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蔡齊

愛愛曆史 2024-06-04 02:43:55

>>蔡齊,字子思,今山東平度人,北宋狀元、著名官吏,

蔡齊的曾祖父蔡绾爲平度縣令,其少年時成了孤兒,在外祖父家長大。時值宋王朝鼎盛時期,這爲勤奮讀書的人提供了空間,比如只要中進士,立即“釋褐”,即出任職官。

公元1015年,蔡齊進京趕考,因爲從小省慣了,所以選擇住差的旅店,吃的也是簡單的飯菜,期間卻書不離手,朗誦不停,往往讀書至半夜。宋真宗親自命題《置器賦》,全國的考生都是地方上的佼佼者,做出的試卷都不含糊。主考官從一萬份答卷中選了一些優秀試卷呈給宋真宗親閱,當禦覽到蔡齊卷中“安天下于覆,其工可大”的語句時,宋真宗興奮起來,說:此人有宰相器也。殿試時,蔡齊和前幾名並列于庭,主要是“察其行神磊落者”。宋真宗特別對蔡齊觀察入微,發現其“堂堂英偉,進退有度”,當即欽點爲第一,並連稱“得人”,之後又親自诏令金吾衛士七人,牽著蔡齊騎的馬,在京城遊街,以示對蔡齊的厚愛。後世狀元“跨馬巡街”之殊榮自蔡齊始。

蔡齊清正廉明、不避權貴、立朝守正、遠見卓識,史書評價其“爲政有仁聲”。

蔡齊在濰州任上時,果斷清理了一起拖延十余年、株連上百人的“刻僞稅印”積案,使十余人免死罪,大批無辜者得釋。蔡齊知密州時,連年大旱,其奏請朝廷減免租稅、開放鹽禁,使災民度過了災荒之年。

公元1035年,蔡齊升任禮部侍郎參知政事,也就副宰相,成爲朝廷的重臣。其時黃河潰決,朝議時多數大臣主張堵塞決口,恢複舊道。蔡齊則認爲舊河道以北地勢低窪,倘若順水勢疏導,既可以久免再潰之患,又能把貝州、博州等廣大地區改在黃河以南,于國于民都十分有利。蔡齊的主張被采納後,果然收到了預期的效益。

蔡齊還是當朝的伯樂,“生平喜薦士”。蔡齊所引薦的楊偕、郭勸、龐籍等人都成了北宋時期的名臣,顯示了蔡齊選賢用能的博大胸襟。

公元1039年,蔡齊病逝。大文學家歐陽修親自爲蔡齊做了傳記,範仲淹也親自爲蔡齊寫墓志。兩位頂級的高官、文豪出手,可見蔡齊的地位和威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