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竹君:血戰武昌城的“中國南丁格爾”功成身退,將大愛灑向人間

青林知青 2024-03-31 10:56:51

張竹君:民國奇女子,中華女先生

民國至今,能稱爲先生的女性也有不少,宋慶齡、林徽因、楊绛等等,但我覺得,還有一位女性也應該在此列,她便是立功辛亥,首倡女權,行醫濟世,有著“中國第一位南丁格爾”美譽的張竹君。

她是中國第一位有行醫執照的女西醫,也是第一位創辦醫院的女性,辛亥革命前期,她抨擊時政,倡導女權,宣傳新學,作爲同盟會元老,她在武昌起義時,奔走于各個戰場上救護傷員,出生入死,無所畏懼。

民國建立後,她參與組建“女子參政同盟會”,同唐群英、沈佩貞和吳木蘭等女傑一起,爲女權運動的中堅人物,在當年大鬧國會、掌掴宋教仁等暴力行動中,她都是組織者和積極參與者。

“二次革命”失敗後,張竹君深感失望,對革命黨內部的爭權奪利也反感至極,于是,她致力于中國的醫學事業,以醫生爲業,治病救人,絕少在社會上公開露面,直到去世。

張竹君是廣州府番禺人,父親爲朝廷三品京官,富裕的家庭爲她提供了優渥的生活環境,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上廣州是清朝後期最繁華的對外交易港口,所以,她接觸外來新思想的機會也很多,這也造就了她洋派和時尚的開放性格。

她幼年曾患重病,幸得博濟醫院的西洋醫生救治而康複,所以便立志當一名西醫來拯救民衆,長大後便進入博濟醫學堂學習,畢業後成爲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女西醫。

在閨蜜徐宗漢的幫助下,她在廣州開辦了禔福醫院,成爲中國第一位創辦醫院的女性;並且,她在武昌起義時,火線上成立“中國赤十字會”,奮不顧身地率領姐妹們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搶救傷員,所以,馮自由在《革命逸史》中就說:

“按竹君在廣州成名,實遠在庚子辛醜間,當時一般志士鹹稱之曰‘婦女界之梁啓超’。”

將其譽爲與梁啓超並肩,這評價天之高,梁先生是以一支筆縱橫天下,看來,張竹君當時不僅懸壺濟世,而她以筆爲槍,抨擊社會黑暗,喚醒民衆覺醒,爭取女權方面,肯定也是沖鋒在前的女中豪傑。

作爲廣東女學之先聲,她與同盟會大佬胡漢民和馬君武最爲相善,經常在各地舉辦演講會,並在她開辦醫室旁邊專辟一個場所,每個周末定時演講,影響甚大,時載“一時新學志士多奔走其門,隱然執新學界之牛耳。”

在行醫和演講的同時,她爲了實現女性自立踐行之目的,開辦了手工藝傳習所及工藝場等,爲女子技能的提高提供場所,以爲“自立切實可行之道路。”爲了團結和保障女性學習和生活,另設“女子興學保險會”,藉以互助而共渡難關。

張竹君的所作所爲,在當時引得社會一片驚歎之聲,而她實業救國的理念,通過實踐證明,是一條婦女自由獨立的可行之路,當時的《警鍾日報》就贊曰:“然近日所可推爲實行家者,于男界得一人也,曰張季直;于女界得一人也,曰張竹君。”

張謇

張季直就是晚清狀元張謇,南通著名的實業家,當年毛主席曾說,“重工業不忘張之洞,輕工業不忘張謇。”時人將張竹君比肩張謇,可見其影響力之大,以至于後來乘船時遇到搶匪,搜證件時一看到她的名字,竟然“納頭便拜”,爲此救了一船之人。

武昌起義爆發,當時革命黨無一大佬在武昌,在香港的黃興急于前去主持戰事,但四周俱被北洋軍阻斷了路途,最後還是張竹君設計,讓黃興扮作她的助手,閨蜜徐宗漢則扮成護士,三人冒死前往,一路有驚無險地到達漢口,而後來的徐宗漢也成爲黃興的妻子。

到達漢口前線後,她冒著槍林彈雨,率領著紅十字救傷隊救治傷員,在自己被病菌感染後左手腫大,發燒反複之際,依然不顧生命危險,奔走于各個救治的場所,出現在最需要她的地方。

張竹君(前排右五)與紅十字會救護隊隊員在漢陽十裏鋪前線

民國建立後,孫中山爲她頒發了“立國紀念勳章”,以及一堆的榮譽,而張竹君的好友們都成爲民國政要,權高位重,而她卻出乎人們預料地由絢爛歸于平淡,選擇了繼續從事治病救人的事業,此等胸襟,有幾人能比。

張竹君的婚姻也是時人關注的熱點之一,由于她一直堅持自己治病救人的一貫宗旨,又投身革命,舍生忘死,無暇顧及自己的婚姻大事,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好時光便在終日奔忙中,悄悄逝去。

要說作爲她這樣優秀的人,仰慕和追求者當不在少數,她以前同一盧姓之人是有過一段即將婚嫁的羅曼史,但陰差陽錯地竟擦肩而過;而她同馬君武也曾似乎有過隱隱約約的情愫,胡漢民甚至不無忌妒地比喻爲“驢馬爭獐”,但無論其中發生過什麽“狗血之事”,最終張竹君的婚事還是被時光蹉跎了過去。

博濟醫局頒發給張竹君的行醫執照

雖然張竹君終生未婚,但卻是兒女繞膝,成天都沉浸在天倫之樂中,因爲,她收養了許多孤兒,這都是她的子女,她精心地培養和教育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給孩子們母親般的溫暖,她是孩子們心中最敬愛的“媽媽”。

後來的她遠離了政治紛爭,廣開義診,施診給藥,終生爲民治病,一生救治過病人無數;抗戰期間,身在上海的她參加了救治傷員,救濟難民,但是,她除了治病救人外,極少過問政事,直到1964年在上海逝世,走完了充滿傳奇的一生,享年88歲。

綜觀張竹君的一生,可以說是一位走在時代前列的女性,對社會和民族充滿慈愛和奉獻的一生,她不但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身體力行的社會活動家。

在民國立國之初,作爲一位爲建立民國作出卓越貢獻的新女性,她功成不居,視功名和富貴如浮雲的胸懷,是那個時代中極爲少見的,也是值得我們欽佩與敬仰的。

從表面上看,張竹君是在“二次革命”失敗後,才返回上海,以行醫爲終生職業,是對革命的失望還是有其他原因,我們也不得而知,不敢臆測。

也許,她是看不慣後來有些民國元勳們爭權奪利,也許,她太熱愛自己的事業,也許,是她悲天憫人的情操,讓她不忍心看著病人遭受痛苦,也許,她自認爲以其剛正不阿的性格,不適合從政,但是,真正讓張竹君激流勇退的原因,必定是她心中的大愛使然!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