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寫“風”的詩,沒有一個“風”字,卻有雲翻浪滾之勢,甚妙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4-24 21:47:00

百位曆史文化名人的一生

01.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李峤這首詩題爲《風》,但詩句中卻沒有一個“風”字,短短四句,把“風”的特點刻畫得入木三分,可見筆力不凡。

提起李峤,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是很熟悉,但在他身上卻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在文壇,李峤與杜審言、崔融、蘇味道齊名,並稱“文章四友”。

蘇味道是蘇東坡的先祖,武周時期曾三度爲相;杜審言是杜甫的爺爺,初唐文壇的“社牛”;崔融也是初唐時期的大臣,他有一個女兒嫁給了杜閑,也就是杜甫的父親,所以他是杜甫的姥爺,杜審言的親家公。

李峤看似沒有這三個人牛,但別忘了李峤姓“李”,大唐的國姓,而且“趙郡李氏”是正兒八經的老牌貴族,高宗時期,爲了遏制這些家族勢力,特頒布了禁婚令。

關于李峤的文采,狄仁傑曾這樣評價:文學缊藉,則蘇味道、李峤固其選矣;

名相張說也有評:李峤之文,如良金美玉……李公實神敏,才華乃天授……故事遵台閣,新詩冠宇宙。

盡管如此,李峤也沒有傲嬌,當有人問起他爲何能寫出這麽美的詩時,李峤總是謙虛地說,我小時候曾夢到過一個神人,他送給了我兩支筆,因此我才能寫詩。

所以後來,人們用“雙筆”來形容一個人文采出衆。

02.

李峤有兄弟五個,但都不到30歲就病逝了,他母親擔心他也早逝,就找袁天罡給看了看。

袁天罡是個能人,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許多演義小說和電視劇也都把他形容得神乎其神。可他看過李峤的面相後,也說他活不過30歲。

李峤的母親不死心,就讓袁天罡看看李峤的臥相,于是這一晚袁天罡與李峤同榻而睡。半夜時,袁天罡發現李峤沒氣了,拿手放在他鼻下一探,心就涼了半截,感受不到一絲氣息。

可是,李峤的脈搏卻很平穩,仔細瞧過之後,袁天罡才發現李峤是用耳朵呼吸。因此他向李峤的母親斷言:此子必長壽,而且大貴,只是一輩子也不富。

後來,這些話都一一應驗了。

不過,這些傳聞不足爲信,哪怕一些史書中確有記載,比如《太平廣記》。沒有人會用耳朵呼吸,就算中耳炎嚴重到冒泡也不行,有悖常理。

而李峤清貧是衆所周知的事情,哪怕他曾三度爲相。

因爲他居所簡陋,武則天還特殊關照過他,賜他禦用的繡羅帳,可是第二天他就上奏武皇說,臣自幼時,就有相士跟我說過,不能過奢華的生活,否則難以長壽,所以臣昨夜通宵未眠,躺在帳內就像生病了一般。

李峤這些話,不能全信也不可不信,事實證明,他很膽小,爲官謹小慎微,不願出頭,也不願擔任何風險。因此他的話極大可能是變相地暗示自己清廉。

在了解他一生的經曆後,你也會這麽認爲。

03.

李峤自幼聰敏,十五歲精通《五經》,二十歲就考中了進士,當時與駱賓王相提並論。

登科後,李峤初官安定縣尉,隨後又參加了制科考試,以甲等擢第,轉官長安縣尉。雖然都是縣尉,但安定和長安可是天壤之別。

公元679年,唐高宗發兵嶺南,李峤出任監察禦史,隨軍監軍,並親入獠洞,成功招降叛軍,因此得重用。

武則天稱帝以後,李峤升給事中,此時他心中還有一腔熱血,所以酷吏來俊臣誣陷狄仁傑時,李峤挺身而出爲狄仁傑辯冤。武則天一怒,將其外放爲潤州司馬。

一年後再召回朝時,李峤就開始依附武則天的寵男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處處小心謹慎。以他的才華,不惹禍就能穩步升官。

公元698年,55歲的李峤加授同鳳閣鸾台平章事,正式成爲宰相,協助張昌宗、張易之主編《三教珠英》。

在位一年半以後,他的舅舅張錫拜相,武則天認爲不宜舅甥同相,就將李峤的官職改爲國子祭酒。

三年後,張錫因事獲罪,李峤再度升相,對張昌宗兄弟更是依賴,因此朝中多有非議。李峤怕事情鬧大,就主動請辭,又做回國子祭酒。這頓折騰。

公元705年,張柬之聯同中書令崔玄暐、宰相桓彥範、左威衛將軍薛思行、驸馬都尉王同皎等人,發動了“神龍政變”,逼武則天禅位,誅殺張昌宗、張易之兄弟。

隨後唐中宗李顯即位,貶李峤爲豫州刺史,還沒啓程又加貶通州刺史。不過李顯還是很信任他的,沒過幾個月便又召回,以吏部尚書之職拜相。

當時驸馬都尉王同皎計劃誅殺武三思,可事情敗露反而被打入死牢,李峤負責審理。他畏懼武三思權威,致王同皎枉死,天下稱冤。

這一次李峤又害怕了,于是再次請求罷相,唐中宗未允。

公元707年,太子李重俊發動兵變,誅殺武三思父子,又攻打宮城,最終兵敗被殺。當時唐中宗與韋後登玄武門避亂,李峤則與楊再思、蘇瑰、宗楚客等人擁兵2000人,屯于太極殿前,閉門自守。既沒有護駕,也沒有禦敵。

隨後,宗楚客彈劾前宰相魏元忠犯有大逆之罪,李峤也隨聲附和,所以中宗很生氣,不久後免去李峤中書令之職。

公元710年,唐中宗崩,韋後秘不發喪,由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起草遺诏,打算扶溫王李重茂上位,讓相王李旦輔政,韋後臨朝聽政。

由于宗楚客反對李旦輔政,所以李旦被削權,當時只有蘇瑰堅持,李峤則一言不發。不僅如此,李峤還密奏韋後,建議把將李旦之子李成器、李隆基趕出京城。

同年6月,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誅韋後,李旦稱帝,爲唐睿宗。李峤被貶懷州刺史,這一次他嚇得要死,所以趕緊主動請辭致仕,想要歸鄉養老。

712年,李隆基即位,爲唐玄宗。他在宮中發現了李峤當初的奏表,欲殺之,幸好張說爲其求情,言“桀犬吠堯,各爲其主”,因此玄宗讓李峤隨子赴虔州。

兩年以後,李峤再遭彈劾,禦史郭震指責他曾“身爲宰相,不能匡正”,所以玄宗將李峤貶爲滁州別駕。

剛到任,李峤就死了,終年70歲。

縱觀李峤的一生,從小就怕活不過30歲,所以小心翼翼,喪失了一代宰相該有的勇氣和魄力,留後世于罵名。

但李峤的詩很有特點,大多以“詠物”爲主,就是看見什麽寫什麽,比如書、劍、筆、墨、紙、馬、牛、羊、松、橋、江、河、湖、海、梅、蘭、竹、菊、荷、柳、桃、雲、霧、雨、露、雪、山、月、鶴等,都可以成爲他的詩題,並抒懷一番。

這一點是唐詩中少見的,尤其李峤筆觸細膩,佳句頻出,比如今天我們所講的這首《風》,就很深入人心,爲古今經典。

所以建議空閑的時候,多讀一讀李峤的詩,你會發現生活處處充滿詩意。

4 阅读:270
评论列表
  • 2024-04-25 13:40

    萬紫千紅春當放,生花綠葉夏須狂。流光凝實收秋季,煮酒烹茶話冬藏。(朝花夕拾,歲月流詩,旅途四當,放狂酬亨。)

    流光凝實 回覆:
    歲序冰心波不動,塵封五十弦無聲。若非骨折無聊伴,會向UC網上逢。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