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乾隆商業 2024-05-19 07:56:32

一、人物簡介

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姓姬,孟氏,名轲(孟轲),字子輿,尊稱:亞聖,與孔子並稱“孔孟”,古鄒國(今山東省濟甯市鄒城)人。戰國時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自幼父親早逝,與母親相依爲命,爲了給他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氛圍,孟母曾三次搬家,這也成爲一時佳話。學成之後,孟子開始“周遊列國”,終孟子一生,遊說諸侯,遊曆齊、梁、宋、滕、魯諸國,均未能見用。

晚年孟子回到自己家鄉,在那裏傳道授業,與弟子們一起將自己的思想著書立說,最終成就了《孟子》一書。《孟子》有七篇十四卷傳世:《梁惠王》上、下卷;《公孫醜》上、下卷;《滕文公》上、下卷;《離婁》上、下卷;《萬章》上、下卷;《告子》上、下卷;《盡心》上、下卷。

孟子卒于周赧王26年(公元前289年)享年83歲。

二、出生時代背景

戰國時期(公元前476年—前221年),是中國曆史上繼春秋之後的曆史時期,列國諸侯爭鬥激烈的時代,戰亂持續了200多年。

春秋時期:經過曠日持久的“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阖闾、越王勾踐)”爭霸戰爭,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推翻智氏,三家瓜分晉國。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三晉爲諸侯;

公元前386年,田和列爲諸侯,“戰國七雄” 格局正式形成。當時形勢是,楚國在南,趙國在北,燕國在東北,齊國在東,秦國在西,韓國、魏國在中間。在這七個大國中,沿黃河流域從西到東的三個大國:秦、魏、齊,具有左右局勢的力量。

看到這個地圖,才終于直觀的明白當時的口號爲什麽叫:“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劉邦和項羽都是楚國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國滅掉最後一個國家:齊國,統一六國,標志著戰國時代的結束。

戰國時期:中國人口大約在2000萬以上,公元前249年戰國時代七國面積合計爲218萬平方公裏(相當于現在中國面積的五分之一)。

戰國時期是中國農業、紡織業、思想、科技、軍事和政治發展的黃金時期。與此同時,圖強求存的各諸侯國展開了許多舉世聞名的變法和改革,如吳起、商鞅的變法圖強,而在兼並戰爭過程中,如張儀、蘇秦的縱橫捭阖,廉頗、李牧的戰場爭鋒,春申君、孟嘗君、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湧現出了大量爲後世傳誦的成語和典故。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正經曆著君主專制社會取代分封制社會的劃時代的變革。

戰國時期著名的曆史人物:鬼谷子、白起、廉頗、蔺相如、孟子 、孫膑、吳起、蘇秦、張儀、鄒忌等。

三、家庭背景 / 人物關系

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孟孫氏衰微後,有一支從魯國遷居到鄒國,就是孟子的祖先。孟子父親名激,母親仉氏(孟母)。根據孔孟顔曾四聖世系,從孟子兒子爲孟仲子,孫子孟睾,曾孫孟寓,玄孫孟舒。

孟子幼年和孔子一樣,都是在母親的教育下成長,孟子小時候,父親早早地去世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孟子的母親對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視,管束甚嚴,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爲賢。

四、人物故事

1、孟母三遷

一開始,母子倆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裏了!”

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樣子。孟子的媽媽說:“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孟子的媽媽又帶著孟子去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學起了買賣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依然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們又搬家了。

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曆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于是在此居住了。

2、孟子休妻

《韓詩外傳》載: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屋裏,蹲在地上。孟子進屋看見妻子這個樣子,就向母親說:“這個婦人不講禮儀,請准許我把她休了。”孟母說:“什麽原因?”孟子說:“她蹲在地上。”孟母問:“你怎麽知道的?”孟子說:“我親眼看見的。”

孟母說:“這是你不講禮儀,不是婦人不講禮儀。《禮經》上不是這樣說嘛,將要進門的時候,必須先問屋裏誰在裏面;將要進入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裏面的人知道;將進屋的時候,必須眼往下看。

《禮經》這樣講,爲的是不讓人措手不及,無所防備。而今你到妻子閑居休息的地方去,進屋沒有聲響人家不知道,因而讓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樣子。這是你不講禮儀,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講禮儀。”

孟子聽了孟母的教導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再也不敢提起休妻的事了。(看來孟母非一般人也!)

3、孟母斷織喻學

孟子最初對學習很有興趣,時間一長就厭煩了,經常逃學。孟母知道後非常生氣,拿起刀來,把織布機上的經線割斷,說道:“你的廢學,就像我割斷織布機上的線,這布是一絲一線織起來的,現在割斷了線,布就無法織成。

君子求學是爲了成就功名,博學多問才能增加智慧。你經常逃學怎麽能成爲有用之材呢?你今天不刻苦讀書,而是惰于修身養德,今後就不可以遠離禍患,將來不做強盜,也會淪爲厮役!”

孟母用“斷織”來警喻“辍學”,指出做事必須要有恒心,一旦認准目標,就不爲外界所幹擾。半途而廢,後果是十分嚴重的。“斷織喻學”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靈中,留下了鮮明印象,孟子從此旦夕勤學,終于成爲中國曆史上的儒學大師。

4、遊說齊國、宋國

孟子大約在45歲之前率領弟子出遊各國。孟子第一次到齊國,是在齊威王年間(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當時匡章背著“不孝”的壞名聲,孟子卻“與之遊,又從而禮貌之”。到了齊國,孟子宣揚他的“仁政無敵”主張,他在齊國很不得志,連威王贈送的“兼金一百”镒,都沒有接受,就離開齊國。

齊威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29年)左右,宋國公子偃自立爲君的時候,孟子到了宋國。他在宋國期間,滕文公還是世子,他去楚國經過宋國時見到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他從楚國回來又在宋國見到孟子。孟子說:“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意思是說,只要好好地學習“先王”,就可以把滕國(今山東省滕州市西南)治理好。

5、回到鄒國,奔赴滕國(今山東省滕州市西南)

不久,孟子接受了宋君饋贈的七十镒金,離開宋國,回到鄒國。

滕定公死了,滕文公讓然友兩次到鄒國向孟子請教怎樣辦理喪事。滕文公嗣位,孟子便來到滕國。滕文公親自向孟子請教治理國家的事情。

孟子說:“民事不可緩也。”他認爲人民有了固定産業收入,才有穩定的思想道德和社會秩序。而人民生活有了保障後,還必須對之進行“人倫”的教化。“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

滕文公又派他的臣子畢戰詢問井田制的情況。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接著講了一遍井田制。最後說,我說的是大概情況,您和您的國君參照著去做吧。

農家許行從楚國趕到滕國來。許行主張君民並耕而食,反對不勞而獲的剝削、壓迫;主張實物交易,物品在數量、重量上相等的,價格相同。孟子抓住許行以小農的平均主義思想否定社會分工這一弱點,大講“物之不齊”的道理,並以“勞心”“勞力”的劃分來論證剝削制度、階級壓迫的“合理性”。

6、奔赴魏國

孟子看得很清楚,滕國(小國)自身都難保,根本談不上實行他的政治主張。他在梁惠王後元十五年(公元前320年),離開滕國到了魏國。這時,孟子已經53歲。

梁惠王見到孟子就問:“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最反對國君言利,所以回答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當時梁魏屢敗于他國,梁惠王問的是怎樣報複齊、秦、楚的具體辦法,孟子回答的卻是空泛的道理,當然得不到梁惠王的重視。

孟子到魏國的第二年,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兒子梁襄王嗣位。孟子見到梁襄王,對他的印象很壞,說他不像個國君。這時,齊威王已死,宣王嗣位,孟子便離開魏國又到了齊國。

7、再次奔赴齊國

孟子約于齊宣王二年(公元前318年)再遊齊國,受到禮遇。齊宣王見到孟子就問:“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回答說:“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齊宣王想效法齊桓公、晉文公圖謀霸業;孟子的政治主張卻是效法“先王”,實行“仁政”。他講的“保民而王”、“制民之産”的道理,雖然注意到了封建地主階級的長久利益,但並非“富國強兵”的當務之急,從而被看成“守舊術,不知世務”。

燕王哙因讓國給燕相子之,引起燕國內亂。齊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齊宣王乘機派兵伐燕,只用了五十天就大獲全勝。齊宣王對孟子說:“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說:“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謀于燕衆,置君而後去之,則猶可及止也。”宣王不聽,“燕人畔”,宣王後悔說:“吾甚慙于孟子。”

孟子對齊宣王的進言很多,並未見用。他本來打算依靠齊宣王來推行他的政治主張,但齊宣王只是把他當作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來尊重,而不是想實現他那一套政治理想。

孟子也看清楚了這一點,便准備回鄉。齊宣王派人告訴孟子:“我欲中國(國都中)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鍾,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這實際上是把孟子當作一塊招牌,博得尊賢重士的名聲。

《公孫醜》下記載,孟子離開齊國,在齊的邊境晝地停留了三宿。他以曆史循環理論的觀點認爲將要有“王者”興起,來統一天下。他寄希望于齊宣王,企望在齊國有所作爲,但願望落空了(押錯寶了),只得離開齊國。

8、再遊宋國

齊楚曾經有合縱之約。秦使張儀以土地之利誘騙楚懷王與齊絕交。楚齊已經斷交,楚也發覺見欺。公元前312年,楚發兵與秦大戰,兩次大敗于秦。

孟子再遊宋國時,宋君偃早已自立爲王。《滕文公》下記載,孟子的弟子萬章問:“宋,小國也。今將行王政,齊楚惡而伐之,則如之何?”孟子說,湯、武行王政,他們的征伐,是從水火中拯救百姓,誅殺殘暴的君主,得到天下人的擁護,“而無敵于天下”。“苟行王政,四海之內皆舉首而望之,欲以爲君。齊楚雖大,何畏焉?”

9、離宋赴魯

不久,孟子便離開宋國到了魯國。

這時候正是魯平公將要使孟子的弟子樂正子爲政。魯平公將要去拜訪孟子,因爲他所寵愛的小臣臧倉說了孟子的壞話,而又改變了主意。

樂正子把這件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孟子。孟子很有感慨地說:“吾之不遇魯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孟子這時已經六十幾歲,便回到老家鄒國,不再出遊了。

10、晚年回鄉講學著書

孟子一生的經曆,也很像孔子,過著長期的私人講學的生活,中年以後懷著政治抱負,帶著學生周遊列國。隨從的學生最盛的時候,是“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他也是到處受到當權人物的款待。他到了哪一國,都無所顧忌地批評國君,甚至責備得國君“顧左右而言他”,而他的政治主張卻不被接受。

孟子晚年回到故鄉,從事教育和著述。他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樂的事。”他在家鄉與萬章等人整理《詩經》《書經》,闡發孔丘的思想學說,寫成《孟子》一書。

五、社會評價

孟子的思想學說對唐宋之後的中國産生了深刻且巨大的影響,其中許多命題的哲學思辨以及倫理啓示,至今仍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孟子的地位僅次于孔子,對儒家學說的繼承與發展,也産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所著《孟子》一書雖然只有7篇34000余字,但早已是世界文化遺産的一部分。孟子不僅在哲學論理上發展了孔子的思想,而且建立了以“民本”爲基礎的政治思想體系。

在儒家思想與佛教理論交鋒融合的過程中,孟子的影響尤爲重要。孟子強調“權”,而非強調倫理原則。至中唐時,韓愈著《原道》,把孟子視爲唐以前儒家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定爲“四書”,使之成爲儒家基本經典之一。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稱爲“亞聖”。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

孟子一貫以孔子的正統的繼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貢獻也是無與倫比的。他不僅授徒講學,培養出了樂正子、公孫醜、萬章等優秀的學生,還與弟子一起著書立說,著《孟子》七篇,留給後世。猶如綿綿春雨,普降于漫漫的曆史文化中。

韓愈《進學解》:“孟轲好辯,孔道以明。”

林語堂《需說才志氣欲》:“現代青年人,應該多讀孟子,常讀孟子;年年再讀孟子一遍(萬章、告子、盡心諸篇最好。)孟子一身都是英俊之氣,與青年人之立志卒勵工夫,是一種補劑。孟子專言養志與養氣,志一則氣動,氣一則動志,是積極的。”

郭沫若《中國思想史上之澎湃城》:孟子不知究何居心,而偏不明示當時史實,或者有未見到處耶?

馮友蘭:“孔子在中國曆史的地位如蘇格拉底在西洋史,孟子在中國曆史地位如柏拉圖在西洋史。”

0 阅读:2

乾隆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