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文脈,古街更添新韻——走進福建省文化遺産系列報道之三

閩南網 2024-06-28 10:10:34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曆史和文脈。對待古建築、老宅子、老街區要有珍愛之心、尊崇之心。

“東西兩座塔,南北一條街”,這條“街”,就是泉州中山路。

中山路修建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下南洋經商致富的華僑,在路兩側蓋起了南洋騎樓。這些騎樓,建築風格各異,有閩南傳統的紅磚古建,也有西洋風格的石砌樓房,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6月20日,中山路。鍾樓靜靜矗立在十字路口,光陰流轉不息。

漫步在修繕一新的中山路上,不經意間擡頭,見騎樓屋檐下整齊排列著滴水獸。它們有著多變的形象,有獅子、金魚、麒麟等,獅子是鎮宅神獸,金魚寓意年年有余,麒麟意味吉祥如意。經過複原,已重現亮麗的色彩和精美的造型。

老街居民說:“這是雨漏,是我們特有的排水構件。看著它,感覺老城的過去又回來了。”

2018年啓動的中山路修繕工程,不求一味複古。工匠們在原有滴水獸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升級。比如剪瓷滴水獸,在灰塑技術基礎上鑲貼瓷片,能減輕傳統構建受到的雨水侵蝕,從而保存更久。

留住曆史文脈,融入時代發展。這是我省保護傳統街區的一個縮影。

老街:留住“形” 傳承“神”

目前,我省曆史文化街區總數達49個,其中福州三坊七巷、泉州中山路、廈門鼓浪嶼、漳州台灣路—香港路爲“中國曆史文化街區”。

曆史文化街區保護得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修舊如舊”“微改造”,不動根基。

爲保護古城,泉州市確立了兩個基本原則:一是保護,把曆史遺存的保護放在第一位;二是發展,通過改善街區商業居住環境,讓居民受益,通過共享共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中山路修繕工程,一直堅持著這兩個原則。”泉州市古城保護發展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

堅持“原真性保護”。回收數萬件煙炙磚、清水磚等舊磚舊瓦舊構件,邀請當地古建築修繕技術領頭人、非遺技藝傳承人進行施工指導,保持騎樓窗楣、檐口、柱式等特色,重現出磚入石、蚝殼堆砌、石雕磚雕等傳統工藝。

采取便民修繕措施。施工過程中,邊勘測、邊設計,邊定方案、邊施工,多次優化修繕,盡可能減輕對居民生活幹擾。這是因爲,“每戶居民同意修繕的時間不一,而且在上下班、上下學,街巷擁堵時,無法進行連續施工作業,只能采取跳躍式、間斷性施工”。

立足于提升生活環境。通過小型公共空間“針灸式”植入,口袋公園、袖珍綠地多了起來。古榕巷深處,新改建的街心公園裏聚集了不少居民休閑聊天。“這裏新改建的小公園,成了街巷裏一道新風景,我們有了日常休閑娛樂的地方,真的非常開心。”

泉州市鯉城文史學會執行會長林建強認爲,在“原真性保護”過程中,打造宜居生活圈,增加老百姓的幸福指數,滿足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樣的保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擁護。

多年來,泉州對曆史街區實行原貌保護,成果斐然。泉州中山路2001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産保護優秀獎,2010年列入第二屆“中國十大曆史文化名街”名錄,2015年入選首批30個中國曆史文化街區,2023年3月被認定爲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當地還爲中山路立了法——《中山路騎樓建築保護條例》。

留住古街的“形”,傳承古街的“神”。雖然城市各異,古街特色不一,但保護過程中有一點是共同的:守正創新。

位于福州鬧市區的三坊七巷,文化氣息氤氲。從這裏的青石板小巷,走出了林則徐、沈葆桢、嚴複、林覺民、林旭、冰心、林纾等數百位近代風雲人物、名人志士,使福州這片熱土蘊含了特殊的人文價值和獨特的靈性與才情。

近年來,三坊七巷按照“鑲牙式、漸進式、微循環、小規模、不間斷”的修複模式,對文物、古建築進行了保護修複。一些古厝逐步被開辟爲傳統文化的展示中心、文創基地,延續了使用功能,傳承了文化血脈,走進更多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街區坊巷相連,粉牆黛瓦,民居精致。這裏有全國首批生態(社區)博物館,由1個中心館、37個專題館和24個展示點組成。

位于光祿坊的劉家大院是三坊七巷內最大的古民宅之一,著名作家郁達夫曾居于此,是社區博物館的中心館,濃縮展示三坊七巷的曆史淵源、傳統建築和園林、民俗文化、傳統手工業等。

“社區博物館是新形態,將曆史文化與社會地理空間有機融合,對社區曆史與集體記憶進行收藏與保護。”三坊七巷保護開發運營公司文旅部經理黃秋淋介紹。

守正創新,這個“正”,是留存曆史風貌、以民爲本、合理利用;這個“新”,是采用新思路、新方法、新技術、新實踐,以實現保護傳承的根本目的。

居民:煙火氣 時代味

6月21日,漳州台灣路東段一棟臨街三層樓民居。外觀爲騎樓樣式,門面約4米寬,往裏走,進深二三十米,臨街爲店鋪作坊,廚房、客廳、住房等緊隨其後,排列成狹長形態,猶如竹竿。這就是閩南特色民居——“竹竿厝”,老城居民老張的家。

台灣路,古稱府學前街,東段是騎樓式店面,中段是中西合璧式建築,西段是古色古香的閩南風格民居。

“老房子住久了總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因雨汙不分,下雨天地溝汙水倒灌。但我們在這裏住了50多年,有著很深的感情。”老張說,老城居民割舍不下的,不僅是濃濃感情,還有熟悉的老街生活。

如今,近1.7萬名老居民悠然生活在漳州古城。早上打開前門營業,在騎樓下泡茶,既是日常社交的一部分,也是生意往來的一道環節。

不過,古老的街區,熟悉的生活,在時代洪流中,正悄然發生變化。

“這些年當地非常重視古街巷的保護,修建水管、電線下地、整修道路,大大提升了居住環境。”老張說,“在政府統一規劃下,年久失修的排水溝重建了,滲水的山牆修繕了,老街的閩南韻味越來越濃。”

去年,漳州古街入選“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老街熱鬧了許多,老張也很快融入新場景。“平時遊人來,在門前喝口茶,我會主動和他們聊這裏的曆史。對生活環境存在的問題,我也會站出來提建議。這是我們的家,我有責任發揮作用,讓老街變得更好。”他說。

生活在曆史文化街區的居民,連接著傳統與現代,與老街新事物相融共生,與時代並肩同行。

泉州中山路如魚脊,連接起周圍魚骨般的小巷,又如珍珠項鏈,串起羅馬式鍾樓、陳光純故居、府文廟等重要文物史迹。

金魚巷與中山路垂直相交,約300米長。“海絲金鳳”位于巷口。這是一家制作泉州傳統美食“元宵圓”的老店,林金魚和陳霞鳳夫婦自20世紀90年代起在此紮根經營。

一碗元宵圓承載了中山路幾代人記憶。一次,一位老華僑來到店裏,吃完元宵圓後說:“這才是小時候的味道。”老味道勾起了遊子的鄉愁記憶。小時候,他就住在中山路上,歸來時已年逾70歲,一晃就是60載。

社會在發展,小店與時俱進。目前,“海絲金鳳”開展快遞、外賣等業務,還在微信上線微店。“我們還通過美團、大衆點評等平台擴大銷售面,在流量上做文章,不斷提升老顧客心中的口碑。”陳霞鳳介紹道。

現代人工作忙,沒時間自己做,常來店裏買元宵圓,可煮好後打包,放不了多久。爲此,“我們制作了方便顧客冷凍保存的成品,也可以把粉和餡分開,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自己制作”。

歲月變遷,夫婦二人從祖輩手上接過元宵圓手藝,從中山路廣告欄下支起的一個小攤,目前已發展成有四家分店的連鎖店。

老街煥新了,但市井生活依然在這裏交融。不變的是美味、鄉音、建築、鄉愁;變化的是居住環境、業態創新。

文化:根與魂 融與新

走訪老街,在時間和空間的交織中穿梭,從路到街,從街到巷,大大小小、寬寬窄窄、新新舊舊、曲曲直直的街巷講述著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相融共生的動人故事。

6月20日,泉州西街的一條小巷子裏。鄭達真坐在自家小店——芥子書屋裏,靜靜眺望著正對面的開元寺。

開元寺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1000多年,在這條街上也最出名。西街上的免費奉茶攤,堅持了20多年,爲過往陌生人提供夏日清涼。清明節,潤餅皮攤位前排著長隊,爲合家圍桌購買傳統美食潤餅菜……“在西街,有著濃郁的傳統風情和溫暖的人情味,這種感覺,一直沒變。”

鄭達真是泉州本地人,2010年回鄉創立“美好生活造物社”文化策展品牌,以西街爲中心開展活動,目的就是活化街巷裏民俗文化故事,用現代創意開發再造新産品、組織文化活動。

上街趕集是一種傳統生活方式。市集曾是西街最受歡迎的“臨時商場”,留在市民記憶中。在這裏,人們購買食材、品味美食、挑選物品;也在這裏,人們交流信息和思想。

2013年,鄭達真創辦泉州市集品牌“七番市”。“‘七’在閩南人看來是很吉利的數字,從海外打拼回來的人被稱爲‘番客’,‘番’同時還有市集之意,我想‘七番市’能重現泉州海絲貿易繁榮的景象。”鄭達真解釋說。

走進“七番市”,有各種泉州地域特色的傳統手藝與美食。妝糕人、木偶冠帽、傳統竹器……原本藏在老街舊巷裏的老手藝人,帶著他們的手工藝品,走進大衆視野。

“市集裏,不僅做工藝品,我們還會把現代人喜歡的、年輕化的東西融合進來,比如文創、咖啡店等。因此,吸引了年輕人的眼球。”鄭達真說。

如今,“七番市”已在西街舉辦多年。2015年起,還走向其他文化街區,包括福州、廈門等城市。

此外,鄭達真與團隊還在西街陸續開設了客棧、公益圖書館、小酒館、手工坊、茶館等。在打造過程中,他們非常重視融入閩南文化元素,並在日常運營中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相結合。

“比如我們的小酒館保留了閩南特色的紅磚,館裏搭建了高甲戲台,邀請一些名家來表演。沒有演戲時,會利用起來舉辦小型音樂會等文化活動。”鄭達真說,她想以當代人的視角呈現傳統文化。

有了一位位“開路人”,西街逐漸聚集起一批年輕人,創新發揚傳統文化。他們紮根在一片片高低起伏的紅磚古厝中,從曆史文化中提煉元素、吸取養分,推陳出新,創造發展。

“西街慢居”系列民宿帶來舒適慢生活體驗、“白水皓兮”茶室塑造閩南茶文化體驗、“府裏·閩南城市複合空間”建立全新的閩南文化複合空間……

留住文化之魂,融入現代生活,彰顯獨特之美。

磚瓦排列、街巷縱橫,人聲鼎沸、煙火氤氲的古建築、老街區,渲染著一幅生動的古城生活圖景。(福建日報記者 蔣豐蔓 李閩)

來源:福建日報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