥雖然走了,但債我一定會還上的!”

此後的日子裏,李金花一邊養家糊口一邊還債,很多人勸她改嫁,但李金花拒絕了,這輩子她只當王發坤的妻子。

到了1990年,李金花終于還清了所有債務,她對犧牲的丈夫說:“我沒有讓你失望,債務都還清了!”

除此外,李金花也將兩個兒子撫養長大,還爲婆婆養老送終,她知道這些都是丈夫的牽挂,自己一定要做好。

不過李金花心裏一直有遺憾,因爲家裏住在深山,當時信息又閉塞,她一直不知道丈夫埋葬在哪裏,帶著兒子去給丈夫掃墓的願望遲遲沒有實現。

轉眼到了2007年,李金花已經54歲了,過度的勞累使她看起來比同齡人要蒼老,臉上皺紋橫生,頭上也堆滿了白發。

李金花經常和兩個兒子念叨:“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去看看你們的父親!”她也讓兒子盡可能地去打聽丈夫的墓碑所在地。

那天,一封信郵到了李金花家,信是王發坤生前戰友寫的,除了問候他們外,也告知了王發坤被安葬在雲南屏邊烈士陵園。

可貴州到雲南的距離並不近,李金花家庭條件又差,路費錢都湊不夠,爲了盡快祭拜亡夫,李金花讓兒子去貸款2000元。

帶著這2000元,李金花和兩個兒子踏上了前往雲南屏邊的路。一路長途跋涉後,李金花終于來到了丈夫的墓碑前。

李金花不是一個善于表達情感的人,可看到墓碑上丈夫的照片時,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那天,李金花對著墓碑哭了兩個多小時,把過去28年的艱難、委屈和思念都哭了出來,兩個兒子也是落淚不止。

這次之後,李金花家的事迹也被媒體曝光,很多人知道了這位堅強的烈士遺孀,尤其是李金花的生活讓人很辛酸。

她們家住的還是極其破舊的老房子,一家人的生活也很拮據,甚至都沒有件像樣的衣服,許多愛心人士開始爲他們捐款。

2011年,當地政府爲李金花蓋了二層小樓,家裏的條件終于得到了改善,而爲了讓更多人了解丈夫生平事迹,李金花還在二樓留出一間屋子。

屋內陳列了王發坤從入伍到犧牲時的所有物品,創建了“王發坤烈士紀念館”,每當有人來慰問或是參觀時,李金花都會跟大家講述丈夫生前的故事。

與此同時,李金花還經常被邀請到學校等不同場合演講,主講的內容就是丈夫的事迹,以此來加大愛國教育。

李金花直言:“只要身體允許,自己會堅持,丈夫犧牲了,她也想爲國家出一份力!”這就是軍嫂的胸懷和格局。

讓人感動的是,爲了繼承丈夫的遺志,李金花還支持孫子去參軍,去走他爺爺未走完的路,看到孫子穿上軍裝那一刻,李金花落下了眼淚。

王發坤一家堪稱紅色家庭,相信接過爺爺鋼槍的孫子,一定會成爲優秀的軍人,而王發坤若是地下有知,也會深感欣慰。

在這裏,向王發坤烈士和軍嫂李金花致敬,他們一個保家衛國,爲祖國流盡最後一滴血,一個對感情忠貞,對家庭負責,他們才是最可愛的人。

1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