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兩年樓市走向終于定了?央媒“66”字回應表態,網友們都贊同

個性裝修風格 2024-07-04 11:47:16

先與大家分享2個與樓市有關的信息吧。

第一,、第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這輪樓市調整,房價下跌較多的城市居然是大城市,大部分縣城房價居然沒有跌多少(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前期炒作過高的縣城除外),你說有價無市也好,無接盤俠也罷,但就是那麽魔幻。其實也有其必然原因:

1.農村進城買房結婚、給孩子上學的剛性需求;2.在外務工的農民工收入不低,特別是建築、裝修有關的工種;3.大部分的縣城房價本身不高,6000-8000元一平米新房,土地、建築成本也擺在那裏,能降到哪裏去呢?

第二,全球一線城市房價對比報告出爐。東京、紐約、倫敦房價收入比爲11、12、15,租金回報率在2.5%-3.1%之間,而深、北、廣、上的房價收入比則達到了32、33、37、44,租金回報率在1%-1.5%之間。而房貸壓力比方面,後者也是前者的3-4倍。由此也不難理解,這輪房價調整,大城市比縣城房價調整更多的原因了吧。說到底,還是房價過高了。

不過,全國樓市經過2年多的調整,很多小區的房價已經回到2019之前,甚至有回到2016年的。按照融創孫宏斌的話說,一旦房價下降超過30%,很多房企都死了,意思是,這個行業就無法繼續發展下去了。樓市的持續調整,必然帶來一系列問題,比如樓盤停工、延期交付、質量等問題層出不窮,更深層次的影響是,與房地産關聯行業也不行了,關門、裁員等信息不絕于耳。

對此,國家自然是了然于胸。君不見,僅在2023年一年,全國出台的房地産優化措施就接近1000次,甚至趕在2023年底(進入2024年之前),住建部、金融監管總局、央行等中央部委高位協調房地産融資“白名單”落地,目的不言自明,就是爲開年來的傳統樓市交易旺季“金三銀四”添把火、助點力。

不得不說,面對紛繁複雜的市場以及政策的不斷烘托,購房者確實比較迷茫,對此,我們可從安居客發布的2024年1月份國民安居指數就可以看出來一二,一方面,全國65個重點城市找房熱度分城市來看的話,一二三線城市分別下降5.5%、4.9%、3.3%,而另一面呢,房産經紀人指數又是上升的,比上個月漲了5.7%,毫無疑問,在政策東風不斷吹來的大環境下,房産中介們已摩拳擦掌,覺得市場將要起來。

很多人關心的今明兩年樓市走向到底何去何從?其實不是我們單個的購房者說了算,也不是房産中介能左右的,從曆史上看,最終還是政策才能決定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官媒中的央媒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呢?

2月27日,央媒中國經濟時報發文題爲《政策不斷優化調整,力促房地産發展新模式》文章,著重闡述了國家“兩會”即將到來,房地産如何開展成爲了目前的焦點問題。在這個期間,地方“兩會”已經率先召開,已將建立房地産新模式列爲2024年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概括起來,房地産新模式主要包含幾個方面:

一是建立租購並舉制度,解決新市民、年輕人、住房困難群體的居住問題,二是加快“三大工程”推進力度和速度,三是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建立;四是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適應房地産供求關系重大變化形勢。文章最後援用業內的意見認爲,

作爲中國樓市“風向標”的一線城市漸進式放松住房限購的需求端政策,將與供給端的防風險和“三大工程”建設形成共振效應,有望帶動全國房地産市場企穩複蘇。

以上共計66個字,算是很好地回答了網友們的關注焦點,可看出幾層意思:

首先說的是,一線城市自去年9月份開始,目前已經連續三輪松綁限購,每次都向前進了一步。我們其實也可看到,每次松綁一些,都會釋放一部分需求,帶來一波市場熱度。因爲管理層深知,一線城市是樓市風向標,不斷松綁的意圖也很明顯,就是希望帶動其他城市樓市的購房信心恢複。

但爲什麽又不索性一下子全部放開,而采取漸進式放松呢?原因也很清楚,擔心投機者卷土重來,不利于房住不炒的原則。每一輪放松都是先從個別城市開始,要麽是廣州,要麽是深圳,先看看效果,其他兩座城市再跟上。值得一提的是,一線城市這個樓市工具箱還有較大空間,漸進式的推進也意味著,只要市場有需要,會不斷加碼的,直到目標實現。

其次,供給端防風險,其實就是指的住建部提出的2024年開始實行“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

數據顯示,全國新建商品房樓市庫存超過6.5億平米,與2014年全國去樓市庫存前夜旗鼓相當,百城新建商品房庫存周期達到22.9個月,住房供過于求明顯。所以,住建部要求在後面的土地供應中,要“以人定房,以房定地”,這其實是重啓2014年那波樓市去庫存模式。當時很多城市都減少或者停止了土地供應,像江蘇部分地區,連續3年不供地,最終實現了樓市庫存的去化。

同時加大棚改貨幣化拆遷力度,有點類似于我們今天重點推進的三大工程中的“城中村改造”工作。用白話說,樓市庫存大了,土地就不要供應了,通過措施不斷去化,直到供需平衡後才看要不要繼續供地。這個不難操作,城市有流動人口,容積率一定,土地供應量就確定了,可以想象,樓市庫存目前應該就是頂點,隨著時間推移,庫存會逐漸消化。

最後,無論是供應端,還是需求端,抑或是“三大工程”助力,目標就只有一個:帶動全國房地産市場企穩複蘇。看到這裏,啰嗦了半天,出台了這麽多政策,均是引導樓市向“企穩複蘇”目標邁進。

那麽,能否實現這個目標呢?個人覺得可能性還是比較大,很多網友也表示贊同。3個原因其實大家都清楚:

1.國人70%的家庭財富都在房産上,根據央行調研數據顯示,城鎮居民擁有住房的家庭達到了96%,擁有2套及以上家庭達到了41.5%。可以說,改革開放後,老百姓數十年、幾代人的財富積累大都在房産上。這也是國家爲什麽要抑制房地産繼續下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保老百姓的財富,對持有房産的網友們來說,估計是舉雙手支持。

2.房地産關聯數十個行業,解決了數千萬個人就業,影響上億家庭。在經濟下行壓力大的背景下,保就業顯得尤其重要。正如住建部倪部長所言,房地産和建築業增加值占GDP的13%(如果算上關聯行業占比就更大了),房地産和建築業是國民經濟的“頂梁柱”,穩住這兩個行業,對穩國家經濟大盤具有重要意義。

3.防止房地産風險溢出。這個就不多說了,十次危機九次地産,由于房地産占用資金大、杠杆率高,一旦持續下降,給房企、給供應商、給銀行,甚至給有房貸的購房家庭,都會帶來金融風險沖擊。這也是爲什麽看不到再提執行“三道紅線”,而是以“支持房地産項目融資”替代的關鍵原因。

基于以上幾點,以及官媒的回應定調看,房地産再繼續走低的概率較小,用業內的話說,房地産風險出清已經告一段落,而且從實際看,在國家統計部門新公布的1月份房地産運行數據中,新房和二手房價格上漲的城市數量開始增多,特別是二手房市場成交量顯著放大,有網友明確表示,確實看到身邊市場的微妙變化,准備看看房子了。

1 阅读:1177
评论列表
  • 小編?你懂不懂?過剩?比如全國有14億人口?你把房子建到能住100億人,像這樣有計成本的嗎?再說比如你開某些廠生産的時候,這是就是按消化不良的節奏。

  • 2024-07-04 15:32

    國外一但降息資本回流那就不一樣了!

個性裝修風格

簡介:每天更新個性裝修知識,喜歡我就關注我吧