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中,最深情的一首,末尾兩句,驚豔後世千百年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6-05 13:03:12

01.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 《鵲橋仙》

公元1093年,祖母太皇太後高氏死了,宋哲宗趙煦得以親政,因被壓抑太久,所以早就對司馬光佐政高太後感到不滿,並把司馬光列爲元佑黨首。

爲此,哲宗重新啓用了銳意進取的章惇爲相,不遺余力地打擊元祐舊臣。

這期間蘇轼、蘇轍等人相繼被貶出朝,而秦觀作爲“蘇門四學士”亦未能幸免,從國史院編修官、左宣德郎貶爲杭州通判。

這還不算完,接下來的五年,秦觀4次遭到貶谪,最終被流放雷州。

公元1096年,秦觀被貶郴州,途經長沙時,遇到了一位喜歡自己的歌女,此時的秦觀雖然已經48歲,但心力仍壯,便在長沙與這位歌女留下了一段纏綿的往事。

他曾答應這位歌女,如果將來自己得到赦免,就回長沙找她前緣再續,余生不棄。

對于20年前就混迹于風月場的秦觀而言,哄女人的手段俯拾即是,信手拈來。

不僅如此,臨別之際秦觀還填了一首詞給這位歌女,就是這首超經典的《鵲橋仙》。

秦觀離開以後,長沙歌女就只唱這支曲子,並迅速讓這首詞走紅,尤其是末尾“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句,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驚豔後世千百年。

對于秦觀而言,他這一生“成也蘇轼、敗也蘇轼”,在他仕途最困頓之際,正是因爲拜入蘇門才讓自己嶄露頭角,因此秦觀有詩:我獨不願萬戶侯,惟願一識蘇徐州。

可蘇轼“烏台詩案”複官後僅風光了幾年,就再次被革新派針對,導致秦觀也受到了牽連。

早年的秦觀,真的是把蘇轼當作偶像。蘇轼有侍妾王朝雲,本是流落江湖的戲班歌女,得蘇轼青睐後,有了幸福圓滿的一生。兩個人的故事,一度是北宋佳話。

秦觀效仿“恩師”蘇轼,也曾收養了一個13歲的窮家女,待長大成人後納爲妾室,取名“邊朝華”。

哲宗親政以後,秦觀遭貶,他爲了不拖累朝華,就送給了朝華一些金銀,讓她回到娘家過安生日子,因此作《遣朝華》:

夜霧茫茫曉柝悲,玉人揮手斷腸時。

不須重向燈前泣,百歲終當一別離。

朝華回家後不久,因過于思念秦觀,再次來投,並感言肺腑地說:願生死同命!

然秦觀不爲所動,因爲他知道接下來的路有多苦,因此狠下心來又作《再遣朝華》:

玉人前去卻重來,此度分攜更不回。

腸斷龜山離別處,夕陽孤塔自崔嵬。

可故事到這裏還沒有結束,對秦觀而言,這一生經曆了諸多感情,分開也許會難過一段時間,但總會遇到一些新的什麽樣的人。比如那位長沙歌伎。

然而對于邊朝華來說,有些人愛上了就是一輩子的事情。

公元1100年,一心想幹點事的勞模皇帝宋哲宗駕崩,除了不會當皇帝,其他什麽事都做得很好的宋徽宗趙佶即位,他雖然也不太喜歡元祐黨人,但總算有點人情味,先是赦免了蘇轼,又把秦觀從雷州召回。

秦觀很開心,因爲回長沙後,他就能抱得美人歸了,因此過藤縣時遊光華亭。當時天氣有點熱,他讓隨從去取些水來,等隨從把水取來後,秦觀就面帶微笑地離世了,終年53歲。

聞聽噩耗後,長沙歌女徒步往藤縣吊唁,後因悲傷過度,與之殉情。她和秦觀的故事至今仍在湖南一帶廣爲傳頌,南宋文學家洪邁亦感此事,爲該歌妓作傳,名《義倡傳》。

秦觀死後不久,邊朝華聞訊後,削發爲尼,遁入空門。

02.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這兩句詩是600年後,清代著名學者王士祯過高郵時,追思秦少遊所作。詩中的“風流”指的是秦觀的詩詞,但秦觀在現實生活中,的確以“風流倜傥”而聞名,他的許多詞作,都是寫給歌伎的。

民間傳言,秦觀的夫人爲蘇小妹,也就是蘇轼的妹妹,還留“洞房三難”之轶聞。但實際上,蘇轼並沒有妹妹,只有一個早嫁的姐姐蘇八娘,因受夫家虐待致死,當時只有18歲。

秦觀的原配夫人叫徐文美,譚州甯台主簿徐成甫的女兒,秦觀有文《徐君主簿行狀》,結尾自述:徐君女三人,嘗歎曰:子當讀書,女必嫁士人。以文美妻余,如其志雲。

秦觀生于高郵,字少遊,號淮海居士。

秦家在當地也算是大戶人家,祖父秦臬官承議郎,當地人都尊稱他爲“承議公”,父親秦元化爲太學生,頗有聲望,叔父秦定進士出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

所以秦觀小時候是沒吃過苦的,且自幼聰慧,不到10歲就通《孝經》《論語》《孟子》要旨。

18歲時,秦觀成親,娶徐文美,嶽父徐成甫是花錢捐的官,爲潭州甯鄉主簿。

20歲時,秦觀目睹家鄉遭遇水患,作《浮山堰賦》,小有名氣。史書中對青年秦觀的評價是: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詞!

時黃庭堅的嶽父孫覺任吳興太守,秦觀入其幕府,在孫覺的指導下,秦觀開始讀兵書,因孫覺與蘇轼交好,所以後來秦觀決定拜蘇轼爲師。

公元1075年,秦觀的嶽父去世,兩天後,嶽母殉情,因此秦觀作《徐君主簿行狀》《蔡氏夫人行狀》《蔡氏哀詞》以悼念。

次年,孫覺因祖母去世閑居高郵,他告訴秦觀“學而優則仕”,並手書與蘇轼,讓他前往徐州持貼拜谒。時蘇轼剛轉任徐州刺史。

見到蘇轼以後,蘇轼對他的詩文大加贊許,稱其有“屈宋”之才,因此秦觀寫:我獨不願萬戶侯,惟願一識蘇徐州。

在蘇轼的鼓勵下,秦觀決定赴京參加科舉考試,遺憾的是名落孫山,未能登科。

03.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挂小銀鈎。

這首《浣溪沙》作于秦觀出高郵以後,過揚州時與一位歌伎留情,離別後作詞追思。此時他還沒有見到蘇轼。

首次科舉落榜以後,秦觀多與蘇轼、蘇轍往來,並與參寥一起乘坐蘇轼的官船前往湖州,而後赴會稽看望自己的祖父。

不久後,“烏台詩案”爆發,蘇轼入獄,秦觀特意前往湖州探望,後蘇轼被押解至京師,經多方營救後貶去黃州。

從那以後,秦觀開始在高郵苦讀,並與蘇轍、黃庭堅、李之儀相聚,互有酬唱。

公元1081年,秦觀在揚州應省試,並寫信給遠在黃州的蘇轼,向恩師請教問題。次年,秦觀再次入京參加科舉,依舊不中,迷茫之時親赴黃州,探望蘇轼。

蘇轼悉心教導秦觀,並鼓勵他不要灰心,先把學問作紮實。

公元1084年,36歲的秦觀准備再去赴考,但因沒有把握,特意往潤州見蘇轼,此時蘇轼已經離開黃州。

因爲秦觀已經兩次落第,蘇轼也替他著急,無奈之下蘇轼給王安石寫了一封信,求他代爲引薦。

由此可見,蘇轼有多喜歡秦觀,當初蘇轼就是因爲反對王安石變法才自請出朝的,後來“烏台詩案”爆發,也是因爲蘇轼反對革新而引起的報複。最重要的是,最終救蘇轼一命的反而是王安石。

都說“宰相肚子能撐船”,王安石的器量讓人不得不佩服,他見到秦觀的文章後,稱其“清新似鮑謝”,因此決定爲秦觀舉薦。

公元1085年,秦觀終于考中進士,初授定海主簿,但未赴任,隨後秦觀托了關系,改任蔡州教授。

同時有一個好消息是,蘇轼被重新啓用,不到半年就升至翰林學士、知制诰,知禮部貢舉。

04.

一夕輕雷落萬絲,霁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蘇轼複官後,就把自己的學生黃庭堅、秦觀全都弄到了京城,這段時期的秦觀雖然沒有得到提擢,但名氣暴漲。如果不出意外,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但通常這麽說的時候,都會出意外……

入京之後,秦觀結識了營妓婁東玉、營妓陶心兒,均有詞相贈。沒辦法,人不風流枉少,秦觀就好這一口。

人生得意須盡歡,1086年的某一個春日,秦觀起床後見碧瓦霁光,就寫下了一組《春日五首》,其中“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爲其中的第二首。

這段時期,是蘇轼和蘇門學子最爲風光的時期,高太後臨朝聽政後,司馬光拜相,革新派受到沉重打擊。

因此這些人常聚在驸馬王诜的府上,著名畫家李公麟的《西園雅集圖》就是畫于此間,畫中呈現的人物有人蘇轼、蘇轍、黃庭堅、秦觀、米芾、蔡肇、李之儀、鄭靖老、張耒、王欽臣、劉泾、晁補之、以及僧圓通、道士陳碧虛,加上侍姬、書僮,共22人。

北宋文壇半壁江山,都在這幅畫中。

由于幅畫太出名,以至于後來馬遠、劉松年、趙孟頫、錢舜舉、唐寅、尤求、李士達、原濟、丁觀鵬等都曾畫過。

不過這樣的好日並沒維持太久,公元1089年,範純仁被罷相,新舊黨之爭再起。已經活成精的蘇轼不想再參與這些你爭我奪,因此請調杭州。

隨後“車蓋亭詩案”爆發,許多人都受到了牽連。

公元1090年,孫覺卒于高郵,秦觀前去憑吊,因得到範純仁的舉薦,秦觀被召至京師,授太學博士,隨後兩年遷秘書省正字,擢國史院編修官,授左宣德郎。

三年後,哲宗親政,保守派遭到沉重打擊,秦觀被貶爲杭州通判,五年四轉,最後流放雷州。

在雷州,秦觀過得極其艱難,自覺不久于人世,故效仿陶淵明自作《挽詞》:

家鄉在萬裏,妻子天一涯。

孤魂不敢歸,惴惴猶在茲。

幸好,宋徽宗即位後大赦,蘇轼從儋州被召回,回程時與秦觀相遇于康海,兩個人久別重逢,舉杯暢飲,互有贈詩。

遺憾的是,就在師徒分別後兩個月,秦觀就卒于藤縣光華亭。

蘇轼聞噩耗後,仰天長嘯:少遊不幸死道路,哀哉!世豈複有斯人乎?

次年,蘇轼卒于常州,北宋文壇的繁榮隨之而去。

縱觀秦觀這一生,除了與蘇轼、黃庭堅聚與京師那段時期外,幾乎沒有特別高光的時刻,爲官不顯,仕途多舛。

但秦觀的詞,卻和他的官運相反,一時被認爲是“詞家正音”“婉約派領袖”,他的風流與多情,反而成就了他在詞壇的地位。

正如王士祯對他的評價: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10 阅读: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