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的主食這樣做,吃夠碳水也能把血糖控制好

糖尿病健康管理師 2024-06-22 22:36:26

控制血糖不一定非得舍棄碳水,一味地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未必能把血糖控制好。

有的人在斷碳水期間經常或多次發生低血糖,爲了糾正低血糖卻又不得不吃大量的糖塊或者喝可樂等高糖飲料,如此折騰究竟爲的是哪般呢?

還有的人因爲主食吃得少,體重持續下降,身形消瘦。當然也有人,即便主食吃得少,體重還是雷打不動的超重肥胖,因爲他沒少吃肉。

也有的人,低碳水飲食,是爲了不運動就能把血糖控制住,理由是反正吃得少,血糖升高不多,也懶得運動,只要餐後血糖達標就好,對于血糖波動差值是大是小不在乎,糖耐量有沒有改善不在乎;

或者說根本就不敢做任何運動,因爲吃得少,只要一運動,就會覺得體力不支,低血糖的反應紛至沓來。

低碳水或斷碳水飲食的糖友,都忽略了一個嚴重的事實,那就是糖耐量的遞減變化。不管你血糖控制得好還是不好,請注意觀察分析你的糖耐量是變好了還是變得更差了,大部分人的糖耐量都存在嚴重下降的現象。

糖尿病人的飲食模式不應該從這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得病之前胡吃海喝,得病之後過度節食,甚至長期處于饑餓狀態。

但還是有不少糖友擔心,一旦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血糖就會失控。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但碳水化合物含量並不是絕對的影響因素。

糖友們應該正確認知血糖作用,摒棄對碳水化合物的偏見。

有些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本身的血糖生成指數較低,碳水化合物轉變成血糖的速度相對緩慢,吃這樣的食物,餐後血糖應答相對緩和可控。

從飲食的角度來看,影響餐後血糖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兩個: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和食物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單純考慮食物的升糖指數或者碳水化合物含量都有些片面,要把兩個因素結合在一起考慮飲食。(飲食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在這裏略過)

在合理攝入必需碳水量的基礎上,降低整餐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很重要。這也就是爲什麽要建議糖友們做主食的時候要粗細糧結合,粗糧和細糧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差異並不大,一般都在百分七十左右,但不同粗糧和細糧的血糖生成指數差異較大,比如大米飯升糖指數80~90,糙米煮飯升糖指數70左右,大麥粒煮熟後的升糖指數僅爲25。

同樣的副食配菜,搭配主食是大米飯還是大麥飯,餐後血糖毫無疑問差別很大。單獨吃大米或者單獨吃大麥都不可取,前者升糖高,飽腹感差;後者升糖低,飽腹感強,但是對胃腸不友好,長期單吃也容易營養不良。

如果將大米和大麥按照一定比例混在一起煮飯做成主食,餐後升糖、飽腹感、胃腸消化、碳水供能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折中優化。如果吃純大米飯糖耐量能接受的量是50克的話,吃這樣的混合主食的話,吃75克應該是可以的。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除了大米、小米這樣吸水快的谷物,像燕麥、青稞、大麥、豆類等吸水慢的谷物豆類在煮飯前要提前浸泡幾個小時,否則煮出來的飯夾生,口感很差,也影響消化吸收,對胃腸黏膜損傷比較大。

糖尿病人的主食不要太單一,最好是在細糧裏摻雜一些其他的粗糧谷物豆類,讓主食稍微粗一些,雜一些,即使主食的碳水化合物還是比較高,但可以把食物的整體升糖能力降下來。

另外,做出來的主食要幹一些,不能做成連湯帶水像八寶粥那樣的湯泡飯,煮飯的時候適量加水,保證主食顆粒吸飽了水分,煮熟就好。

吃飯的時候,盛出來的主食不要太燙,溫度降下來一點再吃。

除了考慮主食本身的升糖能力,還要考慮肉類蔬菜等副食搭配對整餐升糖負荷的影響,無論主食和副食都要適量合理,不要因爲副食碳水含量低就無節制。

吃主食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補充碳水,補充能量來源,同時調節體內血糖濃度。很多糖友認爲吃主食無非是爲了“填飽肚子”,吃肉和蔬菜同樣可以“填飽肚子”,吃主食還容易讓餐後血糖不好控制,索性不吃或吃的很少,這是不對的,相關原因已經在前一篇文章裏說得很清楚。

有一部分糖友的情況比較特殊,明知道自己主食的量不足,但只要主食碳水的量略有增加,餐後血糖就會失控,不同個體的情況不同,分析得出的原因也不同,相關問題和原因會在下一篇文章中探討總結。

0 阅读:18

糖尿病健康管理師

簡介:糖尿病健康管理師,分享防糖、控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