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紙緣”-汪之雄收藏古籍之戲曲表演及京劇文化展覽啓幕

人民藝術 2024-07-01 18:06:01

中國最早的歌舞是什麽樣的?如何用漢字去記錄樂譜?中國聞名于世的雜技起源于何時?唐太宗李隆基爲何被奉爲戲曲始祖?探索古籍, 尋求答案。2024年6月16日,《“不解紙緣”汪之雄收藏古籍善本之戲曲表演及京劇文化展》,于北京大柵欄93號院博物館正式啓幕。借助藏家汪之雄先生珍藏的六十件古籍實物,在書籍的引領下穿越千年時光,我們一起追溯表演藝術及戲曲/京劇之本源。

本次展覽是大柵欄DAMa計劃的組成部分之一。DAMa理念由93號院博物館首倡,即“街區即博物館(District As Museum accessible)”, 是將整個街區視爲一個開放式的博物館,每家獨立的博物館相當于分展廳, 融合文化、藝術、科技、商業和社區,著重于呈現文化遺産的活態傳承和活化利用,幫助每一個走入其中的人發現一座城市美好的片刻。

印象93號院博物館

文字,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跨越時間距離, 消除空間的隔閡, 讓人類的思想瞬間交融。集合文字的書籍,讓智者的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飛翔”,飛向閱讀書籍的人們。

《禮記-樂記》,讓人淚流滿面

本次展出的藏品, 印刷時間跨越清代中早期、民國時期及改革開放前, 從古籍中搜尋線索,探索表演藝術的無窮奧秘, 藏品包括:《說文解字》解釋漢字“戲”的構成,《尚書》記載中國最早期歌舞的場景,《禮記》理解“音樂”一詞與人心的關系,《舊唐書》中的傀儡戲, 元曲中的《感天動地窦娥冤》等六十件。

本次展出的古籍均來自國內古籍善本收藏家汪之雄先生。汪先生出生在北京,清華大學畢業後在英國和香港投身金融投資業,回國後從事文化傳媒工作,現爲天使投資人,專注于泛文創領域。

汪先生有30年的古籍收藏經驗,古籍藏書總量超過16000冊, 秉承著對文化的敬仰,憧憬與古人進行對話, 汪先生實現了從收藏到傳播的轉變,“獨樂樂不如衆樂樂”。迄今爲止,汪之雄先生在全國,已進行了上百場不同主題的古籍分享活動,舉辦了超過十次的個人古籍展覽, 許多中外人士通過汪先生收藏的古籍實物,了解中國傳統雕版印刷之美和古籍善本中蘊含的東方智慧。

2024年春節,中拉友協活動

更有意思的是汪先生的祖籍是安徽皖南, 而京劇起源于, 乾隆年間安徽皖南安慶懷甯縣石牌鎮的“徽班進京”, 這次展覽有“致敬先人”的一層意思, 同時, 本次展覽的展出地 - 93號院博物館, 恰好在“徽班進京”的伶人的落腳地/京劇的發祥地 – 北京大珊欄八大胡同的中心, 其周邊有韓家潭,陝西巷, 大小百順胡同, 胭脂胡同, 徽班藝人, 融合了衆多其他戲劇種類的國粹“京劇”逐漸形成。 因而, 在此地展出京劇相關的典籍文獻, 更有一種“京劇回家”的意思。

譚家胡同20號,直接可以拍民國戲

參觀汪先生的典籍文獻展覽之後,大家也可以近距離體驗一下“京劇/文化胡同行”, 梅蘭芳的祖居, 譚鑫培故居, 程長庚故居, 李漁北京芥子園, 紀曉岚故居, 前店後廠的德壽堂藥店, 王回回狗皮膏藥發源地等, 均在93號院博物館周邊。

百順胡同的小樓

2024.6.16下午, 籌備已久展覽隆重開幕,朋友們頂著午後酷暑,興趣盎然地來到了93號院博物館, 觀賞汪先生珍藏的文獻。

老旦名家沈文莉和93號院主人蔺熠

策展人馬麗嘉, 統籌李丁老師, 西班牙友人

策展人馬麗嘉, 辛琦

藏書家/投資人 汪之雄

CCTV-6《世界電影之旅》制片人/主持人王甯彤

幾位來賓

策展人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博士馬麗嘉, 爲來賓導覽並介紹藏品

開幕式結束後, 大家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京劇發源地胡同行”(Beijing Opera City Walk)。

百順胡同

京劇發祥地石碑

紀曉岚故居

周邊到處是京劇相關的元素

開幕式的高潮部分是日落時分開始的“京劇表演”, 演出者大多數是北京高校的京劇愛好者(在校, 或是離校), 清韻社的兩位創始人柳攀先生和張鵬先生(現就職于金融行業), 是汪先生的清華師弟, 原清華京劇社的創始人, 本次開幕式也有幸邀請到北京京劇院老旦名家, 國家一級演員沈文莉老師(汪先生和沈老師相識于30年前的英國倫敦), 國家京劇院孟令西老師(青衣), 北京戲曲學校教師李末(老生),大家因古籍相聚, 以京劇會友。

沈文莉/李末《四郎探母》

清韻社社長, 投資人柳攀

國家京劇院孟令西老師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李末老師

首都高校青年京劇愛好者

“不解紙緣”, 汪之雄收藏古籍善本之戲曲文化展, 展覽時間|2024.6.16 - 2024.7.16

特別鳴謝:

總策劃:

蔺熠  93號院博物館館長

左貝貝, 93號院博物館

策展人:

馬麗嘉

辛琦

統籌:李丁,93號院博物館館員

典籍藏家:汪之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