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自然災害,全國受災面積有多大?

安安小小姐姐 2024-06-11 20:45:42

“三年自然災害”,又稱“三年困難時期”或“三年特別困難時期”,一般指1959年-1961年間,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出現了糧食供應緊張的現象。

結合曆年的人口出生率數據,我們還可以知道,這三年間,人口出生率,相對于前後幾年,有比較明顯的下降。

尤其是1961年,當年出生人口僅有1200萬,與2020年相當,不足1963年的一半。這說明,這一年的生育,受某種因素的影響比較明顯。

關于三年困難時期的形成原因,一直以來的說法是,這三年全國多地遭遇了大範圍的自然災害,“三年自然災害”的說法,便源于此。

當然,近些年,一些學者在研究了相關數據後,認爲三年困難時期的成因,除了自然因素外,還有經濟、政治及制度等層面的原因。

但隨著當時親曆事件人群的慢慢去世,大規模證據搜集的難度也隨之增加。想找到確切的證據,表明當年的事件,不是單純的自然因素,困難度也隨之增加。

不過,最近,作者在國家數據中,發現了1950年以來的受災面積數據(其中1967年-1969年數據缺失),結合曆年人口自然增長數據,可以一定程度上證明三年困難時期,是否與自然因素有極大的關聯。

遍曆1950年以來的曆年受災面積數據,我們會發現以下特點:

一,1960年,全國受災面積6.6萬公頃,1961年爲6.2萬公頃,是1950年以來的受災面積最大的兩個年份。

二,結合曆年來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可知:1960年,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爲4.57‰,是1949年-2023年間的最低值。

換算成人口數,爲-303萬,即這一年,相對于前一年而言,全國人口淨減少303萬。

在沒有大規模瘟疫或戰爭的年份,出現這樣規模的人口減少現象,在整個中華文明史上,都是極爲罕見的存在。

三,在1990年、1994年、2000年和2002年,全國受災面積也達到了5萬公頃以上。按比例算,這些年份的受災面積,均在1960年的80%以上。

結合人口數據可知,在這些年份,並沒有像1959年-1961年間,出現較爲明顯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的情況。

所以,只需要依據這兩組數據,便可以知道:除了自然災害外,一定還有其他因素,導致1959年-1961年的人口減少現象。

1960年代成爲高級官員的那批人,幾乎都已離開了人世間,所以想追尋那些年間發生的、不爲人知的事,變得非常困難。

以史爲鑒,可知興替。雖然當今發生的很多事,已無法在曆史事件中找到參照模式。

但尊重曆史,尊重那些客觀發生的事,于人人于國家,才可能犯更少的錯、走更少的彎路。

0 阅读:2

安安小小姐姐

簡介:用可視化的方式展示各類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