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首最美端午節詩詞,願夏日清平,喜樂安康

幸福有味是清歡 2024-06-09 22:23:15

〔1〕

少年遊·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宋·蘇轼

銀塘朱檻麹(qū)塵波,圓綠卷新荷。蘭條薦浴,菖花釀酒,天氣尚清和。

好將沉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獄草煙深,訟庭人悄,無吝宴遊過。

1081年端午節,蘇轼與黃州知州兼好友徐君猷飲酒開懷,共度端午佳節。

銀白的池塘邊,朱紅色的欄杆,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池塘中,新荷初展,圓圓的綠葉托起清新的荷花。端午佳節,人們用蘭草浸水沐浴,用菖蒲釀酒,天氣也清爽和煦。

有美酒歌舞陪伴,不如舉杯暢飲,盡情享受節日的歡樂氛圍。社會太平祥和,獄中的草長得很深,公堂上也靜悄悄的,不妨無拘無束地宴飲遊玩。

〔2〕

菩薩蠻·端午日詠盆中菊

清·顧太清

薰風殿閣櫻桃節,碧紗窗下沈檀爇。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

菊花本在秋季綻放,但詞人庭院的菊花卻在端午盛開,自然感到格外欣喜。

端午來臨之際,溫暖的東南風吹滿殿閣,窗外熟透的櫻桃紅得誘人,碧紗窗下,驅暑的檀香青煙袅袅,爲這炎熱的夏日帶來一絲甯靜與祥和。輕輕搖動手中的小扇,感受微風拂面的涼爽舒適,享受著悠長的夏日時光。

尤爲感到驚喜的,是盆中的菊花開了,即便夏日炎炎又有什麽關系呢?還是有經驗的園丁養護的好,才能讓菊花在五月盛開。

〔3〕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绡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裏黃鹂時一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五月的榴花嬌豔似火,仿佛把整個天空染紅。雨後的柳樹整個枝條都垂了下來。

端午節,家家戶戶用五彩線包紮多角粽子,用美麗的盤子送上桌,繡著精美雙鳳圖案的生绡畫扇,又成爲常用物品。

端午節,人們還要泡玉蘭湯,品嘗菖蒲酒,以祛邪健體。窗外樹叢中的黃鹂發出清脆的鳴叫聲,驚醒了尚在午睡的閨中女子。

這首端午詞,描寫仲夏風光及端午風俗,充滿著愉悅歡快的節日氣氛,抒發出詞人過恬淡閑適的生活心態。

〔4〕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怅,誰複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舒頔生平處于元明之際,入明後屢召不仕,隱居山中,致力于讀書與創作。

每到端午日,人們都忙著采摘碧綠的艾葉和香蒲,共度佳節。孩子們將五彩絲線纏在手臂上,企保平安。

歡快的氣氛中,詩人的心中卻感到一絲莫名的惆怅,如今誰還會記得,那位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呢。

過去的事情,無需再評論,但屈原的忠貞義氣,卻如同日月星辰的光輝一般,不會泯滅。

讀完了《離騷》,傷感之情油然而生,那種不爲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湧上心頭,午後只能獨自在樹蔭底下乘涼。

〔5〕

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驿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淩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鼙(pí):古代軍中所用的一種小鼓,漢以後亦名騎鼓。

盧摯,唐代詩人,公元843年,盧肇進士及第。此詩是他在外地爲官時,思念昔日端午節所作。

在石溪住久了,開始思念端午的節日氣氛。那天,站在驿館樓前眺望,期待龍舟競渡的開始。

突然,一聲鼙鼓,如同雷聲隱隱傳來,震撼人心。緊接著,龍舟上的獸頭破浪前行,雪花般的浪花微微濺起,映襯著龍舟的矯健身姿。

龍舟沖破波浪,觀看的人群齊聲呐喊,場面熱鬧非凡。龍舟爭先恐後,勇猛向前,勝利者乘風破浪,奪得錦旗歸來。

〔6〕

午日觀競渡

明·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端午節這天,岸上觀看龍舟競渡的人,驚訝地看著水面上遊弋的群龍,宛如一群真龍在水中翻騰,仔細觀察,才發現原來是一艘艘裝飾華麗的龍舟。

船上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要將青色的天空掀翻過來;震耳欲聾的擂鼓聲,回蕩在碧綠的水面上。

端午日,人們都會紀念屈原,楚國的風俗也傳承至今。閑暇的日子裏,與友人相聚于江亭之上,舉杯暢飲,誦讀《離騷》,哪裏還能感覺到其中的憂愁。

這首詩從端午節賽龍競渡的風俗起筆,觸景生情,既表明了對屈原的思念,也抒發出在閑暇的時光的絲絲閑愁。

〔7〕

減字木蘭花·競渡

宋·黃裳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

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

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

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

人們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每逢端午,都會舉行競渡,表達對屈原的尊敬和懷念。這一天,無論男女老幼,還是官員百姓,紛紛前來觀賞助興。

競渡的龍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紅旗,從楊柳依依的小洲深處飛躍而出。鼓聲如春雷般響起,沖破煙霧,震動著江面,激起層層回響。

人群的歡呼聲,震天動地,有驚退萬人爭戰的豪氣。在金碧輝煌的樓閣西邊,奪得錦標的勝利者,昂首挺胸地歸來。

這首詩采用白描的手法,有聲有色,聲行並茂地再現出端午競渡的場景。

〔8〕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裏外。

丹心照夙昔,鬓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靈均:屈原的字。

這是一首深邃且寓意豐富的詩作。公元1276年,文天祥出使元軍被扣,後在鎮江逃脫。他雖滿懷熾熱的報國之心,奈何又遭人誣陷通敵。端午佳節,孤獨的他寫下這首詩,以表心志。

端午節這天,你送給我一枝艾草。如今顛沛流離,老朋友也不能相見,新結交的友人,又遠在千裏之外。

昔日的我,擁有一顆赤誠之心,一心只想爲國盡忠,如今,我已經兩鬓斑白。

我渴望像屈原那樣爲國盡忠竭力,但三湘與遼海相隔萬水千山,我雖心向往之,卻無法跨越這重重的阻礙。

〔9〕

同州端午

唐·殷堯藩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殷堯藩,唐元和九年進士,他喜愛寄情山水,足迹遍曆晉、陝、閩、浙、蘇、贛、兩湖等地,長期背井離鄉,如今年事已高,歸心似箭,端午佳節,他回到了故鄉。

我的白發已經垂到肩膀,長度一尺有余,至今已在異鄉過了三十五個端午節,漫長的歲月,讓人對故鄉産生深深地懷念和無盡的思念。

家鄉的小孩子聽說離家這麽久,都深感驚訝,紛紛問我:你的家鄉在哪裏呢?

粽葉再厚,也難掩思念之情濃;路途再長,也難阻回鄉之心切。

一度春秋,一歲芳華。

端午將至,惟願大家:

年年歲歲皆如願,歲歲年年長安康!



0 阅读:133

幸福有味是清歡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