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記者問田紀雲“在國務院有何體會?”答:不怕碰硬,不怕丟官

每日一段大國崛起 2024-06-24 13:46:50

1982年11月下旬,擔任國務院分管經濟的副秘書長才一年多的田紀雲,根據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萬裏“多到農村看看”的指示,帶領國務院辦公廳幾名工作人員從北京出發到農村考察。

他們用一個月時間走訪調查了山東、河南、四川三省5地15個縣,真實地掌握了改革開放初期部分農村地區的一手情況。

這個時候正是大部分農作物越冬的關鍵時期,對于來年的收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國務院的領導同志之所以委托田紀雲做這次調查,也是因爲農業是國家發展、社會穩定的基石,農作物豐收了,大家才能吃飽肚子,才有力氣搞生産建設。

田紀雲一行人輕車簡從,自北京出發,很快抵達考察的第一站山東省聊城地區。他們路上所見,大部分農作物長勢喜人,包括小麥和棉花等經濟作物種的面積都有增加。

到處都是綠油油的麥苗,土地也“濕滾滾”的,說明農民生産積極,施肥和灌溉都比較到位,沒有令人們擔心的旱情,這讓生于山東、長于山東的田紀雲非常高興。

80年代的山東農村

走在這片自己熟悉的土地上,老鄉向他反映,今年麥苗的長勢是近幾年來最好的,而且每畝地的化肥和農家肥用量都比往年增加了10%-30%。

曾經新中國自己都不具備生産化肥的能力,50-60年代農民都要靠天吃飯,每畝地的作物産量有限,收成不好的時候除了上交給國家、集體的,自己吃飽飯都成問題。

從70年代開始,國家抓住和西方關系改善的機會,從美國、荷蘭、法國等國引進了13套生産合成氨和尿素的大型設備,這才讓化肥的供應量逐年增加。

走訪發現,聊城地區近96萬戶農民,近三年蓋新房的占了大半,菏澤地區153萬戶農民,近三年蓋了152萬間新房,差不多平均每戶一間。

國務院調研組到山東考察的一段時間裏,幾乎每天都遇到鄉鎮大集,大路上人多得成群結隊,連車都開不過去。

趕集的農民

有的時候他們也會下車加入到集市的人流中去,只見參加集市的農民臉色都比以前好了,女孩子穿得比較花俏,個個喜笑顔開。

一句山東農民當中流傳的順口溜讓田紀雲記憶猶新:“早上擡個糞,上午趕個會,下午上個地,晚上聽個戲,你說自不自。”

在農村全面普及,搞生産責任承包制還沒有幾年,農民和面貌就大變樣,98%的老鄉實現了增收,只有2%的收入下降。

當得知他們是中央派下來考察的“領導”之後,很多民衆一開始有所顧慮,但田紀雲說話做事都沒什麽架子,態度很隨和,因此群衆和他接觸一久話匣子也慢慢打開了。

他們最最擔心的還是現在對路的政策不連續,以後發生變化,日子才剛開始向好沒有幾年,萬一哪天又改了可就前功盡棄了。

1982年,田紀雲在中南海

在四川,公社裏開始把水田承包給社員,有的民衆很坦率地對田紀雲說:“我現在的心思還是水上的浮萍—沒有根,光說不變誰知道呢!”

還有的對他們說:“我們現在正在爬樓梯,你們可千萬不能抽梯子呀!”怕政策發生變化,怕剛分到的土地又被收回去,是群衆普遍的情緒。

在欣欣向榮的農業生産之外,田紀雲還看到了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流通體系不完善,農民生産出來的産品賣不出去。

主要是糧食、棉花、油料這些農産品增産了,但是政府安排下來的收購網點少,人員不足,業務生疏,導致很多來賣貨的農民要帶著鋪蓋在收購站前排隊,等上兩三天,乃至四五天才能交售。

從河南的淮陽、沈丘、周口,山東的菏澤、聊城,泰安,田紀雲到處都看到人山人海的賣貨長隊,甚至有的地方發生養的豬賣不掉,村裏只好自己給村民下達任務“派吃”的荒唐事情。

交運公糧的農民

這是農村的産品賣不掉,但從另一個方面看,還有農村急需的一些産品,包括化肥、農藥、建房材料、日用消費品,明明城市的産能已經過剩,卻運不進來,地方上甚至出現了假貨橫行的現象。

在聊城某村有人給田紀雲講了個笑話,說村裏有個老頭花15塊錢的高價從黑市買了瓶農藥,老太覺得太貴,二人吵架,老頭想不開就把農藥打開喝了一口,這才發現自己買的原來是瓶醬油。

田紀雲認爲,種種亂象的根源有兩條,第一條是農村的行政管理體制、經濟管理體制存在嚴重問題,導致城鄉分割,流通阻塞,生産重複等等弊端。

第二條是經濟利益分配不到位,中央和地方,企業和個人,部門與部門,批發與零售之間的經濟利益分配不合理,搞好流通的積極性不強。

農村發展了,可是卻沒有享受到城市發展的好處,而城市也享受不到農村的大量産品,改革産生的效益有很大一部分在無意義的內耗中被浪費掉了。

與地方負責同志們談農業問題

如果這樣的問題不能盡快糾正,將來可能造成更大的麻煩,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危害極大,這種強烈的危機感促使田紀雲決心立即向中央上書,直言時弊。

但是同行的很多人也有顧慮,因爲這麽一寫,就會體現地方上的領導管理工作不到位,甚至有流于形式,不思進取,搞表面文章的問題。

田紀雲不是不知道這樣寫的後果,但作爲共産黨員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實事求是,他也管不了那麽多了。

話再說回來,1981年初中央組織部特地調動他到國務院擔任協管經濟的副秘書長,就是看重他沒有“後台”,沒有背景,能秉公辦事,能客觀地反映情況,如果看到問題不說,他的作用在哪裏?

1983年初,他向上級提交了一份18000多字的《農村改革調查報告》,很快引起了高層領導的重視,新一輪的以搞活流通體制爲核心的農村改革隨即展開。

與萬裏交談

1983年6月,54歲的田紀雲升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務院秘書長、機關黨組書記,開始進入國家決策層。

縱觀整個八十年代,田紀雲在農業和農村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和心血,他大力支持發展農村商品經濟,建設鄉鎮企業,爲20世紀最後20年中國農村的建設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但是,在中國社會的思想依然在逐步解放的那段時間裏,田紀雲推動改革的阻力很大,受到的議論很多。

比如在農村劃出一塊地方給外商承包開發,就有人批評說這是“出賣國家主權”,要鼓勵發展鄉鎮企業,又有人質疑說“鄉鎮企業是不正之風的風源”,連搞廠長負責制都被扣上了“削弱黨的領導”的帽子。

對于把農村搞得太“活”是資本主義“複辟”的質疑,田紀雲毫不動搖地反駁說:“一個經濟繁榮的、人民生活大大改善的、蒸蒸日上的社會主義,人民能不愛嗎?”

會見外賓

他印象十分深刻的是:1981年剛到北京的那段時間,肉、蛋都是定量配給制,每人每月半斤肉,一斤蛋,他每到周末都要和妻子李英華掰著指頭算,下周還剩多少肉票,多少蛋票。

等到周六早上起來,他們別的家務都先放下,先去市場排隊,哪裏的人少先去哪裏排,等排上了再看賣的是什麽,不合適再到別的地方去排,就這樣買到的蛋大部分還是臭的。

這還是首都北京,如果換了別的地方,比如貴州、雲南這樣的邊遠省份,城市居民的肉、蛋供應更少,農民的生活更艱苦。

讓人民群衆的生活好起來,是黨帶領全國人民鬧革命、搞社會主義建設的初衷,因此,但凡是人民擁護的好政策都要堅持,所有損害人民利益的事情都要反對。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時間進入90年代初期之後,田紀雲在公開場合講的表態支持改革開放的話有些甚至引起了爭議,一些田紀雲的朋友還擔心地給他打電話,提醒他小心說話,免得遭到報複。

晚年在外地視察

多年後,田紀雲回憶說:“當年思想交鋒雖然很激烈,但我從來不擔心遭到報複啊……我在地方,在中央,一直是改革開放的堅定擁護者。共産黨員不該有什麽可怕的,大不了就是下台嘛。”

1993年,擔任了十年國務院副總理的田紀雲改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算是“退居二線”,在卸任時田紀雲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當時記者問他:“您在國務院工作的十多年,感受最深的是什麽?”

田紀雲沉思片刻後回答:“我最基本的體會是兩條,一是中國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二是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頓了一頓,他又補充說:“十多年來,我不能說我在一切工作中都做到了實事求是,但我具有維護實事求是原則的勇氣,不怕碰硬,不怕丟官,這是我引以爲自豪的。毛主席說‘五不怕’,我看有一不怕就行,不怕丟官就行。”

視察鄉鎮企業

這就是一位高風亮節,光明磊落,忠誠于黨和人民事業的共産黨員回顧自己一生時的內心獨白。

1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